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战疫”一线刮起“青春风暴” 今天这场新闻发布会点赞河南青年

摘要:

  大河网讯(政务记者 康世甫)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最前线,河南掀起一场“青春风暴”。3月19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35场新闻发布会,来自基层一线的5位90后青年代表回答记者提问,深情讲述了他们的感人故事。


  发布会现场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激励着广大青年勇挑重担、继续奋斗。3月18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在中央驻豫媒体和省直新闻单位座谈会上指出,这次疫情阻击斗争中,每个青年身在其中,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刻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真切感受了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让每个人信念更加坚定、思想更加成熟,爱国热情更加高涨。

  “90后”白衣战士:

  年轻是我的优势,累一点儿、苦一点儿,挺一挺,就过去了

  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阻击战中,“90后”白衣战士展现的勇敢与坚强、责任与担当,让人泪目。发布会上,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若石讲的几个小故事,更是引起现场的强烈共鸣。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的刘晓宁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刘晓慧是年龄相差一岁的“90后”姐妹,两人相隔一天奔赴武汉,在武汉离得只有短短几百米,但是也只是隔窗见过一面,透过厚厚的玻璃窗,隔着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相互“加油”鼓劲儿!

  94年出生的石金铭,是郑州大学一附院远程设备安装及系统调控的技术人员,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负责部分定点医院的联网调试,手受伤了,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工作;困得很了,掐自己一把接着干;饿了,就着面包白开水对付一下,3个昼夜奔波近700公里,完成了9家定点医院远程会商设备安装调试。

  “95后”胡欣欣,是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的护士长,疫情开始她积极请战,除夕夜就进驻了发热门诊。医院要求轮换休息时,她选择了留守继续作战,目前持续50多天工作在一线。她说,年轻是我的优势,累一点儿、苦一点儿,挺一挺,就过去了。


  5位90后青年代表合影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老师吴萌:

  停课不停学,一线教师变身“IT小萌”

  疫情期间,全省中小学生经历了一个特别的“最长寒假”。 为了做到“停课不停学”,教师们纷纷当起“主播”,开启了直播教学、线上辅导模式。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老师吴萌就是其中一位,她不仅“主播”玩得6,还成为学校直播技术员,大家都称呼她“IT小萌”。

  “刚听到停课不停学,我心里还是有点小忐忑的。虽然以前也曾用网络直播上过课,但毕竟是短时间、小规模。现在全方位来搞网上教学,大家心里都没底。” 吴萌说,作为年轻教师,就要在这方面多钻研,于是我从大年三十开始,几乎每晚都泡在网上,摸索直播。等到学校启动在线学习行动时,我因为先行一步,成了学校的直播技术员。

  让吴萌没想到的是,真正开课后,问题还是一个接一个,她的手机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深更半夜也要爬起来视频连线解决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吴萌所在学校的网络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学生满意度高达96.8%。 “为了发挥省属实验学校的引领作用,我们学校还参与了省教育厅联合河南电视台等单位录制的同步名校课堂,让学生们通过电视也可以在家学习。” 吴萌说。

  中铁装备集团盾构公司青年突击队队员刘云龙:

  不能做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就做经济领域建设的生力军

  出生于1991的刘云龙,是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中心主任,中铁装备盾构生产青年突击队队员。

  中铁装备是郑州市第一批复工复产的企业,刘云龙大年初一就从内蒙古老家赶回郑州,成为第一批复工的员工。刘云龙所在的部门管控着公司在产100多台盾构机的生产制造,一台盾构机有上万个零部件,每一个零部件能否及时到位,直接影响着下一步生产的顺利进行。

  “虽然我们不能做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但是我们要做经济领域建设的生力军。”刘云龙说,为了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他和队员从细化每个流程着手,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将原本十几页的项目信息,细化到了200多页,为后期工作做了充分准备。

  除了参与生产管理外,刘云龙还负责5台大直径盾构项目,其中2台正处于调试验收阶段。因为工期紧张,刘云龙每天都会把问题进行梳理、解决,经常加班到很晚。复工后第十天,2台大直径泥水盾构机顺利下线。“当价值4.5亿元的泥水盾构机顺利通过客户验收的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刘云龙说。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桥梁工程师韩亚光:

  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全心投入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在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不怕困难,在斗争尽快成长。”作为中建七局交通公司三门峡G310五分部团支部书记、项目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队长,在这次战“疫”斗争中,桥梁工程师韩亚光感触颇深。

  韩亚光所在的项目是有“河南第一高桥”之称的三门峡G310项目,也是三门峡市“十三五”头号工程、河南省重点工程。2月6日项目拿到复工令后,他第一时间就赶回到项目部。但到达现场后,他才发现情况的复杂和严峻程度出乎预料。因为疫情影响,三门峡境内所有道路封闭,施工车辆和物资运不进来、人员出不去,项目部施工段落跨度近20公里,需要对接协调办理的手续特别多。于是,韩亚光召集项目部的年轻人,带领大家往返于各防疫站和相关部门,为项目部办理了各类车辆通行证。

  证件问题解决后,防疫物资又出现严重短缺。为了筹集足够的防疫物资,韩亚光每天早上不到七点就出门,跑遍了三门峡的大小药店、超市,在市场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采购了第一批500余个口罩、10箱消毒液。

  “虽然没能参加郑州岐伯山医院建设,我想这个项目就是我弥补遗憾、展现我们青春风采的平台。”韩亚光表示。

  大学生志愿者赵旋琪:

  微信群里开展 “摄影课堂”“跳舞达人”线上服务,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出生于1994年的赵旋琪,是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在读博士生,也是共青团郑州市委招募的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

  “最早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是在2月初,白天我在社区卡点协助把控人员出入,测体温、监督扫码、核对身份信息和工作证明,还和其他6位青年志愿者轮流到隔离居民家中入户调查。” 赵旋琪回忆,7层老旧楼房跑上跑下,有时会往返七八趟, 但欣慰的是,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再累,心也是甜的。” 赵旋琪说。

  入户过程中,赵旋琪发现隔离时间久了,有的居民难免会产生心理压抑。怎么办?赵旋琪联合了志愿者当中学传媒、舞蹈、播音主持的小伙伴,一起通过居家隔离微信群、钉钉直播,开展“医护子女云辅导”“摄影课堂”“跳舞达人”等线上服务,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一个多月的志愿服务里,赵旋琪用手机记录下了工作的点点滴滴,通宵制作的社区联防联控视频《社区工作者的一天》《青春的战“疫”》,被人民网《人民的战役》直播栏目、郑州日报等主流媒体采用播出,让广大居民了解基层防疫工作人员在这次疫情中的繁重工作状态与辛勤付出。

  中石化河南洛阳新安石油分公司高亚琳:

  为客户加满一箱油,就是在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

  高亚琳是中石化河南洛阳新安石油分公司的一名员工,她所在的加油站位于老310国道新安县磁涧段。疫情发生后,周边社会加油站站纷纷关停,为了担当起保障供应的责任,高亚琳带领大家按时按点对加油站彻底消杀,配置好口罩、手套,认真为每个进站顾客做好体温检测登记。“加油站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全天候、24小时营业,为应急车辆加油,为生产生活助力,成为大家眼里的‘安全岛’。”说起这些,高亚琳很是自豪。

  随着复工复产和春耕的深入,有更多的地方需要用油,在这关键时期,更不能坐等。“既然大家出行不方便,我们就主动走出去为大家送油”。高亚琳说,我们站周边就有近30亩农田需要播种,而农机加油一来一回最少也要1个小时,我们就给周边农户提供24小时送油服务,只要一个电话,不管啥时候要、不管跑多远,都第一时间送到田间地头。

  作为一名90后,高亚琳过去对社会的思考还不是很深刻,但是这次疫情发生,她亲眼所见,那么多逆行天使赶赴武汉,她被这样的精神激励着,推动着。“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客户加满一箱油,就是在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高亚琳说。


责任编辑: 黄冠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