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魏都区以公益项目为依托,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居民“唱主角”,创新模式“生根发芽”

摘要: 今年,魏都区开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利用“行动公约”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金地社区“家园自管”委员会成员自制宣传海报。

核心提示:

今年,魏都区开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利用“行动公约”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4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伟东对魏都区70多名社区工作者进行社区工作实务能力训练,主要内容是通过流程操作引导居民制定“行动公约”并参与社区管理。

3个多月过去了,通过公益项目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工作进展如何?8月1日,记者对魏都区北大街道办事处八一社区、西大街道办事处金地社区进行了走访,发现以公益项目为依托,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创新模式正在“生根发芽”。

【创新典型】

依托公益项目,制定“行动公约”,创新模式“生根发芽”

八一社区——  “医路陪伴”,志愿者关爱老人传递爱

魏都区北大街道办事处八一社区党委书记王红说,八一社区市人民医院家属院有4栋楼154户438名居民。其中,60岁以上的占21%;80岁以上的共25人,有8人行动不便。

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该家属院子女不在老人身边的居民有20户,这些老人日常买药、就医、检查多有不便。居民中,在职和退休医疗工作者约有60名,尤其是退休人员,更愿意利用自身所长发挥余热。八一社区开始探索依托市人民医院的医疗资源和居民的个人特长组建“医路陪伴”家庭医生健康指导服务社团。

成立服务社团,首先要有热心人。社区工作人员先找到几名有意愿参与的居民,再利用他们的人际关系进一步扩大目标群体的搜索范围。经过“社群搜索”,社区在市人民医院家属院“锁定目标”:杨秀伟、张战停、吴晓云。杨秀伟和吴晓云是中共党员,又是医务工作者;张战停当过兵,有40多年党龄,还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觉悟和意愿。

随后,三人分别寻找自己心仪的志愿者,杨秀伟动员王道立、郑有才,吴晓云介绍余乐平、徐焕婷,张战停说服妻子吕文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医路陪伴”家庭医生健康指导服务社团的成员越来越多。

有了社团成员,社区引导志愿者进行讨论,问题涉及“我能提供什么服务”“我担心的是啥”等,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形成“行动公约”:“深入家庭开展服务;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满足老人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等需求;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时要确保安全,至少两人一起,并做好工作记录……”

有了“行动公约”,大家又讨论了“行动方案”“积分奖励机制”。八一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霍霞飞说,社区整合辖区的托老站等资源,让志愿者可以通过开展活动积累积分,兑换相应的服务或生活用品。张战停说,该社团已开展3次活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金地社区——  “家园自管”,热心居民共治庭院

同样,在魏都区西大街道办事处金地社区,德丰九曲苑小区热心居民成立的“家园自管”委员会在庭院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金地社区党支部书记齐晓棠说,德丰九曲苑小区属于无主管老旧庭院,有4栋楼6个单元50户居民。因为1栋楼为回迁楼,3栋楼为商品房,租户多,小区管理难度大,环境卫生差。尤其是院内、楼道内杂物乱堆,楼院卫生无人清扫,车辆乱停乱放。

如何让居民参与小区管理?金地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与德丰九曲苑小区热心党员、楼栋长沟通,寻找“家园自管”委员会成员。通过走访,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德丰九曲苑小区居民李伦枝、崔秀玲、赵运周、张萍非常热心。其中,李伦枝、赵运周是有多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在他们的引领下,孙晓芳、朱照明、刘峰、谢西贤、钱小英、柴晓凤等居民也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志愿者收集居民意愿,列出小区问题清单。大家通过梳理发现,小区存在缺少门卫、人员随意进出、张贴小广告无人制止、楼道有杂物堆积、卫生无人打扫、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

经过讨论,志愿者又通过回答“我能做什么”“我担心什么”,制定出“行动公约”及解决问题的方案,约定:“保持门前干净卫生,及时交纳垃圾处理费,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不乱停车、不私占车位……”大家通过配备手套、口罩等,发动居民清理自家杂物及门口小广告,改善整个小区的卫生状况。

德丰九曲苑小区“家园自管”委员会成员孙晓芳说,该委员会自6月8日成立以来,已经多次组织开展清洁家园活动,成员由原来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2个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大家都能积极交纳垃圾处理费。小区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探索思考】

社区创新管理需要改变观念,更需要热心居民参与

“社区是居民的。居民要成为社区的主人,社区就要把行动权和决定权交给居民。”魏都区社会服务管理局局长孔雪萍说,魏都区开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的观念需要改变,居民的观念也需要改变。

在此之前,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工作人员都是“唱主角”,居民是被动的参与者。有时,工作人员在清扫庭院,居民似乎成了“看客”。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就是要探索一种模式,转变大家的观念,让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魏都区社会服务管理局副局长万春菊说,社区公益项目是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资源导向”等方面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管理。“问题导向”是解决庭院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需求导向”是立足居民的自身需求,“资源导向”是整合社区资源进行公益资金众筹。

西大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寇莹莹说,社区公益项目具有一套可操作的流程,但前提是社区居民踊跃参与。做好积分兑换工作,是对志愿者参加活动的一种认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实际工作中,金地社区社会治理创新专干郑娜发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参与社区公益项目者以60岁以上的老人居多,并且以女性为主。她认为,应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男士参与社区公益项目。

魏都区2018年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目标

20%以上的社区制定有居民公约,每个社区至少有4个公约执行团队,40%以上的社区开展公约积分兑换行动;每个街道办事处选择1至2个社区建立社区公益基金众筹理事会,推进社区公益基金众筹理事会试点建设。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