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菌棒上“摘”贫困帽,新醋厂“酿”新希望

摘要:

“我凌晨3点多起床,带着社员到大棚里摘蘑菇,好早点儿给县里的超市、饭馆、蔬菜批发市场送货。”10月23日8时许,在鄢陵县南坞镇牛薛村皓飞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个大棚里,社员在55岁的村民金秀枝的带领下,在一个个菌棒上寻找并采摘成熟的平菇,忙得热火朝天。

金秀枝(右一)带领社员采摘平菇。

“五六个人摘了130多筐,共1000多斤。这还只是一个地方,邻近的柴庄村和孙老庄村也各有3个大棚需要摘。”金秀枝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招呼社员往小货车上搬蘑菇,准备到下一个地方继续劳作。

“前段时间收成更好,一个地方一天能产2000多斤,需要八九个人才能干完。一个人干一天80块,早饭、午饭都管。”金秀枝说,有了这些大棚,牛薛村村民,特别是不少贫困户也跟着沾光,纷纷加入该合作社挣钱。

“啸伟这个年轻人很不错,在外闯荡了几年,返乡带着我们一起种蘑菇致富。”68岁的社员李改成刚刚从大棚里干完活儿出来,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牛文现(左)向记者介绍醋厂的建设情况。图片均由许昌报业全媒体记者陈晨摄

和李改成一样,42岁的贫困户牛红跃也加入了该合作社。

“这个大棚虽然占地不到一亩,但就像个‘提款机’,一年四季都可以产蘑菇。除了年底可以分红外,我每天干活儿也有收入。不忙的时候,我还可以帮忙卖蘑菇,挣个零花钱不成问题。”每天都在大棚里忙活儿,牛红跃高兴得合不拢嘴,“活儿干得扎实,日子越来越好,今年年底我肯定能脱贫。”

李改成口中带领他们致富的年轻人,叫牛啸伟,今年32岁,是皓飞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之一。

“5月到7月种草菇,剩下的时间种平菇,一年一个大棚有六七万元的收益。”在一个大棚内,记者见到了同样忙了一头汗的牛啸伟。他告诉记者,该合作社所种的蘑菇品质好、价格公道,因此很受欢迎,鄢陵县的许多超市和蔬菜批发市场都争着要。

牛啸伟2009年从河南科技大学毕业,在数年的城市工作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电商销售经验。2018年,牛啸伟在牛薛村的动员下,返乡与其他4位村民一起创办了皓飞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

牛啸伟说,该合作社现有标准化食用菌种植大棚12个(9个在用),主要从事草菇、平菇、榆黄菇等食用菌的种植、加工、销售业务。目前,已有32户贫困户加入该合作社。这些贫困户除了可以务工取得收入外,还可以低价购进蘑菇,然后到集市上销售,预计户均年增加收入8000元至10000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合作社正在进一步探索食用菌盆景电商销售业务,以有效带动更多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我们还购买了一个全自动石磨,开办了农产品加工厂,加工当地特产黑麦面、小磨油等,并通过拼多多、阿里等电商平台进行售卖。”对于未来的发展,牛啸伟说,该合作社将以标准化食用菌种植大棚为基础,注册自有商标,并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方式,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一方面解决农村人口就业难题,另一方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南坞镇乃至鄢陵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和食用菌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除了啸伟这个合作社带动大家脱贫致富外,近两年,我们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牛薛村党支部书记牛文现向记者介绍,牛薛村位于鄢陵县东南部,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村容村貌差,交通不便,一条10多年前修的乡间公路早已满是坑洼。“一下雨别说走车了,人都走不了。”牛文现说,2016年,该村在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实现脱贫。2017年以来,该村陆续硬化了6000多米道路,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并将原来只有200平方米的小广场扩建成如今6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

“我们还投资110多万元,引进先进酿造技术,建设4000多平方米的大型醋厂。这是村里今年重要的扶贫项目。我们将继续拓宽相关销售渠道,并利用和开发电商资源,进行线下、线上交易。投入生产后,该项目将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牛文现说。

据悉,该村一座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卫生室和9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即将投用,以保障村民健康,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呼唤有为青年回乡建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离开城市,返乡创业。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他们看到了家乡巨大的发展潜力。

牛薛村村民牛啸伟便是一个鲜活的案例。他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农村,在大城市里积累了丰富的阅历,最终选择返乡创业,利用家乡良好的创业环境,种蘑菇、加工特色农产品,并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带领村民干得风生水起,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

乡村振兴要守住绿水青山,也要留住青年人才。农村集体经济要强、村容村貌要美、村民要富,离不开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的青年。他们的能力会在广袤的农村热土上得以施展,他们的素质会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继续提升。有了这样一群人,乡村振兴之路会愈发宽广,乡村会越来越美,村民的腰包会越来越鼓。

责任编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