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从人工种到机械化“一条龙”,从吃不饱饭到开车去种地

改革促巨变 农民富起来

摘要: 中国40年来的改革从农村起步,而农村改革的起点是包产到户。40年间,中国农村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保献便是这场农村改革的见证人和受益者。

赵保献向记者介绍现代农业机械。记者 牛志勇 摄


中国40年来的改革从农村起步,而农村改革的起点是包产到户。40年间,中国农村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保献便是这场农村改革的见证人和受益者。

 

【包产到户】 基本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这几天,建安区五女店镇南街村村民赵保献种植的2000亩大豆成熟了。他雇用的农机手开着收割机在田间收割。

“1981年我参军时,许昌已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前,村民经常吃不饱饭。改革开放40年,农民的日子越过越滋润。”今年56岁的赵保献见证了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他家有6口人,20世纪80年代初分了6亩地,靠这些田地当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1984年,20岁出头的他退伍回到老家,开始与农田打交道。“那时候,农村的生产力很落后,种地全靠人力、畜力。”赵保献说,夏季收割麦子用镰刀,脱粒靠牲口。虽然种田很辛苦,但国家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这一时期农民要缴农业税。“那时,很多人家里没有三轮车,更没有大卡车,靠牛、马拉着平板车交粮,一大早就出发了,排一天队才能交上。”赵保献说,后来国家不断调整政策,允许农民卖粮、加工粮食。

“包产到户赋予了农民更多的农业生产自主权。我们通过种植收益较高的作物增加了收入。”赵保献说。

【免农业税】 减负后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2004年,不少农民开始进城务工,种地的人逐渐减少。赵保献见状,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一些钱租种了47亩地。通过辛苦劳作,一家人的生活有了较大改善。

2004年,国务院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次年,赵保献承包的土地达到197亩。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赵保献心里很高兴。“听说免农业税这一消息时,村里炸开了锅,人们半信半疑。后来真的实行了,全村人高兴得合不拢嘴。”赵保献回忆说。

“免农业税对广大农民来说是大好事。”赵保献说,免农业税以前,一般农户平时连肉都舍不得吃,更不敢生病。2006年免除农业税后,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以前,农民开小轿车是不敢想象的事情。现在,村里的小轿车很多,开着小轿车去种地不是稀罕事。”

【三权分置】 种粮大户吃了“定心丸”

2014年,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始实施,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三权分置”既解决了大量农民工务工时牵挂家中“一亩三分地”的问题,又让像赵保献这样的种粮大户吃了“定心丸”。“以前家里地少,不种可惜,种了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既有土地租金收入,又能通过打工挣钱,两全其美。”赵保献说。

近年来,通过种地过上幸福生活的赵保献抢抓机遇,将承包的土地扩大到4000亩。这么多地,仅靠人力是不行的。记者在赵保献家中采访时看到,联合收割机、自动烘干机、无人撒药飞机等各种现代农业设备应有尽有。“2003年以后,我陆续增添了很多大型设备。”赵保献说,2015年,其种植的2000多亩小麦平均亩产600多公斤,仅夏粮收入就超过80万元。

富裕起来的赵保献注册成立了建安区保献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拥有社员130多人,年累计作业面积12.6万亩,总收入600多万元,实现纯收入370多万元。由于成绩突出,赵保献成为许昌市的种粮“明星”,先后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河南省种粮标兵。他创办的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40年记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何时确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纪要指出:目前,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