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通信的变迁: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

摘要: 12月1日,记者来到学府名苑小区余耀斌的家。63岁的余耀斌正用微信和在广州的儿子视频聊天儿。“现在太方便了。我的儿子一家在广州生活,我想他们时打开手机视频就能看到。”余耀斌说。

风靡一时的BP机 资料图片

老式电话机 资料图片

为您服务、代办长途直拨的公用电话宣传标语 资料图片

中国电信的公用电话颇受群众喜爱。资料图片

中国网通IP长途电话

12月1日,记者来到学府名苑小区余耀斌的家。63岁的余耀斌正用微信和在广州的儿子视频聊天儿。“现在太方便了。我的儿子一家在广州生活,我想他们时打开手机视频就能看到。”余耀斌说。

1974年,19岁的余耀斌参军,奔赴四川驻地,和老家的亲人只能用书信联系。

1978年年初,余耀斌在部队提干后回家探亲,经人介绍,结识了妻子。“匆匆留下通信地址后,我赶回了部队。”余耀斌说,他们就这样一个在四川,一个在许昌开始了漫长的书信交往。“一封信寄到家里需要半个月时间,收到回信又过去了半个月。我每次写信都是改了又改,然后誊写在信纸上。”

1982年,余耀斌从部队转业后,在禹州开了一家日用百货店。1983年,为了方便和批发商联系,与家人商量后,他在家中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20世纪80年代,家里安装固定电话还是个新鲜事儿。由于初装费较高,安装固定电话的家庭屈指可数。

“那时谁家安了电话,就像办喜事一样,邻居都会借故来看看,或打个电话。”余耀斌说,安装了固定电话后,他与批发商和家里联系方便了很多。

1988年,余耀斌花费1000多元购买了一部BP机。“有了BP机,联系更方便了。有人呼我,我就找公用电话回过去。现在我还记得我的BP机号。”余耀斌说,虽然BP机和现在的智能手机无法相提并论,但在当时算基本实现了随时通信。

20世纪90年代,市面上出现了“大哥大”。一部“大哥大”上万元,普通人很难买得起。“拥有一部‘大哥大’成了当时成功人士的象征。许多人只在电视上见过。”余耀斌说。

后来,黑白屏数字手机出现,由于价格亲民、易于携带,所以很快取代了“大哥大”,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

2003年,余耀斌的儿子考上了江苏的一所大学。虽然宿舍有公用电话,但为了儿子能随时和家人联系,余耀斌给儿子配备了一部1000多元的彩屏手机。尽管电话费挺贵,但手机在当时已经是最方便的通信工具了。

余耀斌说,从黑白屏到彩屏,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手机更新换代太快。与此对应的是街边的公用电话亭逐渐减少,直至成为历史。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通信不再靠电脑,以QQ、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让人们用低廉的价格,实现了沟通方式从文字到语音、视频的改变。

2013年,儿子给余耀斌更换了智能手机。现在,余耀斌可以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记录生活、与亲友联系,还可以购物、娱乐等。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