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日子好了 “粒粒皆辛苦”可不能忘

膳食平衡观念深入人心,粗粮受青睐

摘要: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还记得小时候学的这首古诗吗?今年10月16日是第38个世界粮食日。记者提前走访了一些家庭、超市、饭店,发现我市的粮食消费在悄然发生变化:居民不再独爱白米、细面,粗粮的比重在不断上升。餐桌浪费的现象已比较少见,爱粮、节粮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还记得小时候学的这首古诗吗?今年10月16日是第38个世界粮食日。记者提前走访了一些家庭、超市、饭店,发现我市的粮食消费在悄然发生变化:居民不再独爱白米、细面,粗粮的比重在不断上升。餐桌浪费的现象已比较少见,爱粮、节粮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10月15日,市民在胖东来生活广场选购粗粮。

膳食平衡观念深入人心

膳食平衡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粗粮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10月15日上午,在胖东来生活广场二楼超市粗粮区,各式各样的粗粮品种齐全。不少市民正在精心选购,并不时讨论吃粗粮的好处。

记者发现,虽然各种粗粮价格不低,但是不少市民争相购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贵点儿就贵点儿,只要吃完对身体有好处,多花点儿钱也舍得!”市民刘慧说。

“我们刚刚上了很多新品种,如今已有30多种粗粮。”正在粗粮区上货的工作人员说。

由大碗到小碗,由吃饱到吃好

采访过程中,不少市民告诉记者,以前家里是米、面袋子重,菜篮子轻;现在是鱼、虾、蛋、时鲜蔬菜变着花样换口味,饭吃一小碗,菜倒要吃两三盘。从大饭碗到小饭碗的变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从吃饱到吃好”。

“以前,家里孩子多,条件不好,吃饱都成问题,谁还想着吃好啊!”今年51岁的市民赵阳说,他年轻时家里如果炖肉,一块肉能配着吃两碗饭。如今生活条件提高了,几乎顿顿有肉,以前想都不敢想。

“由于男朋友喜欢吃寿司,我专门买了一本菜谱在家里研究,而且按自己的口味改良成中式寿司!”市民杨倩倩说,男朋友嚷嚷着每天回家不是面条就是米饭,早就吃烦了。寿司比较好做,可以时不时换一下口味。

忆苦思甜,勤俭节约不能忘

“粒粒皆辛苦”,唤起饥饿记忆,不是为了重温苦难,而是在忧患与警醒中远离粮食危机,杜绝浪费。

当日中午,记者来到市区古槐街。这里有不少小餐馆,一到中午,许多市民来此吃饭。记者看到,一家中式快餐店已聚满了顾客,人们挑选自己喜爱的饭菜后开始大快朵颐。

一些市民吃完饭离开饭店,记者上前观察,多数碗、盘内都很干净。“如今,客人基本上不会剩饭,我们收拾起来也轻松不少。”该餐馆一位正在收拾桌子的服务员告诉记者,以前收拾桌子,他经常看到一些碗里有剩下的饭菜,只得全部倒掉,十分可惜。如今,这种现象已经十分少见。

普通餐馆如此,高档酒店“光盘行动”的成效也十分明显。

“现在,一些餐馆还特别推出了半份菜或小份菜,这样人性化的服务很不错。”采访中,一些市民向记者反映,以前,请客吃饭和婚宴招待是饭菜浪费的“重灾区”。如今,这些浪费现象逐渐减少。

市民桓先生说,几天前,在一个朋友的喜宴上,他向服务员要塑料袋打包没吃完的饭菜时,发现几乎每桌都有人这样做。“人们都放下了‘面子’,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就打包,不再浪费。”桓先生说。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