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月23日清晨,市民驾车行驶在大雾弥漫的街道上。记者 牛书培 摄
本报讯 (记者 孙学涛 通讯员 扈文龙) 雾!雾!雾!市气象台12月22日零时40分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凌晨到上午,我市部分地区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局部地区能见度可能小于50米,请注意防范。”那么,雾天行车,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2月24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12月24日,雾减小了,但在清晨和夜晚,仍给市民带来不便。当日17时许,在建安大道与府西路交叉口附近,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机动勤务大队的民警正在执勤。
“为减小大雾天气对交通带来的影响,我们加强巡逻,提醒机动车驾驶员开启雾灯,保持车距,安全行驶。”该大队大队长董晓辉说,雾天给市民驾车出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事故。为防止事故发生,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提醒广大驾驶员注意4个事项。
“第一,正确用灯。”董晓辉说,雾天行车,驾驶员要遵守灯光使用规定,打开雾灯、示宽灯和近光灯,以提高能见度,看清车辆及行人动态,但不要使用远光灯。远光灯的光线被大雾折射后容易射入对向行驶车辆的驾驶员眼中,使其视物模糊,极易发生事故。
第二,勤按喇叭。雾天视线不好,勤按喇叭可以提醒行人和其他驾驶员,避免因能见度太低而发生交通事故。
“第三,低速行驶。这是最关键的。”董晓辉说,“十次事故九次快”,雾天发生的交通事故更是如此。大雾天气,即使在轻雾区也要降低行驶速度,加大行车间距。当能见度在50米至100米时,时速不能超过40公里,行车间距应保持在50米以上;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时速应控制在20公里以下;能见度在10米左右时,时速应控制在5公里以下。
“第四,清洁车窗。”董晓辉说,雾天驾车,前挡风玻璃很容易起雾。这个时候,驾驶员千万不要边擦雾边开车,除了在行驶中可以勤用雨刷刷去雾水外,还可以打开空调或稍微打开车窗,避免玻璃起雾。
“当遇到大雾、能见度极低的时候,建议驾驶员把车开到路边安全地带或停车场,待大雾散去或能见度较好时再继续前行。”董晓辉特别提醒,大雾形成时,气温低、湿度大,路面易形成薄霜,驾驶员要慢行,避免紧急制动。
相关新闻
大雾天气不宜进行户外锻炼
本报讯 (记者 张汉杰) 12月23日,虽然市区被大雾笼罩,但仍有不少市民坚持到户外锻炼身体。对此,医生提醒,雾天户外锻炼不利于身体健康。
“雾天在室外锻炼身体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魏铁垒说,雾天风力小,空气流动慢,空气中的各种病菌、悬浮物和化学物质比平时多,会刺激呼吸道。
因此,大雾天气,市民应减少在室外逗留的时间,外出时戴上口罩,同时口含一些润喉药物。
大雾天气不宜进行户外锻炼,因为运动会加速血液循环,人体更容易吸收雾里的各种病菌。雾天在室外锻炼身体不仅起不到增强体质的作用,而且会影响身体健康。每天10时前雾较大,习惯晨练的人应在雾消散后再锻炼身体。
魏铁垒说:“习惯锻炼的人在雾天可以选择一些室内运动,如打羽毛球、打乒乓球和进行力量训练等,同样可以取得不错的锻炼效果。”
责任编辑: 黄冠宇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