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一副副火红的春联,从一个个侧面反映了百姓生活巨变

春联里字字句句,满载故事和回忆

摘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如今的春联,便起源于这首古诗中的“桃符”。

几位热心市民写下春联为祖国献礼。

核心提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如今的春联,便起源于这首古诗中的“桃符”。

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春联贴在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里的字字句句,满载故事和回忆。每一年的春联都记录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人们献给家庭、城市、祖国的心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雷激荡,见证时代变迁。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报推出邀您讲述“春联里的故事”活动,以春联为载体,邀请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连日来,不少市民通过发邮件等方式踊跃参与。让我们“跟随”他们写下的一副副春联,穿越“时光隧道”,共同品味过往70年的家国巨变。

□ 记者 王利辉 樊倩影 文/图


见证了物品从短缺到丰富的变迁


今年81岁的孟位林老人是许昌市医疗器械修配所的一名退休职工。他65岁时开始练习书法,坚持了16年。每年春节前夕,他都会写春联送给亲朋好友、热心市民、环卫工人等。

1月26日,记者见到孟位林时,他正在书房写春联。上联是“小康景乐逢盛世”,下联是“大富民欢度阳春”,横批是“科技兴国”。书房内弥漫着墨汁的清香,大红的宣纸将字衬托得更加遒劲有力、洒脱大气。

“我是过过苦日子的人,现在的生活是从前想也不敢想的。”孟位林回忆说,出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他,自小就吃不饱、穿不暖。11岁时,他的家乡遭遇水灾。为了活下去,他的父母带着他和2岁的妹妹曾一路讨饭到驻马店生活了一年。

1956年年底,18岁的孟位林入伍,自此开始了20年的军旅生涯。1976年12月,他转业到许昌市,在许昌市精神病医院工作,不久后被调到许昌市医疗器械修配所工作。

“刚到医疗器械修配所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才60多元钱。为了给老伴儿买辆‘凤凰’牌自行车,我整整攒了3年钱。”孟位林感叹道,肉票、布票、粮票、油票……好多生活必需品都要凭票购买。1993年,国家开始实行宏观调控下的价格放开政策,取消了40年的粮食统销政策。从此,票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从凭票购物到逛街、逛超市,再到网上购物,如今,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口袋里有钱,人们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种便捷的消费方式,让孟位林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国家富强,人民小康,现在的生活真是比蜜还甜。我很知足,也很感恩!”孟位林说。


见证了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了向祖国献礼,85岁的谷庆礼老人挥毫泼墨,写下了“中华古国文明史 大地新春改革潮”,横批为“恭贺新春”的春联。

谷庆礼是一名退休教师。从许昌地区卫生学校退休后,他被聘请到市老干部大学教书法。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谷庆礼出生在周口市扶沟县,19岁那年考上了许昌师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许昌县文化教育局工作,后来被调到许昌地区卫生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20世纪70年代,我们学校的条件相对来说算好的,但和现在的学校相比可差得多了。学生们穿着十分朴素,靠几元钱的补贴就能生活一个月。”谷庆礼回忆说,我国教育事业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之路,“文革”期间受灾甚重。1966年—1970年,大学停课5年,没有招收新生;1971年—1976年,采用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方式;1977年才恢复高考。自此以后,中国的教育事业步入正常的发展道路,所以那时候的学生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在学校教哲学课的同时,谷庆礼应学生要求自学书法,边学习边教学生们书法。1996年,退休在家的谷庆礼被市老干部大学聘任为书法班教师,继续发挥余热,从事书法教育工作。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回首大半生的教育生涯我感慨万千。作为那个年代的一名教师,我见证了许昌教育事业的发展。”谷庆礼说,如今,偶尔路过中小学门口,看着那充满现代气息的教学楼、操场上宽阔的塑胶跑道,以及孩子们朝气蓬勃的笑脸,他不禁感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给我们的下一代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可以无忧无虑地成长、成才。”


见证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巨变

1949年出生的王福清老人是一位军休干部。1999年退休后,他从河北省保定市回到老家许昌。在他的印象中,许昌是一座既破旧又缺水的小城市。退休后回到许昌生活的王福清,感受到许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巨变。感恩党的好政策,他在大红的宣纸上一气呵成,写下了“政策英明开盛世 党风纯正惠民心”,横批为“执政为民”的春联。

1969年,20岁的王福清当了兵。入伍后,他在外漂泊了整整30载。其间,他娶了妻、生了子。由于妻子工作的原因,两人一直分居两地。好在每年王福清有一个半月的探亲假,可以回家看看亲人。在王福清的印象中,每一年回家探亲,他看到的许昌仿佛都是老样子:街道不仅狭窄,而且年久失修;房屋低矮破旧,街道上随处可见成堆的垃圾。这和大城市相比,显得有些不入流。

“许昌通过20多年的跨越发展,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环境。”王福清说,许昌的变化让他很欣喜。近年来,许昌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水生态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良好的生态与自然环境,以及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让许昌成为一座具有魅力的现代化都市。

“如今的许昌,一栋栋高楼大厦错落有致,一处处游园广场风景优美、健身设施齐全,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宽阔平坦,‘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景观令人惊叹,公交、‘小绿’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王福清感叹道,更重要的是,市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社会上涌现出一大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向上向善、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见证了从破旧到宜居的蝶变

62岁的史秋菊是市老干部大学书法班的一名学员。提起如今的生活,史秋菊拿出一副自己写的春联。上联是“盛世安居歌国泰”,下联是“新春乐业颂民安”,横批是“国泰民安”。史秋菊说:“正如我在春联上写的,现在真的是国泰民安!”

史秋菊是地道的许昌人。1974年高中毕业后,年仅17岁的她响应国家号召,和30多个同学一起到鄢陵县柏梁公社进行贫下中民再教育。

回忆当年的知青岁月,史秋菊说:“那时的生活条件很差,没有电灯,晚上只能靠煤油灯照明。在灯下看书,不一会儿就会被熏得两个鼻孔里全是黑乎乎的煤油灰。红薯饼子、玉米面窝头是平日的口粮。女孩子要和村民一起拿着铁锹,跳到粪坑里挖粪……”

5年后,史秋菊通过工厂招工考回许昌市,在许昌市第一橡胶厂上班,后来被调到一家军工企业工作。从一家几口挤在一间破屋子,到如今居住在治安良好、配套设施齐全的居民小区;从拥挤的菜市场,到社区生鲜店遍地开花,史秋菊最大的感受是市委、市政府把民生工程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群众,实现了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近年来,我市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广场、游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15分钟健身圈’让市民随时随地都能动起来;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放心;‘15分钟健康圈’‘圈’出群众的健康新生活。”史秋菊说,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人们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在充满诗意的“大家园”中生活得更加舒适、温馨。


新闻连连看

春联的来历


贴春联的习俗,始于1000多年前的后蜀时期。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君孟昶喜欢标新立异。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

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