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提高领导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摘要: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担负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为进一步把握准“底线是什么”、搞清楚“忧患在哪里”、弄明白“风险怎么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3期策划聚焦“提高领导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邀请专家学者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分别进行探讨。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担负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为进一步把握准“底线是什么”、搞清楚“忧患在哪里”、弄明白“风险怎么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3期策划聚焦“提高领导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邀请专家学者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分别进行探讨。

党自身面临的风险是最致命的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最重要的任务。田哲撰写的《着力防范化解党自身面临的重大风险》一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清除了党内存在的严重隐患,成效是显著的。同时要清醒看到,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已经解决的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实践中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文中强调,防范化解党自身面临的风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尤其要着力防范脱离群众、根基动摇的风险,心存异念、祸起萧墙的风险,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的风险,不负责任、碌碌无为的风险,腐化堕落、异化变质的风险。

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视思想的力量、忽视意识形态的作用,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应对执政风险和考验研究”首席专家刘昀献撰文《筑牢应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坚固防线》指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虽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但情况仍非常复杂,相当严峻。我们必须主动应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紧抓意识形态工作重点领域,打好主战场主阵地的主动仗,筑牢应对意识形态风险的坚固防线,才能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面对发生深刻而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风险端倪,外贸、外资、金融、投资、就业等领域存在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侯永志等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强化防范经济风险的基础》一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点:一是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的风险;二是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三是房地产市场调整的相关经济和金融风险;四是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五是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低迷的风险;六是失业压力加大的风险。文中强调,防范化解此类风险,既需要短期措施应对经济领域各方面的潜在风险,又需要有长远眼光,尤其是需要通过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对各类经济风险进行系统性防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经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高的集中体现,也是系统性防范经济风险的必然要求。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孔祥涛在《科学推进新时代社会风险治理》一文中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从当前我国社会风险的现状和特征看,我国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社会风险总体可控。然而,当前国际国内风险因素日趋复杂,中国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呈现多维度风险交织、多领域风险叠加的趋势。其中,社会风险因素极易在经济、金融、科技、国际政治等方面风险因素作用下放大,并向政治等领域传导。科学推进新时代社会风险治理,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历史进程中始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风险治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增强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加强应对处置公共危机事件能力建设。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新技术、新产业加快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全球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科技领域的风险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需要我们高度警惕。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宝明在《高度警惕并有效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一文中指出,对于科技领域的风险,应认真分析和识别,紧紧抓住对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重大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其最终目标是把科技创新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支撑我国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和挑战不断涌现,国际形势中“黑天鹅”事件和“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贾秀东在《正确研判和防范化解外部环境重大风险》一文中从政治、经济、安全、社会及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的重大风险。他指出,深刻辨析中国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和挑战,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通盘谋划整体推进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及多边合作等对外工作,就能使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牢牢占据战略主动地位,既能为国家发展保驾护航,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应对风险,防患未然,要求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基层治理上上下下都要保持危机意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燕继荣教授在《提升防范政治风险的制度化水平》一文中指出,从治理的角度看,提升制度化水平是风险管控、危机应对的根本出路。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现代化增加了社会变化的不确定性,因而也增加了国家的风险性。政府适应社会需求并创造性地提供制度(法制)供给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政治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走向。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