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改革开放吸引一部分经商意识强的人走出体制创业经商

舍弃铁饭碗 下海去弄潮

摘要: 改革开放初期,一部分经商意识强的人不安现状,把铁饭碗扔到一边,一头扎入商海,成为下海淘金的第一批人。 王玉山就是其中一员。如今,他在市区经营一家规模不小的钧瓷店,并于去年投资5000余万元创办了一家与上汽集团有合作关系的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回首多年的创业历程,王玉山感慨万千:一路走来,有艰辛、有崎岖,但更多的是博得成功的快乐。

改革开放初期,一部分经商意识强的人不安现状,把铁饭碗扔到一边,一头扎入商海,成为下海淘金的第一批人。

王玉山就是其中一员。如今,他在市区经营一家规模不小的钧瓷店,并于去年投资5000余万元创办了一家与上汽集团有合作关系的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回首多年的创业历程,王玉山感慨万千:一路走来,有艰辛、有崎岖,但更多的是博得成功的快乐。

王玉山展示自己店内的钧瓷名品。

敢想敢干,毅然舍弃众人羡慕的铁饭碗

“25年前,我选择下海经商时,周围很多人不理解,说我疯了,放着安稳日子不过,非要做不靠谱儿的事。”10月15日,在市区莲城大道苗家钧窑,王玉山说。

王玉山出生在东城区邓庄乡一个普通家庭,1983年退伍后进入河南物资储备管理局430处(仓库)工作。当过警卫班班长、部门经理、食堂管理员的他,1993年决定下海经商。

“说实话,我当时的工作是很多人羡慕的,一个月领300多块工资。但为了响应单位‘外创’(员工出外创收)的号召,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我成为单位第一批搞‘外创’的人。”王玉山说,当时,像他这样响应号召的人很少,更多人还是端着铁饭碗不放。

因为他的态度够决绝,家人对他很支持,他毅然走出了创业经商的第一步。


商海搏浪,历尽艰辛拼出美好生活

从1993年开始,王玉山先后干了很多生意,有成功也有失败,可谓一路艰辛。

“最开始,我开了一家酒店,规模不大,有一二十名员工,生意不算很好;后来开了一家工艺品厂,也不算成功。1999年,我开始经营许昌本地的瑰宝——钧瓷,开了苗家钧窑,慢慢走上正轨。”王玉山介绍,他无意间接触到这一禹州特产,便被它独特的魅力吸引。“做这行,可以传承发扬钧瓷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钧瓷,很有意义。”

“最早的店铺在七一路,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钧瓷品种只有五六十个。不管是白天经营还是晚上送货,都要自己干。如今的这家店有200多平方米,产品有200多种,还雇了几名店员。”王玉山说,一路的酸甜苦辣、艰辛付出,终归得到了回报。凭借多年的经营积累,他和家人如今的生活算得上富足。

王玉山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得下海者的机会越来越多。


奋楫前行,不辜负创业的好时代

王玉山说,去年9月,他乘着河南经济发展的东风,与上汽集团合作,投资5000余万元在建安区建设了拥有60余名工人、7000平方米厂房的河南瑞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自己任董事长。

“我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1984年、1987年、1993年出现过下海经商浪潮。在一股股下海热中,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经商的热情激发了出来。人们不再只盯着铁饭碗,创业者翱翔的天空越来越广阔。”王玉山说,曾经,下海被看作“异类”和“冒险”。如今,创业环境更好,创业的路子越来越广,创业者越来越多。

王玉山说,好政策激发新活力。近年来,随着简政放权的逐步推进,系统完备的创业就业生态链正在延展、成熟。小到众创空间,大到创业孵化“航母”,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一粒粒饱含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创新创业不仅解决了劳动者自身的就业问题,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释放出就业的“倍增效应”。

“回顾我的创业历程,是改革开放让我逐渐走出越来越开阔的人生。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走了一些弯路,但问题最终一一化解了。当前,政府部门从各方面鼓励自主创业,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我仍在奋楫前行,希望年轻人也不要辜负这个创业的好时代!”王玉山说。


40年记忆

下海

改革开放语境中的下海,指的是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开始繁荣,一个新的自由空间正在出现,一些人(主要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放弃在传统体制内的位置,转而到这个空间里创业经商、谋求发展。

这个空间资源丰富、前景广阔,可能带来原有体制所不可能给予的巨大回报;同时,这个空间深不可测,也许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下海带有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意味。

改革开放初期,下海成就了一批风流人物。发展至今,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经历都是那段伟大历史的生动记录。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