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河南:有一群提供硬核科普的抗疫人

摘要:

科技日报记者 乔地

在网上看到一些饭店门口又排起了长队,他们迅速反应制定“疫情关键时期,不可放松”的科普资料发布;看到一些市民不恰当处理废弃的口罩,他们制作视频在网络平台传播……在疫情中,河南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积极研判形势,用科普抗“疫”,为群众送上健康防护的武器,成为防疫战中的幕后奉献者。

该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何景阳介绍,他们的工作职责是向人们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教会百姓预防疾病的方法,帮助大家养成好的习惯和行为,达到防控疾病的目的。


用健康科普知识 打好防疫“主动仗”。他们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时期的需要制定相应内容,比如农村人群和城市人群分别应该做什么;当大家恐惧时,给百姓信心;当群众放松时,提醒百姓不能放松警惕;返工时该如何预防;复工企业应该如何防护;家长如何关注在家学生心理健康……等等,健康教育所的每个人都有敏锐的眼光,为群众进行适宜的健康教育。

大年初一,他们便到车站、进超市、入社区,面对一个个未戴口罩的居民,手把手教会居民如何错峰购物、如何正确佩戴口罩;他们细心观察并指导工作人员如何规避感染风险,做好手卫生;他们关注废旧口罩不规范的舆情,带着媒体及时走进社区,查找漏洞,示范指导,并通过制作抖音广而告之,引导公众规范管理口罩垃圾,减免二次污染风险。

在疫情来临之际,为了提高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让每个居民掌握科学、规范的个人防护技能,他们广泛查阅、收集信息,跟进学习、反复几十次修缮防控知识。

“在短期内制作出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产品,在省卫健委的协调支持下,迅速形成了全媒体、全覆盖的传播格局,在全社会营造出了重视健康科普传播、人人掌握防治知识的氛围。”该所专家张玉林说。


通过媒体与自媒体平台,“网红”专家答疑解惑。在这群由17人组成的默默奋斗的健康教育人中,不少人为群众防疫答疑解惑,已成“网红”。作为社会教育室主任的李莹,连续多日在结束一天连续两个栏目紧张的直播节目,半夜拖着疲惫僵硬的腰身回到家中,匆匆吃口迟来的午餐,伏案至凌晨,审阅、补充、修改《防控知识手册》,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修缮出版防控知识等资料,及时送往社区,分发全省各县(市)、区,满足基层及时开展宣教和公众防护的需求。疫情发生后,广大群众特别需要防护知识,节目播出后,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24小时关注权威科普,让防疫材料会说话。健康教育所平面材料制作组时刻关注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中心、国家健康教育中心相关疫情科普知识,以及河南省卫健委的材料,集中收集,根据省卫健委的要求、根据疫情的变化,紧扣疫情下群众需要的科普信息关键点,把政策文件变成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制作成材料,将政策和科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

“根据权威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就需要加班加点策划,做出海报图、抖音视频,尽量做到让材料能说话,待省卫健委、省医学科普学会审核后,放至百度云盘,由卫健委统一发送给全省各媒体、县市区卫健委。”王翠侠说。

他们虽然不在防控一线 却把关群众防护第一道关。自疫情发生以来,王翠侠每天加班,丈夫在广西滞留,让今年就要高考的孩子自己在家复习。“加班过程中生了一次病,颈部肿大、嗓子特别疼、说不出话,当时内心特别恐惧,仔细回忆去过的地方和接触过的人,后来和临床医生沟通后,在家吃药。”她回忆加班过程中遇到的尴尬。


责任编辑: 黄冠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