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迎财神、杀年猪,旅游过年、发微信红包……

【网络述年】永恒的年味 幸福的团圆

摘要: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每当这首耳熟能详的民谣再次唱响,每当大红的春联、年画如花般开放在家家户户,每当琳琅满目的年货摆满街头巷尾,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犹如一场美丽的约定,如约来到我们身边。

市民正在挑选春联和年画

选购鲜花成为春节新时尚

精美宫灯街头挂

选购年货的市民满载而归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每当这首耳熟能详的民谣再次唱响,每当大红的春联、年画如花般开放在家家户户,每当琳琅满目的年货摆满街头巷尾,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犹如一场美丽的约定,如约来到我们身边。

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是极为隆重的节日,也是值得期待的时刻,在每个人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这个传统节日,带着不一样的味道:团圆味、亲情味、热闹味、喜庆味。这浓浓的年味既是对过往的肯定,也是在欢声笑语中昭示着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个传统佳节,带着浓浓的人伦亲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汤圆、品尝色味俱佳的年夜饭,“把酒话桑麻”,憧憬着来年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

这个传统佳节,有着厚重的文化气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几千年来,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春节文化,赓续至今,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杀年猪、迎财神、熬夜守岁 传统年俗正在逐渐淡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之间,2020年春节如约而来:在商场,在集市,在路旁,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喜气洋洋的中国结,寓意吉祥的春联年画,采购年货的熙攘人流,涌动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喜庆年味。

“说实话,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年味是没有几十年前浓厚了。”1月22日,在市区解放路农贸市场忙着采购年货的68岁市民潘海民说,近年来,年味渐淡,这与社会快速发展和商品极大丰富大有关系。

潘海民回忆,在他小时候,关于年味的记忆,是从喝过腊八粥,准备办年货开始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百姓生活还是非常困难,平时都是吃红薯面做成的窝窝头,又黑又硬,不好下咽,只有到了春节才能吃上白面和玉米面做成的馒头。家底殷实的人家,还要蒸上几锅白面馍,用于农历大年初二走亲戚。那时候,父老乡亲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年货办得咋样了”。

“花卷馒头或是白面馍只有到了农历大年初一,大人才让小孩子吃。不像今天,人们买几个玉米面花卷吃,是因为白面馍吃腻了,想换换口味。”潘海民笑着说,那个年代,农村老百姓大都养猪,到了腊月就陆续开始杀年猪了。祭灶过后,每天都能听到猪的凄厉叫声。

潘海民介绍,杀年猪对于农村人而言,是一件十分隆重的事情,哪家要杀年猪了,左邻右舍都会前去帮忙。年猪杀完后,热心肠的主人会把猪尾巴、猪大肠、猪血等分给帮忙杀年猪的乡亲,为的是让生活贫穷的乡亲也能过一个好年。猪肉除了一家人包饺子、炸肉丸之外,还会分给在城里生活的亲友。在那个生活困难的年代,几斤猪肉虽然不值多少钱,但蕴含的血脉亲情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和潘海民一样对农村过年记忆犹新的,还有从小在鄢陵农村长大,如今在城里工作、生活的刘红。刘红告诉记者,她从小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淘汰下来的半旧衣服,补丁摞着补丁,只有到了春节,父母才会从集会上扯几尺布,请村里的老裁缝帮忙做几件新衣裳。

“1993年,我到镇上的中学读书,到了冬天,穿的还是母亲缝制的黑布棉袄,又厚又重,惹得不少同学笑话。虽然生活条件不好,但是我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尽管已经过去20多年,刘红依然难忘当时的情景。

蒸年馍也给刘红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或二十六,她的母亲就用“老面头”发面蒸年馍,往往是发上四五盆面。由于天冷,面盆四周要围上厚厚的柴草,上面再盖几条棉被。“先蒸粉条豆腐包子,再蒸红薯豆馍、枣馍。枣馍是用来祭祀祖先、串亲戚用的,过完元宵节才能吃。然而,往往是没到元宵节,枣馍上的红枣都被偷吃光了。”刘红回忆说。

在刘红的记忆中,除夕夜,母亲总会拿着一根木棍横放在大门口,寓意挡住家里的财宝不流到大街上。农历大年初一子夜时分,还要迎接财神,接住财神后,必须赶在天亮之前,把财神爷的画像恭恭敬敬贴在屋内墙上,寓意新的一年财运不断、好运连连。

农村过年最为重要的是熬夜守岁。除夕晚上不能睡觉,一家人坐在火炉旁边嗑瓜子、拉家常、看春晚,等待着新年钟声敲响,然后抢着放鞭炮。“那时候,社会上还没出现印刷精美的春联,都是村里的几个文化人手写的。”刘红说,祭灶过后,乡亲们都会拿上红纸、笔墨,请人书写春联。

刘红告诉记者,农历大年初一这天,母亲经常嘱咐她,早上不能乱说话,也不能洗头、洗衣,不能动剪子。煮熟的第一碗饺子要敬给灶王爷和列祖列宗,还要端给健在的父母。然后,一家人才开始吃饺子,还要吃些大蒜、粉条,寓意来年顺顺溜溜、平平安安。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传统年俗正在渐行渐远,缺少了过年的仪式感,这也是年味渐淡的原因之一吧!”刘红说。

逛花市、发微信红包、旅游过年 过年新习俗颇受年轻人青睐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采购年货的人们、归心似箭的游子都步履匆匆走在回家的路上,人人喜气洋洋,个个满面春风。

清幽淡雅的水仙,暗香浮动的蜡梅,娇艳动人的百合,红红火火的郁金香……在市区延安路一家花卉市场,前来选购鲜花的市民来来往往,十分热闹。正在选购鲜花的市民毛敏告诉记者,当天一大早,她就从家里赶来买花,就是相中了这里的花卉品种多样,价格适中。“马上就过年了,打算选购一些花卉、盆景装扮新家。”毛敏说。经过一番认真挑选和讨价还价,毛敏选购了蝴蝶兰、百合、水仙等花卉,还特意为今年将参加高考的儿子买了一盆红掌,希望孩子金榜题名、红运当头。

“春节临近,花卉、盆景价格并没有过多上涨,感觉和平时价格相差不多,挺实惠的。”毛敏一边往车上搬运花卉,一边高兴地说。

在花卉市场从事花卉、盆景销售多年的李文涛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百姓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过年购买鲜花的市民逐渐增多。一般来说,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这段时间,是花卉市场的销售旺季,买鲜花的人多,逛花市、闻花香的市民更多,“80后”“90后”是主力军。

“考虑到购买鲜花过年的顾客主要以年轻人为主,我们前期备货充足,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亲民’,100元上下的大众花卉更受大家欢迎。”李文涛说,春节期间,商户每天都营业,除夕当天营业到15时,农历大年初一到初三营业时间为10时至17时,农历大年初四后正常营业,市民可随时前往挑选购买花卉、盆景。

除了逛花市、购买鲜花过年之外,微信拜年、发微信红包也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过年新习俗,已经成为年轻人向亲朋好友表达情意、为晚辈发放压岁钱的主要方式。

在市区某单位工作的杨秀毓是“80后”,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在她的童年记忆中,到了除夕那天,穿上期盼已久的新衣服,父母总会在她的衣兜里塞上崭新的五角或是一元钱。“过年了,兜里不能空着。”杨秀毓说。

“如果是春节收到了100多元压岁钱,就会非常开心,把压岁钱放在枕头下面,高兴得都睡不着觉。”杨秀毓回忆说,由于家里兄弟姊妹多,有时候母亲还会把压岁钱要回去,买些米、面等生活用品。更多时候,母亲则是临时保管压岁钱,待到过完年开学,买些铅笔、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如今,已为人母的杨秀毓还会向过去一样,为自己的晚辈们发放压岁钱,不过,已经不是几元几角地发了,出手就是几张“红票子”,或者通过微信直接发给他们。“现在的孩子,吃穿不愁,都没有我们过去那种拿到压岁钱的兴奋劲,感到很平常。”杨秀毓说。

“2020年春节马上到了,我特意用微信给母亲转了6666元,感谢母亲几十年的养育之恩,祝愿她老人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康健、万事顺利!”杨秀毓深情地说。

对于即将到来的庚子鼠年春节,在市区某公司工作的“90后”杞小朋十分期待。和2019年春节一样,今年春节,他将和父母、妻儿一起开车到海南旅游,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过一个有意义、有内涵的春节。

“到外地旅游过年,不仅可以领略沿途风情,感受民风民俗,还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感觉挺好的。”杞小朋兴奋地说。

过年旧俗繁多,娱乐方式丰富 家庭团圆、亲情回归是永恒主题

花甲之年的赵俊峰是鄢陵县文联原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研究,著作颇丰。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经济繁荣,物质丰富,节奏加快,过年时的娱乐、饮食等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再加上拜年形式、走亲访友方式、娱乐内容等与几十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近年来人们感到年味变淡的原因之一。

赵俊峰介绍,严格来说,春节就是农历正月初一这天,又叫农历年、新年、大年,老百姓俗称年下。但是,在几千年的传统习俗中,一进入腊月,人们就慌着过年。“腊八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破毡帽。”诸如此类的民谣,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所以就有“进了腊月就是年”的说法。

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人们往往将其看作是新的一年里年运的预兆期,因此过年的时候有许多禁忌。赵俊峰称,在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不能说,说了一年很可能倒霉。另外,做油炸食品时,不许说话。传说,如果说话,小鬼听见后就过来偷油喝。在过去生活困难时期,食用油是非常珍贵的。

过去,农历大年初一这天,一般来说,不许看病、吃药,否则一年里可能疾病缠身、厄运不断。还要忌孩子啼哭,即使小孩子做了错事,大人也不能打骂、呵斥。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碎,不慎打碎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往地上吐口唾沫,并“呸、呸”几声,或说句“碎碎平安”,就能化解霉头,交上好运。

另外,春节期间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作“聚财”。如果洒扫、倾倒垃圾,就会把“财气”扫走、倒掉。尤其是除夕,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在风雪交加的除夕,顶风冒雪赶回家中过年,就是误认为地主黄世仁年下不会前来讨债。

在过去,农历正月初五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过了这一天,春节期间的许多禁忌即告解除,所以农历正月初五又叫“破五”。这天,人们要放鞭炮、吃饺子、打扫卫生,也可以动针线了。过了“破五”,年就过完了,因此“破五”又叫“圆年”。

还有一种说法是,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赵公明的生日。旧时的店铺从农历正月初一关闭,到农历正月初五开张,趁着财神的生日这天开张,一年里必将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旧时的许多生意人,农历正月初五早起会燃放鞭炮、焚香迎接财神爷。

“旧年俗还有,农历正月初五之前,不许动针线、剪子;不出农历正月,不许剃头;出嫁的姑娘不许在娘家过农历正月初一,否则会给娘家带来厄运。”赵俊峰说,现在随着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春节期间,人们已经不在乎什么禁忌了,过年旧俗正在渐行渐远。

在赵俊峰看来,人们无论怎样过年,家庭团圆、亲情回归始终是春节亘古不变的主题。过一个丰盛、欢乐、祥和的春节,是中国人的共同期盼,寄托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及对美好明天的深情祝愿。每年春节前,无数中华儿女背起大包小包,千里迢迢坐火车、搭汽车、乘飞机加入春运大军,踏上回乡的道路,渴盼早日回家团圆,陪伴家人包饺子、吃年夜饭,享受浓浓亲情。

“春节在炎黄子孙心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不可替代。一桌丰盛的团圆饭,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一副副火红的春联,总能激起人们感情的共鸣,让人们找到释放情感的家园。由此形成了厚重博大的春节文化,融入血脉,影响深远。”赵俊峰说,过年习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发展,一些旧俗逐渐消失,适应现代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新的过年方式,犹如雨后春笋逐渐涌现。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值得肯定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我们的人生岁月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迎接了一个又一个春节,苍老了容颜,丰富了记忆。永恒不变的,则是我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期盼、家庭幸福的渴求、美好明天的憧憬、国泰民安的祝愿!


责任编辑: 黄冠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