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乡村蝶变

——看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如何走在全省前列

摘要: 一条条笔直的道路村村相连、一排排整齐的绿树生机盎然、一个个温馨的农家小院井然有序、一盏盏新装的路灯照亮马路村庄、一张张农民的笑脸洋溢着幸福喜悦……这些都在向人们讲述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点点滴滴。

4月,在禹州市方岗镇东炉水库四周的田野上,翠绿的麦苗,盛开的桃花、桐花,清澈的水库,美丽的乡村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田园春色图,令人心驰神往。 吕超峰 耿亚伟 摄

开栏的话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全面推进郑许一体化、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

省委书记王国生指出,“许昌要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为全省探索路径、打造样板”;省长陈润儿提出,“许昌要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创新上奋力走在全省前列”。省委、省政府的这些要求,既是殷切期望,又是关心厚爱;既是高标定位,又是光荣使命;既是艰巨任务,又是难得机遇。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尽心尽力抓好贯彻落实。

为在全社会营造解放思想、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争当上游,本报从即日起推出《探索路径 打造样板 走在前列》专栏,敬请关注。

一条条笔直的道路村村相连、一排排整齐的绿树生机盎然、一个个温馨的农家小院井然有序、一盏盏新装的路灯照亮马路村庄、一张张农民的笑脸洋溢着幸福喜悦……这些都在向人们讲述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点点滴滴。

时下,我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大批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各地,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朝着“绿富美”转身。

在前不久进行的2018年度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合考评中,我市位列第一。那么,我市如何能在全省18个地市中脱颖而出?佳绩和荣誉背后有哪些特色、亮点?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全域净化打造乡村之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这两年,村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前,正在村里小游园晒太阳的襄城县山头店镇乔柿园村村民张灿锋乐呵呵地说,村里环境好了,心情也好了。

乔柿园村毗邻襄城县主城区,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从20世纪60年代起豆腐加工业就在这里蓬勃发展,在给群众带来收入的同时,也产生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生活。

现如今,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乔柿园村的道路变成了水泥路,废纸碎屑没有了,池塘沟渠边闻不到以往的异味,村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了。

这仅仅是我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粪污、空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比较普遍的问题,也是群众当前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难题。

在工作中,我市坚持从问题入手,创新思路,分类施策,标本兼治,推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制度化:先后开展“乡村清洁百日攻坚”和乡村清洁“三清一改”专项行动,清理田边地头、坑塘沟渠、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公共场所积存垃圾和堆物废料,共清理各类垃圾、杂物20余万吨。组织开展清河行动,对全市所有水域以及河道、湖泊、水库、坑塘等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基本达到“水面无杂草和漂浮物、水中无阻水障碍物、堤岸无垃圾”。

此外,按照不低于总人口2‰的比例,配备农村保洁员10319人,配齐保洁设备和转运车辆,推行“户投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建立完善日常卫生保洁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俗话说:“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为了持续保持良好的环境,我市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团队运作、强化监管考核”的运行机制。目前,县(市、区)全部实行日常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基本实现城乡环卫设施一体化、垃圾治理市场化全覆盖。

绿色发展点缀乡村之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是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乡村振兴,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期待的必然要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杏花开。男女老少齐欢颜,笑问游客何处来。”日前,一走进杏花烂漫的长葛市古桥镇师庄村,浓郁的花香和浓浓的乡情便扑面而来。

“我们这儿是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已形成6个成熟的桃、梨、李子、葡萄、草莓采摘园。仅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种杏树的收入每年就达30万元,相当于300亩地一年的收益。”师庄村党支部书记马计征介绍。

村庄离不开树木,一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承载了人们对美丽田园的多少向往。绿色是许昌的一张亮丽名片,全市花木林海面积超过100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村庄绿化覆盖率接近50%。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我市发挥这一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绿满许昌”行动计划为载体,全面推进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村内风景化、农田林网化建设。

在村庄绿化中,我市实施“村庄森林工程”,推动果树进村入院,采取“县号召、乡组织、村实施、户参与”的方式,引导群众对房前屋后小片荒沟、荒地进行平整,对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和公共活动场所进行绿化,做到“有空必绿、见缝插绿”,形成房前屋后果木林、广场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防护林的村庄立体绿化格局。去年以来,全市农村共栽植绿化树木2031万株,绿化面积达33.8万亩。

在庭院绿化中,我市按照“一院一景、一院一韵”的思路,充分发挥妇女在庭院环境整治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创建“五美示范庭院”、举办庭院“种花大赛”“园艺大赛”等活动,提高庭院绿化水平,全市8.5万户农户庭院实现了“绿树成荫,鲜花竞放”。

与此同时,我市还大力实施55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推进生态廊道绿化建设,重点提升县乡道路两侧廊道绿化宽度、密度,以高大乔木和乡土树种为主,常绿与落叶树种合理搭配,着力打造全域“绿色长廊”,全市绿化生态廊道908.8公里,面积达11.5万亩。

文化建设丰富乡村之美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当下,要“记得住乡愁”,不能仅靠乡村美景,而且需要农业文明的传承。

武术表演、下象棋、运气球……2月5日,在襄城县十里铺镇单庄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民运动会正在热闹地进行着。这已是单庄村连续9年举办村民运动会。

“俺村的村民运动会特别注重参与性和娱乐性。别看是俺村自己的运动会,但级别可不低,有颁奖还有抽奖。”单庄村党支部书记余京亚告诉记者。此外,单庄村每年还对村里的“爱心楷模”“优秀村民”“爱村表率”进行表单,鼓励大家弘扬文明新风尚。

我市在大力夯实乡村硬件的同时,还实施文化工程,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弘扬正能量,健全乡村文明公约,普及文明知识,提升农村软环境。挖掘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文明,让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大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市建成103个乡级文化站、2217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始终坚持“口袋富”与“脑袋富”并重,全市1722个行政村建立了以“一约五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民主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老年和谐促进会、禁赌禁毒会)为主要形式的群众自治组织,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尚,“红白事,大锅菜,一顿能省一万块”成为广大群众的口头禅。

此外,我市还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市市级以上文明村达到87个;深入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借助重要传统节日传承家风文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内涵不断丰富;通过举办“村级春晚”、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倡树文明乡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重大工程,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力的长期工程。”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德学说,“我们相信,随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深入推进,我市还将谱写出更多山水田园相依、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篇章!”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