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六稳”“六保”看许昌之保粮食能源安全

我市今年夏粮总产量达170.04万吨

摘要: 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市农业农村部门顶住压力,创下了今年夏粮总产量达170.04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相关部门则通过新能源开发、油气管道管理、电力供应和煤炭生产4个方面保障能源供应稳定。

核心提示

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市农业农村部门顶住压力,创下了今年夏粮总产量达170.04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相关部门则通过新能源开发、油气管道管理、电力供应和煤炭生产4个方面保障能源供应稳定。

6月5日,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整理刚刚入库的小麦。 记者 牛书培 摄

未来,我市还将通过打造高标准农田、深化农技推广服务、推进“三链同构”,保障粮食安全;通过落实民生用气保障责任主体、建设能源项目、出台可再生能源清洁取暖工作方案、做好“双替代”工作,保障能源供应。

政策发布 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超672万亩

保粮食能源安全是今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六保”内容之一。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国家粮食能源安全,许昌义不容辞。

1.我市落实省定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72万亩以上,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29.5亿公斤以上。

2.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有序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3.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加大省财政支持的引进种猪补贴项目建设力度,积极争取2020年规模场(户)洗消中心建设项目,到2020年年底生猪存栏达到210万头。

4.在强化能源安全保障方面,引中石化气源入许,促进中石化相关项目落地,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8亿立方米,并在2020年供暖季前形成不低于年用气量5%的应急储气能力。

5.持续提升骨干电网保障能力,重点加快26个主网项目进度,加快推进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专用线建设。

6.修编的《许昌市热电联产规划(2020—2030)》获省级部门批复后,加快电力供热项目落地,优化我市电力布局。

典型做法 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大事。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市农业部门加强管理防治工作,夯实丰收基础。相关部门组织农技专家,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推动科学防控措施落实,支持农资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今年“三夏”期间,全市组织投入联合收割机8000台,开展订单作业、承包作业,实现颗粒归仓。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我市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建成并通过验收的高标准农田达347.9万亩。“农田标准高了,为今年夏粮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庞占杰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市进一步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

此外,我市创新发展模式,通过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国家统计局许昌调查队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市今年夏粮总产量达170.04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能源安全涉及百姓利益,涉及生命财产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我市相关部门从新能源开发、油气管道管理、电力供应和煤炭生产4个方面保障能源安全生产。”市发改委能源规划科科长曹四军介绍,新能源开发方面,我市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近96.16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的27.1%;油气输送管道管理方面,我市现有油气输送管道10条308.4公里,总体运行平稳;电力供应方面,我市现有各类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354.81万千瓦;煤炭生产方面,截至今年6月,我市保留煤矿36处,设计生产能力达1872万吨/年。

企业故事 实施订单种植,有补贴保增收

8月7日,一场连绵秋雨洒落许昌大地。在建安区陈曹乡万庄村子荣农机专业合作社一间仓库内,该合作社理事长万子荣正在和工人一起检查库存农资。今年“三夏”,该合作社的1700亩强筋小麦还没收割就已提前售出。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市大力种植优质专用小麦,从2016年的24.5万亩发展到2019年的80.5万亩,全部实现订单生产。子荣农机专业合作社与中粮集团、豫粮集团签订协议,实施订单种植,不仅买种子有补贴,而且生产的小麦能被高价回收,使入社农民的收入更加有保障。

在农业农村部门和农技部门的指导下,该合作社去年种植了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相比,这种小麦每亩增产10%左右,市场价每公斤高0.2元,每年一亩多收入200元,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部门声音 新建高标准农田21万亩

保粮食安全既要稳当前,又要保长远。“我市将着力延长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庞占杰表示,首先,我市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2020年,我市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21万亩。其次,深化农技推广服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最后,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促进产业融合、业态融合和主体融合。

“今年下半年,我市依然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定推进能源安全工作!”曹四军说,一是落实民生用气保障责任主体,二是扎实做好能源项目建设,三是出台可再生能源清洁取暖工作方案,四是做好包括电代煤、气代煤在内的“双替代”清洁供暖工作。

责任编辑: 黄冠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