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市有哪些湿地资源?这些湿地为我市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作了哪些贡献?
三达水务人工湿地水质检测员刘慧芳正在提取水样,准备检测水质。记者 肖涛 摄
核心提示
一块绿地,上面种植着芦苇、水葱、香蒲,下面是用不同成分的介质按一定配比建设的介质层,有潺潺流水,看着像个生态花园。其实,这是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的人工湿地项目。在这里,生活污水被净化后使用。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那么,我市有哪些湿地资源?这些湿地为我市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作了哪些贡献?11月30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了走访。
净化污水,清洁中水流入清潩河
在建安区昌盛路与滨河路交会处南侧,站在清潩河河堤往东望去,是一片又一片茂密的芦苇,其间夹杂着水葱、西伯利亚鸢尾等植物。再仔细看,这些植物不是种在泥土里,而是种在石子里。
“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子层,而是由1.2米厚的砾石、0.3米厚的素土和1.5米厚的防渗膜组成的介质层。其有一个专业名称,叫潜流湿地。”河南景尚水环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臧禹豪说,由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组成的三达水务人工湿地,是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每天能处理3万吨污水。
臧禹豪表示,人工湿地,其实是一个综合生态系统。简单来说,它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将污水投配到湿地中,使其沿一定方向流动,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作用和生物作用,对其进行一定的净化和处理。
潺潺流水从芦苇荡流出,水质清澈,掬一捧在手,闻不到一丝异味儿。“这是由污水净化而来的?”记者惊奇地问道。
臧禹豪指着清潩河东河堤上的一根黑色粗水管说:“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一级A类水,经过污水提升泵站,按一定的流速、流量,通过这根粗水管注入潜流湿地。这片潜流湿地有800米长,从北往南有1.5米的落差。一级A类水注入潜流湿地,会在流动中因为砾石、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得到净化。36个小时后,从潜流湿地流入表流湿地的水,水质能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记者看到,这些经过处理的“污水”,流经表流湿地后,穿过滤网,流入地下管网,注入与三达水务人工湿地相邻的清潩河。“我们每年可以给清潩河补充大约1000万立方米的清洁中水,有效补充了清潩河的生态基流。”臧禹豪表示。
因地制宜,一片湿地就是一条生态廊道
一片湿地就是一个“污水处理厂”,就是一条生态廊道,就是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虽然已是冬季,但三达水务人工湿地潜流湿地区域长着茂密的芦苇;表流湿地区域有草坪、玫瑰花圃,水中有荷叶,还能看到红色的小鱼在嬉戏。“你要是在春秋季节来,这里更漂亮。潜流湿地里不仅种有芦苇,还种有香蒲、睡莲、水葱、藨草、千屈菜等植物,就像一个大花园。不少年轻人把这里选为婚纱照的取景地,见证一生中最美的时刻。”三达水务人工湿地水质检测员刘慧芳自豪地说。
“种这些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们各有各的作用。例如,芦苇能净化水质;黄花鸢尾能抑制水体pH值,降低盐度;睡莲能过滤水中的微生物;千屈草、水葱、美人蕉、藨草、香蒲等能吸收硫、氯、汞、氮、磷等有害物质。”刘慧芳表示,除此之外,在潜流湿地介质层种植植物,还增加了氧气进入湿地的途径,避免介质层堵塞,也为微生物营造了优良的繁殖环境。
据介绍,为了有效降低水污染与富营养化程度,恢复生态功能,河南景尚水环境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份接管三达水务人工湿地后,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模式。“春季,我们对缺株断档处进行补苗;夏季,水体易产生绿藻,我们坚持不洒农药、不施肥的原则,人工物理清除;秋季,对湿地内的植物进行修剪美化;冬季,部分植物发黄枯萎,为了避免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管护工人会将植物根系以上部分剪掉。”臧禹豪说。
“收割后的植物还能二次利用。例如,现在正在收割的芦苇,往年我们都把它加工成草席,用于防尘治理和种植大棚蔬菜。未来,我们打算把收割的芦苇等植物打碎,用液压机加工成环保炭;把芦苇秆和香蒲秆加工成盖帘等生活用品。”臧禹豪介绍。
7处人工湿地,净化水质美化环境
像三达水务人工湿地这样的人工湿地,许昌有几个?其为我市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作了哪些贡献?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除了建安区的三达水务人工湿地之外,我市还有6处人工湿地。
长葛市有3处,分别是位于清潩河上游长葛市支流小洪河段的小洪河人工湿地,处理规模为5000吨/天,主要处理长葛市伊兴皮革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尾水,尾水被再次处理后,水质达到V类标准;位于清潩河长葛段的杜村寺人工湿地,处理规模为6万吨/天,主要处理长葛市污水净化公司排放的尾水,尾水被再次处理后,水质达到IV类标准,为清潩河下游河道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位于清潩河与饮马河交汇处的关庄湿地,对关庄闸坝拦截的清潩河水进行净化,然后进入饮马河,处理规模为2万吨/天。
魏都区宏源人工湿地位于清潩河魏都区段,主要处理魏都区宏源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采用WJS人工湿地(曝气—碎石床+植物吸附)模式,尾水经曝气、弹性填料吸附、碎石床+湿地植物根系吸附、微生物降解等过程,水质从一级A类水提升至V类水。
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泥河(灞陵河)人工湿地位于开发区灞陵河段,主要处理屯南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设计处理规模为3万吨/天,出水水质为IV类水质,为灞陵河水系提供了有效的水源补充。
东城区清潩河橡胶二坝旁流砾石床湿地,位于清潩河市区段橡胶二坝至许由路之间,处理规模为12.62万立方米/天,出水水质为IV类水质。该湿地不仅有效地净化了清潩河水质,而且使砾石床景观和周边水系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赏。
“这7处人工湿地总建设面积为660亩,总投资约3亿元,每年可以为清潩河提供清洁中水约4000万立方米,补充了全市约1/3的生态用水。湿地建成后,清潩河的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2016年达到100%,今年前9个月也为100%。整个流域形成以原有的颍汝地表水源为主,城市污水处理厂经湿地处理后的清洁中水为辅的多水源优化配置,丰枯调蓄、多源互补,即使在枯水期也可以保证基本的河道径流,为提升清潩河流域的环境承载力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科长葛湘锋介绍。
新闻连连看
湿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何影响?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1.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2.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3.滞留沉积物,改善环境污染;4.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5.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
除此之外,湿地还是众多动植物生长的乐园,向人类提供能源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