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党建引领,马武发展正当时

摘要: 9月28日,记者来到长葛市南席镇马武村,看见村庄整洁、道路顺畅,一派和谐景象展现在眼前。

村民带着孩子在街上玩耍。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增瑞 摄

长葛市南席镇马武村的街道上花草气味芬芳。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增瑞 摄

9月28日,记者来到长葛市南席镇马武村,看见村庄整洁、道路顺畅,一派和谐景象展现在眼前。

该村党支部书记崔根正指着村头的一尊雕塑对记者说:“我们村的名字与汉代名将马武有关。他是刘秀的大将,曾在这里屯兵,把守村北双洎河的一个渡口,阻止王莽军对刘秀的追击。因此,村里有马武保刘秀的传说。”

“我们村没有姓马的人,村民多姓杨,是在明洪武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徙过来的。”今年76岁的退休教师杨占江说,康熙年间,村里曾出过举人杨笃生,任过湖南湘潭知县。

改革开放后,村“两委”对村庄进行了规划,几条主路笔直、宽阔,民房整齐划一,房前屋后种有核桃树、柿子树等果树。

“村里有这么好的环境,我们的老书记崔根正功不可没!”杨占江拍着崔根正的肩膀说,“老书记干了20多年,事事为大家着想,大家都很感激他。”

“党组织与群众让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党的重托、村民的期望。”崔根正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4年,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齐心协力,一心为民,将村子建设成为长葛市有名的文明村,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拥护和爱戴。

近年来,在党建方面,马武村通过“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利用“一编三定”工作法,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使党组织有了凝聚力、号召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得以体现。

2014年,马武村打响美丽乡村建设的“发令枪”后,在崔根正的带领下,村“两委”团结群众,一起硬化了村里6000多米长的道路,建成了文化大院。

“我们村的街道为啥这么干净?主要原因是党员认领岗位,与保洁员齐心协力。”崔根正说,他们村根据“一编三定”,在党员中设置了服务发展岗、文明建设岗、便民服务岗、流动党员岗、美丽乡村岗、矛盾调解岗,将党员全部编员进岗,让党员在乡村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017年,马武村被评为“许昌市党建200强村”。

“2016年春,我们筹措16万元资金,对村室和村委会大院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了村文体广场,为村民提供了优美的文体活动场所。”村委会主任杨三喜对记者说,“以前,我们村的文化、卫生条件都比较差,也没有开展文体活动的场地。”

为了提高全村百姓的文明素质,马武村开展了“文化走亲”活动。他们经常在文化大院进行演出,演身边的典型人和典型事,让群众自己有感悟,学习有榜样。

另外,马武村的群众还自发组织了一支秧歌队,村民谁家有喜事,秧歌队都会去热闹一番。

近年来,马武村还通过评选好公婆、好媳妇等活动,促进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精神文明建设蒸蒸日上。

“我们去年被评为许昌市文明村,今年将创建河南省文明村。”崔根正说。

在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下,马武村将群众组织起来,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推广“公司+农户”模式,结合村里的实际,发展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通过土地流转、要素入股、劳动力就业、产销对接等形式,最终实现群众人人有股份、家家能分红。

记者手记

干部有担当 村子发展好

站在马武村中间的一条小河旁,记者实在想不到这里曾经是一个大污水坑、垃圾池。经过干部群众的辛勤整治,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

一个村子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团结一心、素质过硬、敢于担当的领导班子,而且需要群众大力支持。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此才能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这方面,马武村做得非常好。

“文化修养和精神生活是提升村民文明素质的最重要因素。”长葛市南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许洁说,乡村文化振兴不仅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而且可以为开发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提供内生动力。

崔根正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余年来,为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在各方面都取得实效,赢得了村民的赞誉。这更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与无私奉献。

对马武村未来的发展,村“两委”已经描绘了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正逐步实施。如今,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崔根正,在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同时,不忘培养敢于干事创业的接班人,带领群众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