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网 > 县区 > 禹州市 >正文

山村新颜——“中国传统村落”禹州市鸠山镇天垌村掠影

2019-07-19 10:48:56 来源: 许昌网 作者:

我要分享:

摘要:

记者在千年古树下采访天垌村党支部书记(右)          吕超峰 摄

天垌秋韵(2018年秋)王增阳 摄

村中生活          安洪欣 摄

汪家大院          安洪欣 摄

山村新颜          安洪欣 摄



记者 王增阳

盛夏时节走进禹州市鸠山镇天垌村,还看不到漫山遍野的红叶。沿着蜿蜒的水泥道路逐渐进入山谷,雨后寂静的山村有了另一番别样的风味,薄雾渐生,宛如梦境。

这个近年来在“媒体人”和摄影家的不断宣传下,以漫山遍野的红叶而声名鹊起的小山村,不断被人发现更多的美。山村、老宅、古树、石屋,还有朴实的人,帮助这个深藏山中的村庄顺利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天垌村位于禹州西部,西与汝州接壤,南与郏县相邻,地处山区,为伏牛山系余脉。天垌村有1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面积近6平方公里。村内有高山,形似磨盘,名曰“磨盘山”;崖高有洞,洞接有天,名曰“天垌”。岭有四道,夹连三沟,沟岭之间,有溪蜿蜒,村落依山而建,村民傍山而居。

明末清初,王氏、郝氏、李氏祖先从山西避难于此,开荒种田,开挖窑洞。天垌村地处偏远山区,村民多依山傍水而居,建筑多错落在三条自然形成的河道两侧,呈带状分布,整个村落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

村落传统建筑材料以本地烧制的青砖、石材、夯土、木材为主。村内建筑格局多样,整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在建筑特点上,综合了北方四合院的建筑风格,色调古朴,庄重大气;在结构上,以青砖灰瓦、石砌墙体、靠山窑洞为主。其中院落正房多为窑洞建筑,这种建筑类型优点众多,取之自然,融于自然,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表现。村中建筑呈现出依山傍水的布局特点,有汪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及张家老宅等多处古建筑群,多为清代及民国时期而建,皆是依山建筑,凿洞为居,以山石加固,伐巨木为梁。窑洞与石屋依地势而分布,错落勾连,山石为基,锤碎钎凿,以页岩垒筑,房牢墙固。

汪家大院位于天垌村东北部,为山东威海籍武人汪运昌所建。庭院两旁苍榆相拥,背靠青山,前观山川。主人汪运昌,精通武艺,崇尚武学。据传,乾隆年间,他受人迫害逃至鸠山,修建了汪家大院,惩恶扬善,保一方平安,为后人所赞。汪家大院旅游开发项目被定为禹州西部神垕鸠山旅游开发建设战区的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之一,并引入社会资金对汪家大院的古建筑和古树进行修复保护。汪家大院按照“修旧如旧、保留特色”的规划设计,依托当地丰富的古民居、古树群资源,着力打造集体验、休闲、科普为一体的旅游品牌目的地。

王家大院位于天垌村王家门自然村,始建于清代,为传统四合院,院落格局保存完整,至今有王氏后人居住。天垌村窑洞民居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郝家门自然村。村内分布有十几孔窑洞,保存较好,但院落厢房保存欠佳。窑洞修建于清代,为传统的窑院结合院落模式。

天垌村有千年古槐数10棵、千年以上橿树20棵,还有众多500年以上的花榆树、皂角树、栗树、流苏树等。天垌村是观赏红叶的绝佳去处,红叶面积大、原生态、易接近。每至秋天,山上的黄栌树、红枫树的叶子一夜变红,密密匝匝,层林尽染,令游人流连忘返。

在天垌村李家大院附近,天垌村党支部书记郝占涛正在查看一棵千年古树。他告诉记者,李家大院的修复工作已经启动,在不久的将来,这一保留有古朴风貌的古民居群落,又会迎来新的生机。“天垌村虽然处于山中,但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近两年,天垌村红叶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在漫山红遍的秋天,来自省内外的游客纷纷前来观赏红叶,住农家院、吃家常菜。但即使是树叶没有红的其他季节,天垌村的风景同样非常的美丽。外地的朋友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到天垌来,到鸠山来,欣赏美景,放松心情。”郝占涛说。

依托深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在政府的支持下,天垌村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责任编辑: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