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一城荷花半城柳,赏荷何必去西湖?一湖碧水绕城来,以水润城增颜值

许昌:灵动“水脉”刷新生态底色

我市形成了“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

摘要: 每年盛夏,满塘荷花怒放,不少人赏荷、拍荷。尤其是今年,坐船赏荷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不少人从漯河、郑州等地来到许昌赏荷、拍荷。

美丽的鹿鸣湖 记者 牛书培 摄


核心提示:

每年盛夏,满塘荷花怒放,不少人赏荷、拍荷。尤其是今年,坐船赏荷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不少人从漯河、郑州等地来到许昌赏荷、拍荷。

水生态文明建设,让一个缺水城市变身“北方水城”,满池荷花的莲城美景再现。北海、芙蓉湖、鹿鸣湖、灞陵湖、东湖、清潩河、运粮河、饮马河……湖畔河边,满城都是看水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那么,许昌人是如何走上了一条环境美化、经济提速、民生幸福的共赢之路?7月10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荷叶田田 一城荷花半城柳,赏荷何必去西湖?

每当进入夏天,有种花就会如期而至,默默绽放,伴随着蝉鸣、鸟叫,迎来许昌最炎热的时节,那就是文人骚客诗中带着仙气的荷花!

说起荷花,那是咱许昌的标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仅借助河湖水系建设数次补种、增种荷花,彰显城市水系的魅力,而且深深地将荷文化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使荷文化成为许昌独特的“城市基因”,在惠及民生的同时改善了许昌的人居环境,承载着无数许昌人的美好生活。荷花满城的景象再现。

最近,坐船赏荷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在岸上观赏荷花是一种风景,坐在船上观赏是另一种风景。人们更愿意亲近它们。一城荷花半城柳,赏荷何必去西湖?7月10日,虽然下着小雨,但仍有不少人乘坐水上公交,感受了一番别样的赏荷意境。

此外,护城河两岸的护栏雕刻有盛开的荷花或鱼儿戏荷的图案,与护城河内的碧荷交相辉映;南关桥头设置的景石上雕刻着曹植的《芙蓉赋》……荷文化已经融入莲城的各个角落。

宽阔的莲城大道,供人们休闲游玩的莲花湾,矗立河畔的《荷花仙子》雕塑,护城河上古色古香的“莲心桥”“采莲桥”“荷仙桥”“莲韵桥”,风景秀美的芙蓉湖……这些与荷花有关的“城市元素”,体现着莲城风韵,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如今,许昌人不仅能在岸边欣赏荷花,而且能沿着曲折的河中栈道缓缓前行,近距离观赏朵朵红莲、粉莲,在片片荷叶前流连。不少人还乘坐水上公交到古老的护城河中感受芬芳。“桨声欸乃荷叶碧,一舟环游许昌城”的诗情画意,在许昌成为美好的现实。


湿地“绿肺”

一个湿地就是一条生态廊道

蓝天白云下,绿草鲜花中,飞鸟觅食嬉戏,构成了如诗如画的湿地景观,美不胜收。

有了水的许昌格外灵动。这不,我市注重生态修复,建设了7个人工湿地。7月10日,天空下着小雨,位于清潩河上游的三达人工湿地的景色美不胜收,芦苇随风摇曳,黄花鸢尾怒放,半开的睡莲下鱼群游弋。

“这个时节,人工湿地里好看的植物有很多,藨草、黄花鸢尾、美人蕉、睡莲都开花了,所有植物都长得很茂盛。工作人员要每天对植物进行修剪,让它们更美观、长势更好。”河南景尚水环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臧禹豪说。

“不要小瞧芦苇荡,它能净化水质。”臧禹豪说,从污水处理厂流出来的尾水,通过这片5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最终每天形成3万吨“深度净化”的清水注入清潩河。

对于湿地的神奇作用,臧禹豪告诉记者,湿地铺有1.2米深的砾石,在表面形成生物膜,里面有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水生植物根系也可以吸收各种元素,综合生化作用形成湿地特有的“过滤、分解、吸收”功能。

而类似的人工湿地,许昌还有6个,累计面积660余亩。这些湿地,有的用来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有的则直接用来提升河流水质。

正是这些大小不一的湿地,加上综合治理,让昔日污浊的清潩河变得清澈起来,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从2013年的16.67%跃升到2016年的100%。

环境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许昌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今年,全市地表水断面水质总达标率达到95.6%,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59.3%,Ⅳ类以上水质比例达88.9%,城市建成区已消除劣Ⅴ类水体。


“许昌模式”

水生态文明建设叫响全国

在市区清潩河沿岸,健身场所、休闲长椅、休闲步道和清澈的水相呼应,构成了一组美丽的生态画面。“经过几年的治水,许昌城市美了,老百姓笑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许昌一张闪亮的名片。”“老许昌”张林自豪地说,“水曾经制约了许昌经济发展,如今变成了推动城市发展的有力引擎。环境改善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发展后劲。”

在护城河边拍摄荷花的漯河市民周玲兴致勃勃地体验了一把许昌市的水上公交。 在乘船游览护城河过程中,她有种“人在河中走,如在画中游”的感觉。她不仅观赏了虹桥卧波、杨柳垂荫的美景,还聆听了讲解员讲述的许昌悠久的人文历史典故。

2017年4月23日,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顺利通过水利部和省政府的联合验收。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建设完成,许昌形成了“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更加宜居宜业。

实事求是地说,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许昌模式”已经叫响全国。

水系工程建成蓄水以来,我市地下水水位已回升2.6米,地下水漏斗区逐步修复。市区空气湿度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河道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变为Ⅵ类和Ⅲ类,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水面面积6500亩,绿化苗木45万株,清潩河、灞陵河、运粮河、饮马河、护城河清水绕城,北海、灞陵湖、芙蓉湖、鹿鸣湖、秋湖湿地、东湖碧波荡漾,沿岸一桥一景、十步一园,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