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小康路上步铿锵

——今年以来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摘要:

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补齐“最大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答题,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目标所在。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在“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列,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闯关夺隘的坚强决心,紧紧围绕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这一目标,聚焦精准识贫、规范档卡建设,创新帮扶方式,促进多元增收,狠抓责任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精准识贫为依托 着力筑牢扶贫基础

只有找准“病灶”,才能有效“治疗”。扶真贫、真扶贫,首先要识真贫、真识贫。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今年以来,我市将精准识贫列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开展精准采信,按照“一户不漏”和“四个必到”的原则,采取“面对面排查”和电话联系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摸清贫困户底数。全市共排查91.39万户376.16万人,入户普查率达到100%;信息采集6.17万户18.66万人,全市新识别贫困户4673户11537人,返贫219户696人。目前,全市有建档立卡未脱贫贫困村44个,贫困户24556户65043人。

省脱贫攻坚第三次推进会后,我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下,按照“三个零差错”和“三个明显提高”的整改要求,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面推进问题整改工作。全市整改期间共梳理各类问题599个,按照“对标、对账、对人”的要求,逐项查找原因,逐条整改落实,599个问题全部销号。

在认真落实省档卡规范化建设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我市制定了“许昌市脱贫攻坚档卡规范化建设时间节点及操作流程图”,并针对个别群众对一些关键性指标记不住、说不清等问题,制定入户普查表补充说明和农户收入情况附表,实现“用档案说话、靠材料证明”。全市75个乡镇的乡镇档、2107个行政村的村档、6.17万户的户档、3.76万户贫困户的“暖心袋”、7.52万份“明白卡”全部填齐归档。

精准扶贫,讲究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必须“点对点”服务、“一对一”救助、“多对一”帮扶。我市建立健全了覆盖县、乡、村、户、人的5级帮扶体系。7名市委常委分包5个县(市、区),37名市级领导分包扶贫任务较重的37个乡镇,50名市级领导联系52个贫困村,市、县两级派驻428名“第一书记”,组建1164支驻村工作队,成立2107个村级脱贫责任组,派出2.93万名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形成责任一体、力量汇聚、效率提升的良好工作局面。

以稳定增收为核心 着力激发内生动力

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关系全年扶贫目标的圆满实现,是扶贫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检验扶贫工作成效的关键。

8月23日,我市召开了全市脱贫攻坚第八次推进会议,印发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贫困群众培训就业、产业发展、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政策落实以及辅助增收等六大增收工程。此后,我市先后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现场会21场次,下发配套文件41个,印发宣传手册和光盘2.2万份,制作“增收计划书”4.92万份,六大增收工程覆盖贫困户11.05万户次24.66万人次,每户计划平均享受4.5项增收项目。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必须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连环拳。

我市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建成扶贫工厂493个,带动3560多户贫困户实现就业。

在金融扶贫方面,我市印发了《许昌市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实施办法》《许昌市金融扶贫考核实施办法》《2017年全市扶贫贷款目标任务分解方案》,明确了贷款总额9亿元,户获贷率30%以上的年度目标任务。同时,全市设立了1.2亿元风险补偿金。截至目前,全市扶贫小额贷款达到8.95亿元,带动16437户贫困户享受到金融资产收益,户获贷率达到28.26%。

我市把民政、卫计、人社、住建、残联等10个部门作为落实行业扶贫政策的重点单位,扎实推动政策落实。教育部门共资助贫困学生1.33万人,发放资助金883.74万元;住建部门确定危改户3945户,已改造3945户,完工率100%;残联部门免费发放轮椅及辅助器材3912件;人社部门安排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1568人,安排公益性岗位1160个;民政部门推进提标合线,将34065人纳入农村低保、五保政策保障范围;卫计部门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签约率达到100%,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我市以“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为抓手,积极组织民营企业与有贫困群众的行政村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大力推动社会扶贫。截至目前,全市共动员和组织1402家企业与2086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村企共建等途径,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拓宽增收门路,加快脱贫进程。

以完善机制为保障  着力提升工作成效

拔掉“穷根子”,断了“穷路子”,过上“好日子”。

从推进产业脱贫增加农民收入,到提升农民致富能力;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加大脱贫投入,到创新体制机制,我市脱贫攻坚开始由“增收”向“提能”转变,由“活动式”向“制度化”深化,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强化宣传引导。我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贫困人口扶志和扶智工作的指导意见》《许昌市扶贫开发示范村创建实施办法》,在全市贫困群众中开展“志智双扶”活动,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脱贫动力,提高群众持续增收能力。同时,在全市1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全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可看、可学、可借鉴、可复制的脱贫先进典型。目前,首批30个示范村创建活动已经全面启动。

——强化基层党建。我市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对24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开展集中整顿,目前已完成203个,今年年底前全部转化销号;投入资金6400万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39个。同时,严格落实《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工作的办法》,切实加强对第一书记的管理,确保他们在村在岗、发挥作用。

——强化工作调度。建立了“日调度、日通报、周例会”制度,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每天听取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存在问题,有序推进工作,确保“问题不过夜”;扶贫部门每天通报扶贫小额信贷进展情况,财政部门和扶贫部门坚持资金和项目日报制度;市级领导每周召开督查巡查汇报会,对重大问题集中研究、集中解决,专项督促工作落实。

——强化督查巡查。全市抽调5名正县级后备干部和15名副县级后备干部,组成5个专项督查巡查组,脱离原工作岗位,分包5个县(市、区),开展常态化的明察暗访活动。目前,5个督查巡查组共走访75个乡镇、2067个行政村、8904户贫困户,发现问题当场反馈、现场移交、限时整改、跟踪落实,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实。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向全党、全国作出庄严承诺。

回首来路,我市以超常规的举措和手段,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下好“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立足当下,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全市上下将继续聚焦精准、聚力攻坚,不松劲、不放手、不停步,在攻坚中担当,在担当中跨越,高奏脱贫攻坚的激昂乐章,携手困难群众共同奔向小康。


责任编辑: 高云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