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魏井村海拔600多米,是禹州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也是中国传统古村落,村子依山傍水,古韵悠然。
图为8月8日航拍的禹州市鸠山镇魏井村的大牡丹坪自然村。
8月8日,记者前往禹州市鸠山镇魏井村采访。出发时天空还乌云密布,到了鸠山镇天气转晴,空气清新。
魏井村海拔600多米,是禹州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也是中国传统古村落,村子依山傍水,古韵悠然。从鸠山镇政府西行3公里,车辆驶过蜿蜒的盘山公路,很快到了位于半山腰魏井村的村委会大院。
“中国传统村落”是什么样子?记者好奇地想尽早一睹芳容。在魏井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安的引导下,我们沿着山路行驶20多分钟,来到了大牡丹坪村。这是魏井村的7个自然村之一。“我们这7个自然村全部是传统村落,古民居保存得比较完整,这个大牡丹坪村有一定的代表性。”王建安向记者介绍。
放眼望去,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我们走进村子游览,耳边不时听见鸡鸣、狗吠、黄牛哞哞叫,举目所见几乎全是石房、石洞、石围墙,一派别致古朴的田园风光。
81岁的村民蔡天照曾是20世纪50年代的“老村长”。当天上午,他坐在青石台阶上正和村民热聊。看到记者上前,就大大方方地介绍起了村里的情况。
“俺魏井村位于鸠山镇西北部深山中,包括刘家门、大坪、魏寨等7个自然村。相传,明代时,为躲避战乱,魏氏一族迁居到这里,建家立业,垦荒耕织,开挖水井,逐渐形成村落,所以得名魏井。”蔡天照老人边抽烟边缓缓地说,“村里的建筑不少是明末清初留下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大多是砖石结构,用青石、红石垒砌,经久耐用,冬暖夏凉。村民保持着原生态的农耕生活,劳动方式还是传统的人耕牲驮,农户几乎家家都养有驴或骡。”
“2003年,俺村通上了电,随后又修了水泥路,改变了村子交通闭塞、与世隔绝的面貌。2014年村里用上了自来水,大伙儿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2岁的村民蔡占文接过话茬儿说,近几年村里开发旅游业,发展中药材种植、民宿,村里的经济状况明显改观。
闯王峡是王书记重点推介的地方,他说,游客来到魏井村,不但要看石头房子、老井和石磨,而且还要看美丽的野外风光。“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这里的山歌排对排,这里的山歌串对串。”车行驶在山道上,记者脑海里不禁想起了《山路十八弯》这首歌,感觉歌里唱的就像魏井村的闯王峡。
王建安告诉记者,这条通向闯王峡风景区的水泥路有9公里,历时4年才修建好,2010年正式通车。
在闯王峡风景区入口处,是一个游客接待中心,隶属于村集体企业“许昌万猴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山途中,巨石万钧,千层垒垛,石和尚、石眼睛、石猴子……种种象形石活灵活现,摘星楼、樊梨花庙等人文景观点缀其中。在峡谷间,近3000亩的杜仲林蔚为壮观,草木丛中,还有多种果树和野山菊。行走在景区内,不时看到前来观光的游客,悠闲地在游玩或拍照。
“近年来,村里依托独特的民俗、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创新旅游产品。2015年,村里成立了许昌万猴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重点打造了闯王峡风景区,使传统生产业态焕然一新。我们还借助天然资源优势,成立了中药保健茶炮制、传统粗布制作等传统文化机构家,形成了一条集创作—展览—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王建安说,随着魏井村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旅游接待量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了旅游带来的“红利”,旅游扶贫成效显著,并在此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多种旅游扶贫模式,如以禹州市星乐贝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公司+基地+农户”扶贫发展模式和以许昌万猴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公司+农户+农家乐”扶贫模式。统计显示,2018年,魏井村共接待来自许昌、郑州、洛阳、平顶山、周口、登封、汝州等地游客15.6余万人,销售野生“西山全虫——蝎子”400公斤,杜仲皮、药用牡丹、金银花、药用木瓜、山茱萸、以及槐花、菊花、柴鸡蛋等土特产供不应求,全村实现旅游销售收入450万元,安排劳动力200余人,带领9户20名贫困户脱贫,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统古村落,正在焕发出新的风采活力。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