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脱贫攻坚的河南故事 ▏兰考:“小超市”撬动“大扶贫”

摘要:

       给贫困户送来爱心券。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英华  归欣 文/图

  除了红彤彤的春联和灯笼,兰考县今年春节慰问贫困户不送米面油,改送总价200分的爱心券。

  这张小卡片能干啥?“能在超市里换可多东西呢!”1月17日,仪封乡仪封村贫困户代红民笑眯眯收好券,带着来访的记者往外走。

  他说的超市是离家不远的“仪封乡爱心超市”。从棉衣、棉鞋,到水瓶、铁锅,甚至书包、牙刷等,商品琳琅满目,多是生活必需品,与普通超市并无二致。特殊在物品上的价签上——不是标多少元,而是多少分。这个分数,就是代红民手上那种爱心券上标注的面值:一件厚实的女式棉衣,标价50分;一袋洗衣粉,5分;一个脸盆,7分。

  

  今年兰考过年慰问,除了春联和红灯笼外,不送米面油,还有爱心券。

  掏出几张券,换了一桶豆油、三把挂面,老代还从超市的冰柜里拿了点肉和带鱼。“快过年了,改善改善生活。”他说,如果每个月攒够70分,基本上日常开销不用花钱了。

  70分是爱心积分的上限,除了未脱贫兜底贫困户每个月都有30分的“基础分”外,家里卫生保持好的老人、在校品学兼优的读书郎、踏实肯干勤劳致富的“巧媳妇”等贫困群众,还能获得额外的积分奖励。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要‘兜底’献爱心,又让群众动起来。”省纪委下派挂职干部、县委副书记周永攀说。

  爱心超市的出现源于她的一次“偶然”经历。

  一年多前,周永攀带着几名干部到小宋乡慰问群众,临走的时候,贫困户家的小男孩儿拽着她的衣角说:“阿姨,我们家不缺米和面,您能送我个书包吗?”

  孩子的请求对周永攀和她的同事们触动很大:看来献爱心也存在一个“供需矛盾”,想当然给贫困户送的,也许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那么,能否搭建一个载体,让社会帮扶真正体现精准?经过半年时间的酝酿,去年7月份,企业出物资、乡镇出场地、民政来管理,覆盖半径5公里的爱心超市在兰考铺展开来。

  

  贫困群众的微心愿,在爱心超市得到满足。

  不花钱就能按需换东西,爱心超市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截至目前,兰考已在16个乡镇建立爱心超市30家,发放60850爱心积分,2285户贫困群众领取了心仪物品。

  线下是体验店,群众以爱心积分换物品;线上则是“情报站”,广泛收集群众需求。在惠安街道的爱心超市,贫困户吕喜玲挑选了一件长款棉衣,又在“爱心墙”上写下一个小心愿:想要一个电饭煲。这些大大小小的碎片化“情报”,通过超市的爱心E家功能整合起来,成为精准帮扶的“大数据”支撑。

  线上线下,融合发力;爱心超市搭平台,社会扶贫唱大戏。当地坚持党委领导,群团组织和社会机构主导,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整合零散、碎片化的扶贫力量形成合力,探索出以爱心超市为平台,人居环境扶贫、“巧媳妇”工程、助学扶贫互为支撑的“1+3”社会扶贫大格局。

  

  贫困户兑换自己需要的商品。  

    精准的社会扶贫因户施策,不少贫困户家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在三义寨乡贾堂村,村民赵国广一大早就在自家的小院里忙碌起来。驻村干部说,早上起床先打扫卫生,已经成了大家伙的习惯;闫楼初中贫困学生郭雅萍,去年受到爱心企业资助,不再为学费发愁。她在作业本上写道:“我要用功读书,挣爱心积分给家里减轻负担”;在红庙镇齐庄村的众诚帽业扶贫车间,全勤的贫困户王青嵩刚领了工资,又拿到爱心积分。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照顾家人,提到明年,她干劲十足......让群众顾了面子,得了里子,还生发脱贫动力,周永攀等人的初衷逐步实现。

  小超市有大能量,“1+3”织就幸福网。半年多时间里,兰考县212家非公企业参与社会扶贫,累计投入3700多万元,直接受益农户达1.5万户。“2018年,我们要引导更多的在外兰考人士参与进来,让社会扶贫的力量更加澎湃,进一步巩固兰考的脱贫成果,确保在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一人。”兰考县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