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扒村:做活“瓷上水墨” 做实“水墨之都”

摘要: 7月15日10时许,入伏的天气溽热难挨,知了叫得撕心裂肺。 但在禹州市浅井镇扒村席家窑坊宋军乾工作室,静得能听见心跳。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扒村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宋军乾,正专心致志地为作品《贵妃枕》上的“贵妃”描画“头发”。

扒村村委会主任白跃轩在文化墙前介绍扒村获得的荣誉。 孙学涛 摄

7月15日10时许,入伏的天气溽热难挨,知了叫得撕心裂肺。

但在禹州市浅井镇扒村席家窑坊宋军乾工作室,静得能听见心跳。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扒村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宋军乾,正专心致志地为作品《贵妃枕》上的“贵妃”描画“头发”。

“扒村瓷的装饰技艺有绘画、划花两种。它以白底黑花为主,烧好了,就是一幅水墨画!”宋军乾一边说,一边起身抱起《贵妃枕》,放进盛满釉料的大缸里,“恢复扒村瓷,我们这几年一直在使劲儿。”

恢复扒村瓷昔日的荣耀,38岁的扒村党委书记席亚飞心里更是攒着一股劲儿:围绕扒村瓷,要做一篇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位于扒村东部窑址路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扒村窑址”上,一块石碑镌刻了扒村瓷的辉煌过往:窑址分布在扒村河两岸,文化层厚度在3.5米以上,分布面积达170.08万平方米。扒村古称东张镇。据《禹县志》及元代张克己伯灵翁庙碑文所载窑户“几有万室”。遗憾的是,该窑址毁于公元1232年。

如今的扒村,“镇”的风采依稀可辨。彭花公路穿村而过,路两旁,两层的商铺鳞次栉比,菜市场、电动车专卖店、美容美发店、烩面馆等一应俱全。扒村现有12个自然村1251户4305人,其中党员102名,于2016年被批准成立党委。

扒村,镇的风采尚在,但瓷的光彩已然暗淡。

“说起扒村瓷,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大家可能并不清楚,俺村现在仅有三四家烧扒村瓷的窑坊。”席亚飞说,“扒村瓷做活了,‘水墨之都’才能做大。围绕扒村瓷做文章,把‘水墨之都’做实,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牛鼻子’。”

那么,怎样围绕扒村瓷做文章?

“首先得按照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搞好人居环境。”在扒村临近彭花公路的一处高坡上,扒村村委会主任白跃轩指着北边一个山头说,以前,那里有矿,前两年,全部关停了。“不给儿孙留后路的事儿,不能再干了。”

矿山一关停,彭花公路上以前“百吨王”呼啸而过带起一路尘土的现象倏然不见。现在的彭花公路扒村段,不时有洒水车洒下一路湿意;路两旁,精心种植的冬青排列整齐,美观度大大提升。

“都知道扒村瓷被称为‘瓷上水墨’,给人的感觉是干净、疏朗、美丽,把俺村变美,让俺村变成‘水墨之都’,是我们近几年来一直努力的。”

在扒村村东口,白跃轩指着石雕牌坊后面具有传统元素的太阳能路灯说,这些路灯,既省电费,还美化村落,是他们精心挑选的。

在扒村的街角、河畔,一棵棵古树,一个个红石砌就的水塔以及红砖垒砌的烟囱,无不提示,它们,留下了一代又一代扒村人的青春记忆。如今激情退却,虽默然矗立,但皆已成景。

在扒村村内,一抬头,便是一处处标有“席家老宅”“边家老宅”等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古民居;一转身,则是一处处标有“扒村窑”的古窑址。而在古民居和古窑址之间,一座座五美庭院穿插其中,古今错落的雅致感自然流淌。“依托古村落、古民居,我们将打造生态游、乡村游,让人们在这里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席亚飞说着,从西寨门出来,沿大路一直向北,则进入“扒村古玩市场”,“这是我们围绕‘扒村瓷’打造的一个产业平台。每周六、周日开市,人多,热闹。每逢周末,大家可以过来淘宝!”

在距离“扒村瓷”古窑址不远处,一座灰瓦、白墙风格的二层小筑赫然跳入眼帘。席亚飞说,这是他们围绕“瓷上水墨”建起的另一处集体产业——“水墨瓷屋”。“它是一个集‘扒村瓷’制作体验、餐饮、休闲、住宿于一体的项目。”

扒村村头的“东源广场”,水墨风格的小品上镌刻的“幸福”字样,既诉说了扒村的过往,又昭示了当下扒村百姓的希冀——做活“瓷上水墨”,做实“水墨之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传统村落、河南省特色旅游村、许昌市美丽乡村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