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优化环境助“非”越

——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项目观摩侧记

摘要: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深秋的襄城大地,处处涌动着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

观摩团成员在河南硅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建设情况。目前,该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握规模化硅烷生产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深秋的襄城大地,处处涌动着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

10月31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举行。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当天上午,市委书记、市长胡五岳带领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金融机构、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对首山化工等襄城县的7个企业、项目进行观摩,实地感受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市领导史根治、王堃、刘保新、王志宏、郑传德、刘胜利、张巍巍参加观摩。

在这场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经验的“路演”中,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的场景,坚定了大家的信心,振奋了大家的精神。观摩人员在看中比、在比中学、在学中思,对全市非公经济未来的广阔空间、光明前景充满期许。

产业链条做“加”法 打造全链条产业集群

煤基化工产业是襄城县的支柱产业,首山化工是该产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首山化工产品由单一的焦炭发展到30多个品种,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成为我国由传统煤化工向电子、光伏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做得最好的循环经济样板企业。

“目前,我们已形成煤基尼龙、煤基电子、光伏新材料及煤基碳素、碳纤维产业链,是国内装备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条最长、循环经济效果最优的独立焦化企业。”在首山化工产品展厅,企业工作人员指着厂区沙盘向观摩人员介绍。

这只是襄城县煤基化工产业链条的一部分。无论是襄城县炭素产业园的石墨坩埚等5个项目,还是硅烷科技的高纯硅烷气、电子级多晶硅项目,以及平煤隆基的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无一不是近年来该产业不断延链补链、转型升级结出的累累硕果。

“这个项目刚刚投产十几天,一个月后可以达到满产。等到二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年产值将达到60亿元。”在天源科技产业园项目,企业负责人在介绍刚下线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时说。

据悉,该项目主要从事高效单晶硅电池片组装工作,是高纯硅材料产业的进一步延伸。“围绕产业链布局,一个五六十亿元的产业迅速就起来了。”胡五岳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并勉励企业负责人,要紧盯产业最前沿技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全产业链条集群,实现效益最大化。

创新驱动做“乘”法 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一桶面粉、一瓶纯净水,原材料直观可见,只需8秒钟,顾客即可取走面条; 手机扫码支付后,不到一分钟,一碗热腾腾的刀削面便新鲜出炉;一台餐饮保障车,既能做豆浆、面条,又能炒菜、蒸米饭,同时满足300人用餐……
    在万杰智能产品展厅,一台台智能食品机械设备展示了科技创新给企业、行业带来的变化,也刷新了观摩团成员对先进制造业的认识。
    据万杰智能负责人介绍,他们研发的智能鲜面机、智能熟面机、智能餐饮保障车、智慧餐厅等产品均为国内首创,已进驻北京等城市的大型超市、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的总部,多款产品连续4年全国销量第一,今年前10个月,主营收入同比增长37%。
    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近年来,万杰智能先后获得各项自主知识产权13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近40项,实用新型专利80多项。同时,该企业还是行业内唯一一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市唯一的河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
    “这个确实好!非常智能、方便,又让人对生产流程一目了然。你们可以率先在许昌普及,然后进一步推向全国,抢占更大的市场。”观摩团成员纷纷点赞,并提出建议。
    同样依靠科技创新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还有平煤隆基。据介绍,通过科研团队的不断技术攻关,正在加快建设的项目二期将采用新型工艺技术,可使太阳能电池片转换效率超过22%,大大提升产品效益,致力打造年销售收入百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优化环境做“减”法  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他们想让我们去他们那里投资建厂,我们说啥也不去。哪儿都没这儿发展环境好。”在硅烷科技,谈起与外地企业洽谈项目合作的“拉锯战”,该企业负责人说。
    非公企业笃定在襄城县发展的坚定决心,源于优良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襄城县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分包联系企业责任制、“企业服务日”制度、沟通联系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启动实施“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全力当好“店小二”“联络员”“宣传员”,充分释放非公经济发展活力。据介绍,今年以来,襄城县已先后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6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用地、资金筹措、手续办理等方面的问题65个。
    襄城县还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襄商回归创业十项措施》《关于“金襄引才百人计划”八个配套办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业项目审批事项由14个部门17项简化为4个部门8项,入驻项目手续由产业集聚区统一办理,实现工业项目不动产登记3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50个工作日内完成。
    优良的营商环境,不仅将原有企业牢牢吸附在了本地,还吸引了外商入驻投资、襄商回归创业。位于襄城县产业集聚区的亚丹生态家居就是襄商回归创业的代表。
    “我们引进德国迪芬巴赫智能生产线,采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加工生产生态板材及成品家具,通过网络平台为顾客实现全屋生态家居定制,实现了环境保护、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的有机统一。”亚丹生态家居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年可消耗农作物秸秆20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4亿元。
    面对着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一条条开足马力的生产线、一个个加班加点的建设现场,大家仔细看、认真思、深刻悟,找差距、学经验、寻路径,坚定的是闯过关口、战胜困难的强大信心,积蓄的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力量!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