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成立志愿者协会,关爱老人、扶危济困 扛着党旗做公益,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000个小时,面对疫情勇敢“逆行”——

宋红昌:用“钉钉子精神”做公益

摘要: 8月30日,襄城县灵武大道中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门前,“带上热爱,‘益’起出发”的公益广告格外醒目。一排长桌旁,一些志愿者正在指导孩子们上书法公益课。树荫下摆着几张凳子和两台缝纫机,几名志愿者手持剪刀或推子,正专心致志地给老人理发、补衣……

核心提示

8月30日,襄城县灵武大道中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门前,“带上热爱,‘益’起出发”的公益广告格外醒目。一排长桌旁,一些志愿者正在指导孩子们上书法公益课。树荫下摆着几张凳子和两台缝纫机,几名志愿者手持剪刀或推子,正专心致志地给老人理发、补衣……

宋红昌(左一)带领志愿者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资料图片

这些默默奉献爱心的志愿者都是襄城县关爱贫困老人志愿者协会的成员。该协会成立于2014年,以扶危济困、关爱老人为宗旨。8月26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举行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公布了2019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暨百名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名单。河南19个先进典型榜上有名,其中襄城县关爱贫困老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宋红昌被评选为“最美志愿者”。

宋红昌是如何走上公益这条道路的?他因何获得“最美志愿者”称号?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邻居的不幸遭遇,让他萌生做公益的念头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家庭条件比较差,父亲去世得早,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愧疚感。我看到身边的老人,就会想起父亲,总想着把报答父亲的恩情转化成关爱身边老人的行为。”8月30日,提起为何走上公益这条道路,宋红昌陷入了回忆。

2014年3月,宋红昌回襄城县范湖乡老家给父亲上坟,偶然间看到隔壁独居老人的家成了一片废墟。他一打听才知道,老人家里因电线老化引发火灾,房屋被烧毁。

老人的遭遇让宋红昌深受触动。他想,若是有人帮老人检查一下电路,也许火灾就不会发生。这件事让他萌生了组建关爱贫困老人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想法。

当晚,宋红昌找来朋友们,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建立一个关爱夕阳红微信群,利用每周六,哪怕帮助一位老人,也算尽了一点儿心意。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

起初,襄城县关爱夕阳红微信群只有十几个人,都是宋红昌的朋友和同事。他们定期组织活动,探望孤寡老人,并将信息发布到朋友圈中,慢慢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年轻人为他们修修家具、剪剪指甲、改改电路。如果能陪他们聊聊天儿,老年人会更满足。”宋红昌说。就这样,宋红昌带领身边的爱心人士踏上了公益之路。

被志愿者称为“钉子哥”,用“钉钉子精神”做公益

宋红昌有一个“别名”,叫“钉子哥”。这个名字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2015年7月,宋红昌和二十几名志愿者去襄城县城关镇一位孤寡老人家里开展志愿帮扶活动。老人家里的门窗损坏多年,志愿者逐一对门窗进行修补。考虑到夏季蚊蝇比较多,大家准备为窗户钉上新纱窗。

钉纱窗是体力活儿,且需要技术,宋红昌总是抢着干。他一手握锤,一手拿着纱窗,站在高高的凳子上,嘴里咬着五六枚钉纱窗的钉子。

在做公益的同时,为了让老人更开心,志愿者时常给老人讲笑话。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志愿者哈哈大笑,站在凳子上的宋红昌也不由得笑起来,忘记了口中的钉子。几枚钉子全部随着笑声被宋红昌吞了下去。当时,他疼得眼中含泪。可他没有喊疼,而是向其他志愿者要了几枚钉子,坚持把纱窗钉好才下来。

看着他难受的表情,志愿者和老人关切地围过来。在大家的询问下,他才说出实情。大家要停止这次志愿服务活动,宋红昌却笑着说:“不碍事,你们继续干活儿,我自己去医院看一下就行。”经过医生的治疗,他的身体才恢复正常。在以后的活动中,宋红昌依然抢着干钉纱窗的活儿,志愿者都叫他“钉子哥”。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钉钉子精神”,明确表示干事业好比钉钉子,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钉子精神”代表着一种持之以恒的信念。“我觉得做公益也需要这种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实事、做好事,不断传递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宋红昌说。

扛着党旗做公益,志愿服务形成品牌

2016年10月,襄城县关爱夕阳红微信群更名为襄城县关爱贫困老人志愿者协会。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宋红昌惊喜地发现,团队很多骨干是党员,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于是,他萌生了成立党支部的想法,并得到了襄城县委组织部和茨沟乡党委的大力支持。2016年,该协会党支部成立,宋红昌当选为党支部书记。

“建立党支部,旨在激励党员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吸收、发展更多优秀志愿者成为党员。”宋红昌说,党旗飘扬是对党员的号召,也是对群众无形的吸引。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家都会带着两面旗帜,一面是党旗,另一面是会旗。

6年多来,该协会的志愿者由最初的15人发展到现在的4800余人,其中党员300余名,主要通过微信群、微博、抖音和快手等互联网平台吸引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目前许昌市最大的关爱贫困老人志愿者团队。

该协会在宋红昌的带领下,立足社区,运用网络,围绕脱贫攻坚、乡风文明等中心工作,开展了12个志愿服务项目,包括爱心早餐、45分钟书法课堂、爱心冰箱、爱心午餐1+1、缝缝补补、欢乐传统节、爱心超市、美发义剪、戏曲同台乐、衣暖情深爱心墙、志愿服务乡村行等。其中,8个项目荣获许昌市优秀志愿服务推广项目,1个荣获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广项目,爱心午餐1+1项目跻身2019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众多深入人心的志愿服务项目在襄城县形成了“红昌”志愿服务品牌。

疫情来袭勇敢“逆行”,扶贫济困温暖人心

今年春节过后,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我是共产党员,我请战,愿为战胜疫情全力以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宋红昌在微信群里发起成立党员阻击疫情先锋队的倡议,得到了志愿者的积极响应。他带领30多名志愿者深入襄城县各个居民小区及16个乡镇的行政村,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防疫宣传。同时,他联合54家爱心商家,行程1200公里,慰问139个疫情防控检测点、医院一线工作人员,发放了价值520440元的爱心物品。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宋红昌带领志愿者开发了3个新的公益项目:悯农计划、苔花计划和鲜面100。悯农计划主要是把抖音、快手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通过网络直播助力农产品销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探索新的发展方向。苔花计划聚焦贫困学生,以网络短视频为“桥梁”,使贫困学生和爱心志愿者结成帮扶对子;鲜面100项目自4月初开始,每天准备100份食品包向有需要的人免费发放。这3个全新的志愿服务项目,激发了志愿者的热情,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宋红昌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000个小时,被评选为2016年度“许昌市优秀志愿者”、2017年度“河南省优秀志愿者”,荣登2018年8月份“中国好人榜”。他是2018年许昌市“十大敬老模范人物”之一,获得“许昌市第四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20年6月被评为许昌市“最美疫情防控志愿者”。

在此次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组织开展的2019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暨百名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中,宋红昌当选“最美志愿者”。他说,“最美”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动力。他将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弘扬文明新风,助力脱贫攻坚,为许昌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黄冠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