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谋划大项目 撬动大发展 冲刺开门红

摘要: 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发展的“第一抓手”。只有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才能不断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能转换,不断厚植我市经济发展优势。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的部署,立足当前,积极作为,抢占新机遇,厚植新优势,交好经济发展新答卷,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全局添彩,为大局尽力。


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发展的“第一抓手”。只有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才能不断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能转换,不断厚植我市经济发展优势。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的部署,立足当前,积极作为,抢占新机遇,厚植新优势,交好经济发展新答卷,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全局添彩,为大局尽力。


再续出彩新篇章 

郑许市域铁路施工现场。(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朱宁 摄

春回大地热潮涌,处处皆闻奋蹄声。

总投资30亿元的裕同包装高端纸业产业园建设项目正在抓紧施工,总投资18亿元的平煤隆基高效单晶硅电池片项目二期工程设备完成初步调试,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建设紧锣密鼓……2月13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和企业车间,处处看到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和生产场景。

“日前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动员全市上下迅速从节日气氛中走出来,调整状态、收心鼓劲,重整行装再出发、把各项工作抓早、抓紧、抓实,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交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市发改委主任彭占亭告诉记者。从走访的情况看,我市大部分重点项目已经复工复产,千方百计冲刺“开门红”。

齐心协力 重点项目建设步履铿锵

重大项目建设对于稳定投资、以投资带动供给结构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这已成为全市上上下下的共识。

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2018年我市经历了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的一年,很艰难、很充实,也很有成效。一年来,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我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过去一年,我市紧紧围绕“191127投资促进计划”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全市19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0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6.5%,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其中,69个省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83.5亿元,位居全省第二,综合考评得分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项目快速推进建设的背后,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18年年初,我市制定了“191127”投资促进计划,围绕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服务业、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和农林水利、现代交通和能源支撑、新型城镇化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190个重点项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后劲。

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我市根据“191127”投资促进计划,建立了《2018年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台账》和《2018年重点项目联审联批任务》两本任务台账,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根据各个重点项目年度目标计划和台账要求的时间节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连续坚持多年的领导分包机制也促进了项目建设。全市市级领导共分包重点项目109个,各位市级领导每月至少一次到一线调研项目情况、督导进度,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去年,30多位市级领导累计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会450余次,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问题超过300项(次)。

“四个一百” 助力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去年第四季度,市委、市政府果断采取‘四个一百’专项行动等措施,及早动手、抓紧行动、扎实推进,帮助企业解决了难题,增强了信心,促进了发展,不仅有力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更为今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市重点项目办相关负责人徐海涛说。

去年10月,我市启动“四个一百”专项行动,集中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目前全市发改系统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247个问题建立了工作台账,已有158个问题得到解决,有效促进了全市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

在“四个一百”专项行动推进过程中,市委书记、市长胡五岳带头挂帅,各位市级领导积极行动,坚持每周深入企业、项目现场,调研问题,督导进度;建立“四个一百”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开展情况汇报,研究协调重大、重要事项;印发《许昌市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办理”模式实施方案》,有效破解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耗时长、互为前置等突出问题,大幅压缩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开工的审批周期;由市委、市政府“两办”牵头,对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的问题建立督查台账,每周通报进展情况,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除了开展“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之外,我市还采取联合督导、环境排查、促进度督导等措施为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保障。在坚持开展联合督导上,去年5月份、10月份,市发改委成立联合督导组,采取会议谈、审凭证、实地看等形式,先后对全市重点项目和中央预算项目进行了服务督导,排查出35个问题并建立了整改问题台账;在开展环境排查上,市重点项目办牵头对各地、各部门负责的173个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走访排查,发现问题28个,现场解决8个,其余20个建立了问题台账,逐一落实解决;在坚持促进度督导上,每月对照进度台账,提前对下月拟开工项目下发开工提醒函,提醒项目单位扎实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开工。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在加快2018年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去年8月以来,我市以郑许一体化发展为“龙头”,突出“12456”工作思路(“1”即扭住围绕2019年度“1718”投资促进计划这条主线,“2”即抓住项目管理、项目谋划储备2个重心,“4”即强化手续、组织、要素、环境4大保障,“5”即继续开展“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市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协调推进会、全市重点项目观摩、重点项目联审联批月排名通报等5项制度,“6”即抓好郑许一体化发展、9个产业专项、产业转型升级、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百城建设提质等6类项目)谋划了2019年重点项目。

厚植优势 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出彩

“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发展的‘第一抓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能转换,不断厚植我市经济发展优势。”彭占亭说。

2019年我市将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现代农业、现代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重大项目,强力推进“1718”投资促进计划的实施,集中力量推动171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000亿元以上,完成年度投资1000亿元以上,力争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以上。

据了解,今年全市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79个,要组织、督促项目单位在落实环保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对新开工的项目前期工作逐一进行梳理统筹,督促各有关方面全力加快审批进度,加强土地、资金、配套设施等供应保障,力争第一季度超过40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开工率在50%以上。

今年,我市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联审联批机制,积极推行容缺办理、多评合一、多图联审,进一步压缩环节、压缩时限、提升效能。积极落实“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着力破解审批环节多、耗时长、互为前置等突出问题。要抓好全年计划开工项目前期手续的催办,推动项目如期落地实施,确保一季度完成全年联审联批任务50%以上,10月底前完成全部审批事项。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的部署,立足当前,积极作为,抢占新机遇,厚植新优势,交好经济发展新答卷,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全局添彩,为大局尽力。”彭占亭说。

战鼓催征,责任在肩。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们更加坚信,只要牢记神圣使命、接续奋力前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出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

铆足劲头起好步 

2月16日,正在建设中的市中心医院新院区。朱庆安 摄

新春时节,记者在我市部分大项目建设现场看到,虽然天气严寒,但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好一派人勤春来早、新年开新局的景象。

施工单位广大员工更是放弃休息时间,依旧奋战在施工一线,用辛勤的双手为许昌的高质量发展增砖加瓦。

这些干劲正是我市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理念,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在抢抓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中,赢得新先机、厚植新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充分让群众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市域铁路建设忙

在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永昌大道站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盾构井中,“许都一号”盾构机正在像“穿山甲”一样挖掘隧道,开挖土方;工地上,技术员和工人们有的绑扎钢筋、有的打墩身和承台、有的旋挖掘机钻孔,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据了解,地下线路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施工时,长80多米的大型盾构机像“穿山甲”一样挖掘隧道,并同时铺设已经预先制好的支撑性管片,每6块管片围合成一直径6.2米的圆,盾构机一路挖过去,地下隧道便基本建成。

“永昌大道站是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往北方向的第二站,位于永昌大道与规划的周寨路交叉口,沿永昌大道东西向布置,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主体结构外包长度为212米。”

中铁十六局集团郑许市域铁路第一项目部副经理张伟告诉记者,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他们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随时解决现场施工遇到的难题,以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总投资106.22亿元,长33.7公里,设11站,以许昌东站为起点,以华夏幸福城站为境内终点。在这33.7公里的线路中,有4.35公里是地下线路(含两个地下站房和上坡段),位于郑许市域铁路的最南端。线路自许昌东站引出后,经过2.55公里的盾构区间到达永昌大道站,再继续下穿约820米,进入上坡段(即桥隧过渡段)后出地面变成高架线路,到达永兴东路站。

在华夏幸福城站,建设工地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据该项目经理闫嵩介绍,2019年是完成线下任务的攻坚之年,任务艰巨,必须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加快项目建设,全力以赴保质量、抢进度。

春节期间,各项目部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全力打造郑许项目文明施工的示范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的样板工程。目前,永兴东路站、昌盛路站、新元大道站等桩基施工已完成,颍川大道站以南区间承台、架梁、墩身正抓紧施工。

“郑许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以及郑州的发展重心向东向南移,都给许昌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今后,相信在郑许市域铁路的支点撬动作用下,许昌的门户枢纽作用将更加凸显,对外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

新建医院惠民生

2月16日,记者来到许昌市中心医院新院区项目建设工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忙碌的施工场景:建筑工人正在抓紧施工作业,工程车辆来回穿梭,高耸的塔吊巨臂伸向长空,一座现代化的医院正在东城区拔地而起。

许昌市中心医院新院区是全市的重点项目,由市医药卫生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魏文路以东、清苑路以南、德星路以西、文轩路以北,占地面积256.7亩,预计总投资17.88亿元。

该项目按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标准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地下3层车库,建成后不仅能极大提升新城区的基础设施,对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医疗资源、吸引人口集聚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工地现场的项目指挥部办公室,记者看到了市中心医院新院区的平面图和建成后的效果图。这是一栋连体式的大型建筑,主体工程为“三楼一街”,前楼是一栋4层综合性的门诊楼,中楼为4层医技楼,后楼为15层的病房楼,前楼、中楼、后楼由一条医疗主街相连接。

“整个建筑4层以下均是循环贯通的,而且是按照患者的就医流程设计的 ,非常方便患者就医。”该项目工地现场负责人孙亚柯对记者说,许昌市中心医院新院区与老百姓的关系非常“亲密”,从选址起就极受关注,开建时就汇聚了期待,这便是建设者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最好动力。

我市有关部门还专门成立了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建设指挥部,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又成立3个项目组:工程组、对外协调组和资金协调组,以便随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目前,该项目后勤综合保障楼已完工;急诊医技病房综合楼主体结构已封顶,花架、女儿墙和砌体工程正在施工;地下车库和人防工程基坑开挖土方超过50%。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市中心医院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不断引入优质资源,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满足许昌市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健康需求。

转型跨越加油干

从许昌市区出发,沿着魏武大道一路向北,过大黄桥村向北不远就到了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项目工地。

走进厂区,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初具规模。目前,该项目由中建五局承建,已建成厂房6栋,综合办公楼1栋、研发中心楼1栋、公寓楼4栋,新建自动化生产线6条,道路、停车场及配套绿化工程已完工,并成功取得了电动乘用车资质证。

“500亩地用短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三通一平’和围墙修建等工作,尤其是2214米的围墙用了3天多时间就完成了,真是个奇迹,我们许昌又一次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两年前,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项目正式动工时,河南森源集团董事长楚金甫向市领导发送了这样一条感谢短信。

“新的生产线智能化程度更高,以焊接车间为例,光焊接机器人的投入就将近有300台,因此整个产业园一期项目也是体现智能装备、智能制造的理念。”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西山说,这些产品与原来车辆板块的专用车产品将是有一个质的不同。该公司所掌握的智能能量回馈控制技术,领先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在新的产品上将得到全面的应用。保守来讲的话,使得产品附加值可以提高二到三成 ,对整个集团车辆板块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

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分两期建设,由河南森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00亿元建设,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车间、检测中心、污水处理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车辆试验区等,新建自动化生产线50条,新增各类设备1600台(套)。

该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0万辆纯电动汽车及50万套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60亿元,并拉动周边地区原材料、橡胶、电气、铝、工业机器人、汽车零部件等上下游产业形成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将成为省内最大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基地。

用心血和汗水书写精彩,以激情和梦想描绘未来。大项目的建设正改变着莲城,温暖着民心,将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福祉。让我们以新的视野、新的干劲、新的勇气,来建设美丽宜人的许昌,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