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铁星:从“外来户”到“主心骨”

摘要:

“铁书记,家里刚烙的菜馍,我去给您拿一个!”“铁书记,您一会儿忙完了,可一定到家坐坐!”12月1日,冬日的暖阳洒满了襄城县姜庄乡漕厂村。见到驻村第一书记铁星,村民们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铁星,襄城县交通运输局的一名机关干部,2015年10月到漕厂村任第一书记。漕厂村位于姜庄乡东南部,与漯河市舞阳县接壤,全村315户150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56户147人。

初到漕厂村,铁星告诉自己,一定要用真心、传真情、使真劲,帮助漕厂村尽快脱贫。然而,就在入户走访的第一天,他就吃了闭门羹,被群众说是“做样子,镀镀金就走了”。

“我来就是做事的,就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我一定要做出个样子让大家看看。”面对群众的不信任,铁星深知,唯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改变群众对驻村干部的看法。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怎么办?“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支部。”作为第一书记,铁星明白只有让村党支部这个“主心骨”强起来,让党员干部这支“主力军”动起来,脱贫攻坚才能取得胜利。

说干就干。原来的漕厂村村部是只有90平方米的三间破旧的小房子,更无党员和群众集中活动的场所。2016年10月初,铁星在襄城县委组织部和姜庄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一座200平方米的村部呈现在大家面前。

群众一看,铁星还真是干事的人,跟着他干准没错!村“两委”班子成员统一了思想,群众打消了顾虑,纷纷敞开了心扉。自来水不入户、出行不方便、教学楼太小……铁星把村民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记下,能尽快解决的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与村“两委”商议,以单位为后盾,想办法出资金,列出推进台账尽快解决。

驻村的两年里,铁星依托就职单位为漕厂村申请村内道路修建项目和通村桥梁改造项目,修建道路3.2公里,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修建了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让群众在茶余饭后有了好去处,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根据襄城县委、县政府安排的贫困村饮用水项目工程,将自来水送到家家户户;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将漕厂村小学纳入2018年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

村里的基础设施水平上去了,群众的腰包怎么鼓起来?铁星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经过考察,我们发现种植艾草是个不错的选择。今年,我们发动10多户群众种了80多亩艾草,一年收割3茬,一年一亩地保守估计收入3000元。”铁星说。

“种植经济作物,群众最担心的就是销路。铁书记说,村里已经和南阳桐柏的艾草加工厂签订了合作协议,到时他们全部回收。”贫困户李军亭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3亩艾草,加上在村里干保洁的工钱,“一年收入万把块不成问题”。

除了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铁星还鼓励村里家庭作坊式的英英鞋面加工厂做大做强,并帮助该厂申请创业贴息贷款10万元。目前,该厂新的厂房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春节期间可投入生产。“届时,可解决村里70多人的就业问题,让留守妇女能够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该厂负责人张红磊说。

通过两年的努力,漕厂村还剩贫困户12户30人。数字背后,凝聚着铁星真心帮扶的汗水,见证着群众对第一书记从“外来户”到“主心骨”的认可。

“虽然驻村任期即将结束,但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漕厂村的发展,因为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铁星说。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