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道于器——记钧瓷大师李胜强

2017-12-21 15:28:14  来源: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  作者: 本报记者 王增阳 文/图

我要分享:

摘要:

李胜强近照

李胜强手拉坯作品《日月同辉》

李胜强手拉坯作品《玉暖冰河》

名家名片

李胜强,男,1974年5月出生于禹州市神垕镇,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994年进入禹州市杨志钧瓷艺术创作室工作,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志为师,学习传统钧瓷制作技艺。作为钧瓷艺术的重要新生力量,李胜强在坚持传统的道路上逐渐寻找到自己的钧瓷艺术语言,以“羽毛釉”和《日月同辉》《西域佛音》等创新釉色、造型享誉业界。



寒冬时节,当万里无云、晴空如洗之时,沿着神垕镇蜿蜒的道路行至高处,俯瞰全镇,高低起伏的镇区屋舍,错落有致的笔直烟囱,有远山,有密林,有老街,有人家,古镇的风韵就在这些看似寻常的景物中尽显无疑。

以瓷为生的古镇,自然少不了潜心做瓷的人。在庞大的钧瓷艺人群体中,有人专注于坚持传统,有人致力于开拓创新,但能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并引发深思的钧瓷作品的创作者并不多,拥有《天地钵》《西域佛音》《日月同辉》《楼兰泉语》等一系列原创精品之作的李胜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钧瓷反映时代

当记者到达神垕镇杨志钧窑时,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李胜强正在认真地摆弄着电脑,墙上挂着的投影幕布上,显示着他正在修改的幻灯片。见记者前来,李胜强一边招呼着工作人员沏茶,一边引着记者观看幻灯片。

“快来快来,赶紧提提意见,我过两天要去外地给一个陶瓷研讨班作报告,这是我要用的讲解材料,你们给指导一下。”李胜强说。

已经基本做好的幻灯片内容都出自李胜强之手,题目是《解析当代钧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围绕自身长期以来的创作实践,以“传承、创新、工匠、坚守”为主题,详细地阐述了自己在创作实践中所获得的基本经验和对钧瓷乃至所有艺术门类的理解,深入浅出,内容扎实。

一直以来,李胜强给记者的印象都是勤勉、坚毅又懂得变通。在钧瓷创作中,他既坚持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凭借扎实的钧瓷技艺和不断变化的观念,使其作品流露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可贵的探索精神。

“以艺术创作来讲,作品就是自身技艺和艺术水平的绝佳载体,脱离了作品去讨论一个艺术家,不仅不客观,而且会误导大众。”在李胜强看来,作品是技艺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时期,任何瓷种的进步都离不开对传统技艺和文化的传承。钧瓷造型,如同其他器物一样,是人们表达文化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具体的物质载体,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承载了不同的政治倾向、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

以李胜强创作的《天地钵》为例,作品是为弘扬焦裕禄精神而精心创作的,采用传统手拉坯技法成型,简洁纯朴,端庄自然,内饰传统钧瓷天蓝釉,纯净无瑕,突出表达了焦裕禄同志一身廉洁、两袖清风的精神。作品外部以钧瓷纯天然矿石高温呈色,似茫茫大地,山岭起伏,一位时刻牵挂地方百姓,为改善民生,治风沙、植泡桐,鞠躬尽瘁,造福一方的领导干部置身一线,举目远望,感慨万千。

钧瓷之美,美在哪里?一是技艺的传承,二是文化的融入。“当代钧瓷作品必须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和新的思想,才能提高品位,成就经典。在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我们可以借鉴的元素很多,如当代建筑、雕塑,甚至可以借鉴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为我所用。当代钧瓷应该反映当下的历史与艺术特色。实际中,现代钧瓷造型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创造了瓷器造型更多的可能性。釉色的研发也同步跟进,出现了多种过去没有的釉色;同时,钧瓷制作工艺更加精湛,尤其注重细节的雕琢,同人们印象中的传统钧瓷有了显著的变化。”李胜强说。

艺术品的躯体、灵魂和生命

型是艺术品的躯体,思想是其灵魂,文化是其生命。这是李胜强一直以来坚持的观点。李胜强在造型上大胆创新,充分结合钧瓷的特点和釉色变化,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传统精神和创新意义的作品。他坚持创新,在传统、经典的钧瓷器型上加以发挥、改变。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意识融合,让钧瓷艺术语言诠释了钧瓷新的发展与无限可能。

为李胜强的艺术创作打上深深的个人烙印的作品,当属其创作于2007年的《日月同辉》。该作品器型是传统的盘,手拉坯工艺制成,盘的中心分别施以两种釉色,最中心炽烈的红色代表“太阳”,其龟背纹更是添了几分神韵,与外围的月白色的“皓月”交相辉映。盘的边缘处全部采用均匀而有律动感的跳刀纹,寓意光芒四射。

“盘是钧瓷最常见的器型,如何在这个器型基础上进行创新,又如何表现自己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境界?我从古代青瓷上汲取养分,创新性地将跳刀技法引入钧瓷;同时,在同一件器物上,我尝试使用两种釉色,两种对比十分强烈的釉色,分别代表了粗犷与细腻、热烈与冷静。整个作品所表达的是一种永恒久远、和谐团结的精神,大即可指国家政权,小亦可指家庭事业。”

李胜强作品《西域佛音》创作理念源于西藏佛教器具“转经筒”, 作品整体端庄、肃穆,以传统手拉坯工艺制作,肩部饰以跳刀纹装饰,既寓意涤荡心灵,又暗示佛光普照。该作品釉色莹润自然,宛如圣洁的西域霞光映照。

在李胜强的作品中,体现着自然美、艺术美和崇高的理想美,体现出包容万物的胸怀和对生命与自然的关注。

钧瓷创作要有文化自信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在他看来,艺术同人格理想联系起来,形式优美的艺术作品必须与健康向上的精神内涵融为一体。

“当今社会很多人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的即时利益,忽略了‘工匠精神’,忽略了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和追求完美的理念。大多数人购买钧瓷作品只看创作者的头衔,而不是艺术价值本身,买家下意识地追捧名家,使得一些人投身于评选浪潮中,而真正有才华的人反而被埋没。”在李胜强看来,“工匠精神”是经受5000年文化熏陶的优秀中国匠人们所具有的共性,工匠不仅需要“工”的技艺高超,还要有“匠”的严谨细致和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内涵是慢、静、精,是儒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在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不仅是把技艺发挥到极致,还是一种文化的延续,而中国匠人们所肩负的便是将这种传统工艺文化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

“什么是文化?在我看来,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积累和总结。手工艺是日常生活方式的记录,传统手工艺能够展现时代的特征,也能体现我们民族的特质。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一些优秀的作品去阐释生活,培养和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李胜强说,我国几千年的厚重文化积淀,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东方的艺术家一定要保持东方艺术的发展方向,一定要有文化自信。

“历史上从没有一个瓷种如钧瓷般,承载和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它可以是厚重的君子,也可以是典雅的仕女。它亦古亦今,集传统与现代、多元与主体为一身,诸多难以兼容的特性在钧瓷上化为一体,既有质地的古韵,又有釉色的瑰丽。这正是许多世界顶级艺术馆、博物馆与藏家收藏、喜爱钧瓷的重要原因。”李胜强说。

“钧瓷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如今它又渐渐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寻求钧瓷艺术能被广泛认同的高度,是我一直探索的课题,而这种艺术的高度必将是人们精神和生活追求的共同结果和产物。”李胜强说,他还继续走在对钧瓷艺术的探索和挖掘之路上。



责任编辑: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