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一个不足2000人的小村庄,却走出了200多名大学生——

“秀才村”是怎样炼成的

摘要: 12月22日,正值冬至,建安区蒋李集镇张宋村的麦苗,早已绿遍了原野。

12月22日,正值冬至,建安区蒋李集镇张宋村的麦苗,早已绿遍了原野。

作为张宋村最具活力的地方,张宋村小学校园内书声琅琅、环境整洁,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喜人景象。图为该校的上课场景。 崔雨梦 摄

“数十年来,我们村里的人不比谁家房子盖得好,就看谁家出的大学生多。”在村部楼前,张宋村党支部书记张志茂指着新建的文化走廊,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个走廊里展示的是我们村的优秀学子代表,你看不仅有考上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的,还有在美国、新加坡等国留学的,可以说现在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

张宋村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小村庄,人口只有1962人,经济不算富裕,村民大多靠外出打工谋生。自从恢复高考以来,该村已走出了211名大学生,其中有12个博士、21个硕士,成为远近闻名的“秀才村”。

一个远离县城并不富裕的村庄,为什么如此“盛产”人才?

“附近村庄的村民谈起此事时,总是说俺村风水好。但是我们明白,那不是因为风水,而是因为我们村有重视教育的好传统。”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今年已81岁的退休教师张效仁介绍说,在新中国成立前,张宋村已有私塾教学,并且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文革”动荡时期,张宋村的教育事业从未间断。

“20世纪60年代,我们村开始有了小学。当时,群众有的出砖做地基,有的拿来自家的木材做檩条,有的把木桌捐出来当课桌……大家有力的出力、有物的捐物,不久就盖起了多间茅草房。”张效仁回忆说,为改善办学条件,在1990年和2005年,村民又进行了两次捐款,让张宋村小学完成了从茅草房到砖瓦房,再到教学楼的变迁,“‘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可以说早已熔铸在咱张宋人的血脉中。”

今年54岁的张根喜是一名普通村民,靠着走村入户卖香油,让他的3个孩子都顺利读完大学。“置家不如教子。”张根喜说,多年来,为了子女读书,他们夫妻俩很少添新衣,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却从未动摇过供孩子上学的决心,“可不能光看眼前,耽误孩子的前程。”

在张宋村,还流传着一个“考上北大却不上”的佳话。2018年,村里的女孩张霄考上北京大学,因为专业问题,毅然退学复读。今年,张霄又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大家都是农民,能有啥教育孩子的好经验?”张霄的爷爷张德胜表示,“只要孩子争气,我们就是再苦点,也不能拖了孩子的后腿。”

正是有了这些榜样的激励,如今张宋村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家里的兄长或姐姐考上大学后,弟妹们就紧紧追赶,会在随后考上大学。而这种追赶风气,也蔓延到邻里之间,谁家大学生多、谁家孩子毕业后工作好,成了村民最在乎的事情。

读书,改变了张宋村很多人的命运,激励着更多的后来者;读书,也为这个偏居一隅的小村庄带来了徐徐“文明新风”。

“好学风催生好家风,铸就好村风。”张志茂表示,“1998年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前村党支部书记连着四年换了四人,那时俺村也是全市一个出了名的‘问题村’。上任以后,考虑到村里没有其他发展资源,当时我们村‘两委’一致认为,多培养人才就是我们的使命。”

在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下,该村积极争取,保留了村里差点被撤销的小学;村里集体经济薄弱,无法对优秀学子进行物质奖励,但是每个学生考上大学,村“两委”一班人必定上门祝贺,让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全村蔚然成风。“这种村风形成后,我们村连续20多年都没有上访、信访事件,每年的‘好村民’‘好公婆’‘好媳妇’‘好邻居’评选,也成了我们村‘最幸福的烦恼’。”张志茂笑着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在张宋村,村里的70岁以上老人每月都有一次聚餐,而费用却是由村“两委”募捐而来的。张志茂说:“我们在微信群里打个招呼,现在事业有成的学子们都愿意积极反哺家乡。他们用知识、用学习、用勤奋走上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也为我们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激发村庄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尊重知识、崇尚“礼”“孝”,张宋村荣膺建安区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称号,该村党支部也被评为许昌市“四强”党支部。谈到未来发展,张志茂说:“下一步,我们就是要苦干实干,想方设法做大集体经济,让基层党组织更有力,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快马加鞭、奋力前行。”

责任编辑: 黄冠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