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月21日,经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千年古县”专家会议鉴定,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发文确认襄城县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目前我市已有长葛、襄城两个“千年古县”。
据了解,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印发(中地文〔2019〕鉴字7号)文件,发布关于襄城县为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的通知,经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2018年第二次“千年古县”专家认定评审会议鉴定,确认襄城县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襄城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地狩猎农耕。春秋时名“氾”,称“氾邑”。公元前540年,楚灵王在“氾”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襄城设县。
之后,除王莽新朝时期短暂将“襄城”改为“相城”外,“襄城”历代名称不变,沿用至今。襄城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明朝时全国八大书院之一的紫云书院,始建于唐武德年间的“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道教圣地柏宁岗五岳庙,春秋时期留下的古城墙、瓮城,以及文庙、奎壁等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文物保护点100余处。襄城文庙、古城墙、乾明寺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襄城县高度重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把研究、保护和开发“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作为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举措,着力打造“千年古县、人文之都、灵山秀水、诗意襄城”的地域文化品牌,全面提升襄城的对外知名度和竞争软实力。
2014年,我市长葛市被命名为“千年古县”。
相关链接:“千年古县”是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和民政部启动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项目之一,依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体系”和“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对象鉴定标准”,在中国现存的800多个上千年的古县中,优选出100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名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县,进行“千年古县”的重点保护和国内外宣传工作。
据悉,截至目前,河南省修武县、沁阳市、上蔡县、汝南县、汤阴县、新郑市、长葛市、淮阳县、项城市、永城市、温县、郏县等县(市)先后被评为“千年古县”。 (摘自人民网)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