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花木兰”

摘要: “小寨村变化太大了,村里环境变美了,老百姓有了精气神,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说话的人叫郑国彬,建安区河街乡小寨村脱贫户。他说,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村里的第一书记——孙虹怡。

“小寨村变化太大了,村里环境变美了,老百姓有了精气神,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说话的人叫郑国彬,建安区河街乡小寨村脱贫户。他说,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村里的第一书记——孙虹怡。

今年3月份,小寨村来了一位第一书记,她叫孙虹怡,是许昌护理学校的工会主席。看到这位文静的女干部,村民们私底下不禁嘀咕:“一个女的来扶贫,能解决啥问题?村里一帮老爷儿们都不成,她能干成什么?”听了这些,孙虹怡并不气馁,沉下心,扎下根,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上任伊始,孙虹怡拿上一个笔记本,迈开两条腿,走大街串小巷,做到“四讲三说一家亲”,每户贫困户至少上门15次。通过走访和微信沟通,她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孙虹怡利用每月5日的党员学习日,给党员上党课,配合村“两委”干部组织党员们加强学习,凝聚人心,团结力量。通过努力,大家的心气足了,眼界开阔了,主动献言献策,为村里发展贡献力量。村里主干道排水沟年久失修,一下雨污水横流,影响群众出行。孙虹怡多方协调资金20万元,重新修建排水沟。工程初期资金没有到位,孙虹怡就和村“两委”干部先行垫资,推动工程开工,赶在4月底雨季来临前把485米长的排水沟全部修建完成。

在入户调查中,孙虹怡发现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还有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为了安全起见,她积极和村“两委”干部进行商讨,针对每一户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帮扶改造计划。截至目前,全村危房重建2户、改造6户、“六改一增”5户,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户的居住环境,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孙虹怡表现出了女同志不怕困难、敢于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为了贫困群众,她不怕跑断腿,千方百计为民解忧。71岁的贫困户张国群患有冠状动脉硬化,与患病的配偶重组家庭后无子女,但其配偶之前有孩子又不符合特困供养。孙虹怡和村“两委”干部根据其条件,为他们家制订了帮扶计划:低保申请、健康帮扶、“六改一增”、企业带贫、土地转租、签订赡养人协议、搭建养殖棚。通过鼓励和引导,张国群自身的内生动力也得到了激发,在家中养起了鸡、鸭、羊共30多只。

已脱贫户郑国彬的儿子10年前因离婚精神失常离家出走,老伴儿也因病去世,现和一个孙子相依为命。今年3月份,郑国彬因重病住院,住院费花了1万多元。这对他们爷孙两人无疑是雪上加霜。孙虹怡知道这件事情后多次到家中进行看望,并积极与民政部门沟通,为他办理了低保,又千方百计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其生活、上学两不误。

基层工作面对群众,工作碎、多、杂。孙虹怡凭着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很好地利用驻村这段时间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称赞说:“孙书记是个能干事、会干事的,心系群众敢担当,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花木兰’。”

责任编辑: 黄冠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