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鸠山镇闵庄村:煤山变金山 结出幸福果

摘要: 5月24日上午,在禹州市鸠山镇闵庄村第五届杏果采摘旅游文化节开幕式现场,十几名种杏能手被评为“杏王”。 61岁的“杏王”李国定接过奖杯,笑容在他古铜色的脸上一直抹不掉。

闵庄村第五届杏果采摘旅游文化节期间,游客展示摘到的杏。 李嘉 摄

“李国定,杏王!”

“呀嘿,老了老了,当了杏王!”

“可不是,咱村,不都沾了杏的光了!”

5月24日上午,在禹州市鸠山镇闵庄村第五届杏果采摘旅游文化节开幕式现场,十几名种杏能手被评为“杏王”。 61岁的“杏王”李国定接过奖杯,笑容在他古铜色的脸上一直抹不掉。

“我的杏园就在杏山南坡的山腰上。”典礼结束后,在李国定的带领下,记者沿着一条从杏林穿过的小道,向他家的杏园走去。

禹州市西部绵延50公里的箕山山脉中,有一个名叫五龙沟的小盆地,闵庄村就坐落在这里。闵庄村的北面有座不大的山丘,是为闵庄北山。因该山南坡遍植杏树,又被闵庄人称为杏山。

去往杏山的小路两边,均是约3米高的杏树,茂密的枝叶间,黄澄澄的杏压满了枝头,招人喜爱。慕名而来的游客挎着篮子,穿梭于杏树之间,采摘果实。

来到李国定的杏园,举目四望,让人心旷神怡:近处,是青翠的杏树以及挂在枝头的杏果;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郁郁葱葱;山下,闵庄村屋舍俨然,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流连于各个杏园。


“你们看现在的闵庄多漂亮,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李国定介绍,闵庄村地处偏僻山区,土地贫瘠,但煤炭、铝矾土资源丰富。村民们靠山吃山,20世纪七八十年代,闵庄村开始有煤矿出现,后来鼎盛时,闵庄村的煤矿多达13家。村民们也在矿上打工。他们给大车装煤炭,收集散煤,每个月随便在矿上做几天工,就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李国定于1985年退伍,回到家乡后也是在煤矿上打工赚钱。

李国定记得,那时,天总是灰色的,山涧的泉水不仅断流,而且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南山的村舍还发生了墙体开裂的现象,不少人因此搬离了祖宅。再后来,山上的煤矿关停,村民们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只好背井离乡、外出务工。

闵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建恩回忆,改变出现在2000年。闵庄村“两委”决心转型。闵庄村以前就曾种植过杏树,有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因此杏树种植就被作为“村策”确定了下来。

那年,李国定承包了30多亩荒坡地,树苗由当时的老支书免费提供。尽管如此,他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山坡的地是荒地,长满了杂草,到处是乱石,地面也不平整,树苗只能在石头缝里生长。李国定不等不靠,依靠着自己的双手清除杂草石块,并垒砌了土堰,平整了地坪。就这样,他亲手种下的一棵棵杏树苗逐渐长大,终于在2005年挂果。

“那年雨水特别充足,山坡的光照时间也长,成熟的杏果又大又甜。”李国定说,周边村子不少人都跑来买他的杏。那年他靠卖杏赚了几千元。和他一起种杏树的闵庄人都在那时尝到了甜头。从那以后,闵庄村村民在废弃的矿井、贫瘠地、山坡上种植果树,逐步改变了过去村庄黑水横流,到处脏、乱、差的面貌,小山村又重新焕发生机。至2013年,闵庄村已有1/3的人家从事杏树种植。

有了产业,但缺乏销路,果子成熟时不少杏直接烂在了地里,让人颇为心疼。为了打出闵庄杏的品牌,彻底解决杏果的销路问题,杨建恩和班子成员一商量,决定举办采摘节,以旅游业带动种植业的发展。在上级部门支持下,“禹州市鸠山镇(闵庄)首届杏果采摘节”于2015年成功举办。半个月的时间内,满山坡的杏果被游客抢购一空,来晚的游客只好悻悻而归。节会带动产业发展,截至目前,闵庄村杏树种植面积已达1800余亩,进入盛果期的果树面积已有1100余亩。

“我的果园现在已经扩大到40亩,一年的收益有4万元钱呢!”李国定骄傲地说,销量好了,大家的积极性也高了,现在村里种植果树的人家已经超过了一半。闵庄村还成立了合作社,定期请专家来村里传授种植技术。

“国定哥,咱们可不能因为眼前的成就沾沾自喜!虽然闵庄村初步完成了转型,有了果蔬种植业和观光旅游业,但是还不够强大!以后,咱们还得发展水果加工业,让咱们的杏产业链拉得更长,让咱们的乡亲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杨建恩说,闵庄人要用杏树,重塑闵庄村的绿水青山。


记者手记

打造绿水青山已成许昌人的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认识,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深入浅、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过程……‘只要金山银山,不管绿水青山’‘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而不自知,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将自己的经济利益建立在对他人环境的损害上,这是认识的第二阶段;真正认识到生态无边界,生态建设成为自觉行动,这是认识的第三阶段。”

曾几何时,小煤窑、小矿山遍布禹州西部山区。它们在为地方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闵庄村从原先的青山绿水变成秃山干河,就是那个年代乡村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只要金山银山,不管绿水青山”的现实注脚。

然而在看清了“环境不能承受之重”的现实后,闵庄人毅然走上产业转型之路。关掉小煤矿,退耕还林,以林果业和观光旅游业为发展支柱,让青山重回,闵庄人的腰包重新鼓了起来。这又是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许昌乡村发展的写照,也是“生态建设成为自觉行动”的真实注脚。

事实上,在许昌大地上,“生态建设成为自觉”的实例比比皆是。在许昌市区,82公里的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让许昌成了从水声中“醒来”的城市;在鄢陵县,全域花海擦亮了北方花木之都的品牌;长葛市的再生能源基地,禹州市和襄城县的农村生态游,都是许昌人保护生态、利用生态、发展生态的力证。可以说,打造绿水青山已经成了许昌人的自觉。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