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屈岗社区:垃圾分类我先行 美丽乡村入画来

摘要: “妈妈,矿泉水瓶还有用吧?放这个桶吧。” “对!曦曦真棒,妈妈给你点赞!” 7月25日9时许,在鄢陵县大马镇屈岗社区,记者一行遇到带着女儿投放垃圾的居民吴小盈。

屈岗社区居民吴小盈带着女儿在垃圾分类点投放垃圾。 贾同岭 摄

“妈妈,矿泉水瓶还有用吧?放这个桶吧。”

“对!曦曦真棒,妈妈给你点赞!”

7月25日9时许,在鄢陵县大马镇屈岗社区,记者一行遇到带着女儿投放垃圾的居民吴小盈。

在距离她家不足50米的街角,原木搭建的遮雨棚下,四个垃圾桶一字排开,分别写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字样。

“闺女还不识字,但已经记清了垃圾桶上的标志。”吴小盈说,他们社区今年4月开始实施垃圾分类试点,她和孩子的爸爸不断教孩子垃圾分类知识,让孩子树立垃圾分类意识。

“年轻人接受得快,老年人接受得慢!”屈岗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春生说,“我们先发动年轻人,逐步烘托气氛,逐渐推广。”

垃圾分类,在大城市推广尚需过程,在乡村实施,更需现实基础。屈岗社区是鄢陵县唯一的垃圾分类试点村,之所以成为“唯一”,还得从头说起。

屈岗社区位于“花木名镇”、许昌市卫生乡镇、许昌市文明村镇大马镇西7公里处,有251户1013口人,2054亩耕地。20世纪90年代初,屈岗社区开始种植花卉苗木,1997年起将耕地全部种植花卉苗木。

“现在,我们社区种植有栾树、红玉兰、国槐、白蜡、紫薇等经济效益高的苗木。”陈春生说,屈岗社区走出的90多名花木经纪人,将他们的花卉苗木销往全国各地,一年的销售额不低于2000万元。

村民的腰包鼓了,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了。

“我们把别人的家园装扮得漂漂亮亮,我们自己的家园也要装扮!”陈春生回忆,从2000年开始,屈岗社区开始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改电、修路,房前屋后种植花卉苗木。

到了2014年,屈岗社区成了“五村共建”示范村。2018年,他们又实施“三荒一地”治理,将荒园打造成游园、将荒宅打造成果园、将荒坑打造成菜园、将茔地打造成林地。同时,他们特别注意做到“三保留”,保留老树、老物、老房,留住大家的乡愁。

2018年,鄢陵县交通运输局开始在社区东建设“四好公路”,在公路旁边垒花坛。“村里垒上花坛,岂不更美?”说干就干,村里党员干部、热心居民纷纷挽起袖子,出钱出力,把花坛“搬”进了村里。年逾九旬的村民魏老太太,拿起铁锹前来帮忙,在社区传为美谈。

如今,走进屈岗社区,鲜艳的党建宣传牌、徽派的社区牌坊、花香四溢的游园、健身设施俱全的休闲广场、成片的各式园林相映成趣。人在景中,景在画中,屈岗社区,被评为鄢陵县党建示范村、许昌市生态文明村。在2019年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一次双月观摩评比情况通报中,屈岗社区获得村庄环境整治观摩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们选择屈岗社区作为垃圾分类试点,看中的是这个社区人居环境搞得好,居民文明意识强。”鄢陵县森源智慧环卫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云亮说,他们所在的总公司搞的全市唯一的乡村垃圾分类试点,即为屈岗社区。

为了搞好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他们和屈岗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在屈岗社区每家每户门前放置简易垃圾分类箱,在街头巷尾设置垃圾分类点,在社区西侧建设垃圾分类站。每天,工作人员将收集上来的垃圾进行检查、再分类,然后进行转运。

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引导是关键。为此,社区工作人员到各家各户进行上门宣传,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在社区转运站的展板上,清楚地标出垃圾的分类:塑料水瓶、废旧金属、纸箱/报刊、废旧衣物、易拉铝罐属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塑料包装、果皮果壳、灰土杂物属不可回收垃圾。积分兑换情况为:“废旧衣物,1公斤可得2个积分;混合垃圾,1公斤可得8个积分……40个积分,可兑换一袋盐,也可兑换一袋洗衣粉,或者兑换一袋洗洁精,抑或兑换一条毛巾。”

“试点3个多月了,成效明显。”董云亮说,“小习惯,大环保。垃圾分类搞好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儿!”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陈春生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不断改进、完善,让社区居民过上更美好的时尚生活。”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