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小康路上足音铿锵 ——2018年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盘点

摘要:

从古至今,小康一直是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8年,我市退出的9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均降至2%以下,村级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全部达标;

2018年,我市脱贫的6633户、17954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为年度任务数的102.59%;

2018年,全市落实专项扶贫资金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8%,安排实施746个扶贫项目;

......

2018年以来,我市坚持精准方略,聚焦贫困人口脱贫质量,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加强学习,切实提升政治站位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真正做到高度重视、高点谋划、高位推进,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去年我市先后召开4次高规格、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推进会,对全局性重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先后12次听取脱贫攻坚专题汇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召开33次行业部门汇报会、督查巡查汇报会等,动态了解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困难。明确每周二为全市“扶贫工作日”,根据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和阶段性任务,每周确定一个主题,部署一项重点工作,去年以来开展脱贫攻坚主题活动38个。

此外,市级领导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定期到分包联系乡、村开展脱贫攻坚暗访调研工作,去年以来,市委书记、市长胡五岳遍访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走访15个行政村;其他市级领导干部开展调研走访473次,协调解决问题285个,有效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工作质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里,蕴含着一次次精准的发力。

持续落实 “六个精准”。通过精准识别回头看、动态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澄清贫困底数,实现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程序合规“三个100%”。紧盯扶贫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加大投入和监管力度,确保扶贫资金精准用到贫困群众身上,2018年,全市落实专项扶贫资金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8%。完成2082个村级脱贫责任组、427名“第一书记”和9397名帮扶责任人调整工作,进一步整合了帮扶资源,明确了分级责任,提高了工作成效。

着力打好“四场硬仗”。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结合贫困群众自身条件和发展意愿,凝心聚力打好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四场硬仗”。2018年,我市坚持发展产业促脱贫,实现对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人口产业帮扶全覆盖;培训贫困劳动力1987人,新增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928人,2.39万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新增扶贫贷款2.89亿元,累计达到14.37亿元,覆盖贫困户2.28万户;建成村级扶贫电站88个,覆盖贫困户5674户;打造生态旅游扶贫线路5条,带动8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稳定增收。

有序推进“四大行动”。健康扶贫方面,全面落实各类健康扶贫政策,免费为贫困人口配送药品17.65万人次,累计免除贫困患者医药费1073.2万元。教育扶贫方面,为27778人次贫困学生发放教育补助2220.16万元;建设学校359所,投资1.5亿元建设项目387个;“特岗计划”招聘特岗教师400名。住房保障扶贫方面,精准开展危房改造,及时落实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38户。扶贫助残行动方面,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积极探索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免费发放贫困残疾人辅助器械2283件,完成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358户。

积极实施“四大工程”。实施交通扶贫工程,2018年,全市新增农村公路里程329公里,开通农村客运班线105条,建制村通邮率达100%。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0个贫困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贫困村全部实现集中供水。实施电网升级和网络扶贫工程,完成7个深度贫困村的电网建设改造,完成7个光伏扶贫配套项目建设,全市1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G网络和宽带全覆盖。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全面落实贫困户家居环境“六改一增”工作,打造“五美庭院”8.5万个,有效整治422个行政村的荒芜宅基地,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接近50%。

与此同时,我市还通过扶、树、奖、建等途径,大力开展“志智”双扶,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精神贫困”问题。

全域行动,广泛凝聚社会力量

2018年,我市举全市之力、汇各方之智,在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调动一切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形成了大扶贫格局。

深入推进“千企帮千村”。全市1303家企业与1485个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792多万元,建成扶贫就业基地(扶贫车间)381个,吸纳2846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我市还把结对帮扶淅川县摆在与自身精准脱贫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产业帮扶、劳务协作、人才支撑、基础援建等6条途径,倾心倾情倾力推进结对帮扶工作。目前,全市拿出首批帮扶专项资金1150万元,对31个行政村援建67个基础和公共服务项目。

开展市域内结对帮扶。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组织魏都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4个没有扶贫任务的区结对帮扶禹州市、襄城县等脱贫任务重的县(市、区)。其中,魏都区采取“1+2+2”模式,全天候开展帮扶工作;魏都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捐赠5000万元,帮助建安区、禹州市、襄城县、鄢陵县开展“六改一增”、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以及扶贫产业发展,推动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进步。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