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利用水资源 修复水生态 改善水环境 治理水灾害

“四水同治”:水润莲城更宜居

摘要: 如今的许昌是一座每天都从水声中醒来的城市。居民拧开水龙头,甘洌的丹江水便会汩汩流出;河湖水系星罗棋布,清流碧波点缀市区;人工湿地净化了污水,水闸大坝拦蓄了山洪……这一切,均是许昌人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走水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积极践行“四水同治”所取得的成就。

碧波荡漾的鹤鸣湖 记者 吕正子 摄

核心提示

如今的许昌是一座每天都从水声中醒来的城市。居民拧开水龙头,甘洌的丹江水便会汩汩流出;河湖水系星罗棋布,清流碧波点缀市区;人工湿地净化了污水,水闸大坝拦蓄了山洪……这一切,均是许昌人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走水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积极践行“四水同治”所取得的成就。

“四水同治”是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进行统筹治理。实施“四水同治”,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是抢抓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机遇的有效抓手。4月4日,全省“四水同治”暨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会议在我市召开,我市的“四水同治”工作受到了参会人员的盛赞。那么,在利用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及治理水灾害四个方面,我市都做了哪些工作?未来,我市又将怎样继续实施“四水同治”?

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

4月4日清晨,在鄢陵县城以西,南水北调鄢陵供水工程配套供水厂的水池内充满了清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盈盈碧波。南水北调鄢陵供水工程配套供水厂是南水北调鄢陵供水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从许昌分水口引出输水管道,向东延伸21.74公里抵达鄢陵,年供水能力为2000万立方米,可有效改善鄢陵县城居民的饮水质量,加快推进该县城镇化进程。

与南水北调鄢陵供水工程配套供水厂相距不远的鹤鸣湖同样碧波荡漾。在鹤鸣湖西侧,有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上面写有“引黄济许泵站”六个大字。这便是引黄入长济许调蓄工程的起点。引黄入长济许调蓄工程从鹤鸣湖引水,向西北方向铺设管道,经鄢陵县、长葛市,将黄河水引入清潩河上游的长葛市增福湖,全长48公里,每年可引水2000万立方米,解决长葛市北部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环境用水短缺的问题;同时,可为许昌市区提供应急水源保障。

南水北调鄢陵供水工程与引黄入长济许调蓄工程,实现了我市辖区水资源的东西互补。而经颍汝总干渠从襄城县调来的北汝河水,一路“北上”,在我市北部进入中心城区河湖水系,并滚滚南流,实现了我市辖区水资源的南北互通。

“许昌的‘四水同治’工作推进快、效果好,而且站位高,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最好实践!”兰考县副县长闫玮认为,许昌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实际情况的水利工程,不搞大水域,只做盆景工程,既改善了环境,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水资源。作为水资源丰富的沿黄县城,兰考县将对许昌的先进经验多加学习。

事实上,我市不仅深挖水资源的利用率,还注重水资源的集约节约,把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贯穿于生活、工业、农业、城市水系建设等方面,深入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建设。

高水平管理,修复水生态

在鹤鸣湖西北40余公里的长葛市西北部,也有一个碧波荡漾的湖泊。它东面是增福镇区,南面不远处是长葛市3号公路(菜姚路),湖边新栽植了柳树等绿化树木,边坡也进行了护砌,湖中间还伫立着一座小岛。这便是增福湖。

增福湖是长葛市境内清潩河上的一座小型水库,近年来因清潩河断流干涸。为改变这一现状,水利部门将其作为引黄入长济许调蓄工程的终点,并对其进行了扩容。

目前,增福湖容量达到360万立方米,形成水体景观700亩,有力改善了这一区域的水生态。

“许昌的‘四水同治’工作非常成功!”滑县副县长丁杰说,无论是引黄入长济许调蓄工程,还是南水北调鄢陵供水工程,建设质量都很好,管理水平也非常高。这些工程有力地修复了许昌的水生态,建设思路、管理经验值得推广。

在我市,无论是利用水资源,还是修复水生态,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都是第一原则。我市在实施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时,利用河流的原有条件,因势利导进行互联互通,并将生态理念融入河道整治工作,提高了河道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的能力。

在实施水利工程的同时,我市大力开展水系绿化工作,建成3300亩的中央公园、10万亩的生态“林海”和110公里的绿色长廊,有效发挥了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面源污染等作用。

此外,我市还强力推进自备井关闭工作。2015年7月以来,我市累计关闭自备井1180眼,压采地下水3200万立方米,是省定压采任务的2.3倍,使中心城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回升3.1米。

改善水环境,群众亦参与

在建安区清潩河滹沱闸以北,东岸河堤外侧有数十个规整的方形池塘。它们被混凝土挡墙分隔开,里面都种植着水生植物。时下已是春季,这些植物或抽出嫩芽,或长出绿叶。这里便是三达水务人工湿地。

三达水务人工湿地是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项目,每天能处理3万吨污水。该湿地每年可为清潩河补充大约1000万立方米清洁中水,有效补充清潩河的生态基流。

事实上,三达水务人工湿地只是我市为改善水环境建设的众多人工湿地中的一个。仅在清潩河沿岸,我市就新建了7个人工湿地,总面积达650亩。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一方面,淘汰、调整重污染企业,先后淘汰造纸生产线61条,调整制革企业60余家;另一方面,实施管网改造、雨污分流、排污口截流,累计截流排污口600余个,新建雨污管网70余公里,使市区污水处理率在97%以上。

在三达水务人工湿地以南、魏都区境内的清潩河樱花园中,一群学生正在春游。学生们很自觉地保持环境卫生,离去时把身边的垃圾带走,成了春日里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线。

“许昌的‘四水同治’工作是成体系的!”鹿邑县政府工作人员曹梅芝说,这个体系不仅包括水利部门为治水付出的努力,还包括普通市民的惜水、爱水之情。

许昌治水、兴水的实践,始终贯穿“求实为民”的执政情怀,把老百姓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用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形成了万众一心治水、兴水的生动局面。

治理水灾害,思路超前

在增福湖以南、3号公路南侧,长葛市清潩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在实施:河道两侧,原先的树林已被清理,栽种了树苗;河堤上,道路得到了修整,宽阔而平坦;河道内,河坡得到了整治,临近河床的部位还安装了格宾石笼。

该工程是集调水、蓄水、补源、灌溉、治污、生态修复、景观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完成后不仅能有效改善长葛市的生态环境,还能提高清潩河的行洪能力,对防治水灾害颇为有益。

清潩河是许昌人的母亲河,对清潩河的改造历程就是许昌人认识河流、利用河流的历史。

近年来,我市完成146.8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对47座水库和16座三类病险水闸实施了除险加固,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建设,完成中心城区积水点整治32处,使全市防洪减灾体系更趋完善,防洪排涝、抗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兰考县发改委工作人员马平认为,许昌的“四水同治”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治理水灾害的思路具有超前意识。

“今年,我市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又谋划了颍汝总干渠综合整治、中心城区再生水开发利用、东城区小洪河综合治理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水利项目!”市水利局规划计划科科长梁勇彬介绍,我市水利部门将对照“四水同治”十大重点任务,拉高标杆、加压奋进,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制定更有效的办法,进一步强化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系统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灾害科学防治,积极争创省级综合治水示范城市,不断巩固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