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莲城盛开双拥花

——我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综述

摘要:

在这里,人民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

在这里,官兵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

在这里,处处洋溢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5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连续7次荣获“河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近日,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委托,市政府副秘书长郑铁夫率队赶赴镇江慰问许昌连全体官兵,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致以崇高敬意。图为许昌连官兵在阅读《许昌日报》《许昌晨报》。 穆党刚 摄


当前,我市吹响了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号角,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谱写着一首首“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壮丽诗篇。

发挥优势 双拥工作坚强有力

日前,我市组成的慰问团远赴广东湛江,看望慰问许昌舰官兵,为驻守海防的官兵们送去许昌人民的浓浓关爱。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和各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贯彻党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商讨研究,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军地配合、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

我市制订下发了《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方案》,对照全国双拥模范城考核标准,把创建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到部门和单位,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营造出单位积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每年7月10日至8月10日,我市都集中开展双拥宣传月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对双拥活动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报道,使双拥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市坚持每年都组织县(市、区)委书记开展关心支持国防建设专题述职,进一步增强一把手抓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同时,坚持做到“四个纳入、三个结合”,努力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相统一。

每年春节前夕,我市都组织召开党政军座谈会,畅叙军民鱼水深情,共商双拥共建大计,深入了解并解决驻军实际困难。

正是我市各级各部门发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真正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义务爱军、拥军、帮军、扶军,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上级一系列加强国防建设、支持双拥共建的方针、政策、措施,努力让广大驻许部队官兵安心服役,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彰显特色 见证军民鱼水情深

长期以来,驻许部队官兵以“热爱许昌、建设许昌、宣传许昌、增辉许昌”为己任,在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任务的同时,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2016年以来,驻许部队出动1万多人次,积极参加植树造林、道路整治等建设项目,与我市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结成共建单位,完成近2万名学生的军训任务。

驻许部队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30多万元,帮扶19个村85户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项目4个,助力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许昌军分区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帮助26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我市在服务部队建设上用真心、下真劲、见真效,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军政军民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支持,亲如一家、和谐融洽的关系已经形成。

实施家属就业工程。我市探索建立“政策+协调”的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新模式。去年,全市先后举办两场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提供7000多个岗位,81名随军家属参加招聘会,10多名当场达成就业意向。对不能就业的随军家属,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补助标准由最初的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2018年的860元。

实施住房安置工程。我市在东城区开发建设“长城家园”住宅小区,为驻许部队解决住房1000余套,满足了当前驻许官兵的住房需求。

实施困难救助工程。我市连续6年举行爱国拥军固长城专项救助活动,市财政每年拨付30万元资金,对驻许部队100名困难官兵进行救助。同时,我市实施子女入学工程,2017年以来,共安排驻许部队官兵130多名子女入学、入托。

另外,我市在驻许某部营区外设立“维护军人军属权益社会法庭”以来,累计受理各种纠纷276起,调解解决纠纷243起;接待来电来访790余人次,为军人军属挽回经济损失76万余元。

这一系列措施,都是我市有力支援驻地部队全面建设的具体体现,让人民子弟兵真正感受到驻地人民的温暖和关怀。

深度融合 谱写双拥崭新篇章

“忠魂归来”“英烈长存”“为国尽忠”“英雄,一路走好”……一条条黑底白字的条幅不时闪过。

2016年7月20日,当得知赴南苏丹维和牺牲战士的灵柩将运抵许昌驻地的消息后,我市20余万市民自发列队,夹道迎接维和英雄李磊、杨树朋“回家”,将许昌人民的拥军热情推到了高潮。

这是我市双拥工作最出彩的亮点之一。近年来,我市继续坚持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创建活动新载体,双拥工作取得新突破。

在魏都区的80多个社区中,有一个杨根思双拥社区。该社区以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名字命名,服务的对象是驻许某部的官兵,也是我省首个专为部队服务的基层社区。

作为杨根思双拥社区的党支部书记,李彩伦对部队里的战士有着很深的感情。李彩伦说,许昌是一座拥有双拥光荣传统的城市,从她到社区的第一天开始,她的称呼就变成了“嫂子”。无论年龄大小,战士们的这一声“嫂子”让她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意识到责任的重大。

杨根思双拥社区的建立,是我市为驻许部队官兵提供更加周到、贴心、温情服务的一个缩影。该社区以“部队有需要、工作有作为、军地有影响”为思路进行建设,设立有“一厅四站一基地”,从柴米油盐酱醋,到衣食住行教医法,事无巨细,免费为官兵服务,已成为许昌双拥工作的一个响亮品牌。

两年来,该社区已为军人军属收发快递16万件,开展家政服务580次,安排就业就学68人次,实施法律援助42次,交纳电费、燃气费、电话费7000多次,实现了服务到营门、办事不出院、有难马上解。

我市还探索制定了中小学国防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培训、制度保障、督查考评等4个体系,将中小学国防教育纳入双拥模范城考核、纳入市人大督查检查范围、纳入学校工作绩效考评课目、纳入教职员工职称评定要素、纳入学生基础课目考试,有力推动了青少年国防教育长效常态、落地落实。

许昌军分区邀请来自国防大学、陆军工程大学、陆军指挥学院、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和地方大学的22名专家教授,成立了6个专家编写小组,历时17个月完成14册共212万字的国防教育系列课本编写。

2018年10月12日至14日,我市首个“军营开放日”正式对民众开放,包括驻地党政军领导、院校学生、驻许部队官兵家属和人民群众等在内的26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在杨根思部队“零距离”体验军营生活。大家通过观看训练课目演示,体验武器装备,参观连队营房、杨根思双拥社区、旅史馆等,增强了市民对军事知识和部队的了解,提高了市民关注军营和国防的热情。

我市先后涌现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赵趁妮和吴新芬、“小车不倒只管推”的优秀退伍军人杨水才、三十年如一日为官兵服务的“老妈妈拥军服务队”等一大批双拥先进个人和集体,奏响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2017年7月20日,我市选树的拥军典型吴新芬被表彰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在她和一大批先进典型的带领下,全市形成了人人学先进、人人爱双拥的工作热潮。

2019年1月17日晚,福建省福州市东部战区海军某基地礼堂召开的“最美军嫂”表彰大会上,禹州军嫂陈晓丽经单位推荐、官兵投票等程序,从近千名军嫂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最美军嫂”。

民拥军情深似海。在双拥创建的征途上,我市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政治责任感推进双拥工作,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关系,奋力谱写新时期军民一家亲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