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河南九三教育梦,代代不忘永传承

摘要: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九三学社代代传承着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的富强不懈奋斗。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九三学社代代传承着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的富强不懈奋斗。

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教育,河南九三人有一个教育梦。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百废待兴之际,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已近50岁的刘文魁、80岁的王树青,怀揣着科教兴国的教育梦,变卖家产、呕心沥血,开启了艰辛的办学之路。如今,刘文魁兴办的郑州科技学院在校生3万余人,是九三系统办学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以工科为主的民办大学。王树青兴办的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河南省第一所社会力量办学的医药类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内唯一一所医学类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如今他们的后代依然在为河南九三教育贡献力量。

我是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一名从教十年的教师,也是一名河南九三学社社员,2018年有幸被组织选为九三学社河南省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在这一年多的工作中,我有幸接触到很多九三学社的教育者,更有幸接触到两位老人优秀的后代。深深地被他们代代传承、为河南教育挥洒青春的热情感染着。如今,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想讲述一些两位老人的故事,希望可以让更多的河南教育人对实现中国梦、教育梦充满热情。中国涌现的教育家很多,企业家也很多,然而,创办非盈利民办学校的教育企业家屈指可数。我们河南九三就有两位,这是九三人的骄傲,也是河南教育人的骄傲。

刘文魁,教授,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郑州科技学院创办人。曾被评为中国杰出民办教育家,九三学社全国十大楷模。没有向国家要钱,积累教育资产20亿元,并选择成为非盈利民办学校,将所有教育资产捐献给国家。如今,已经年届80的刘文魁,依然工作在第一线,每天早出晚归,坐在那间如今看来还有点简陋的办公室里思考学校未来,是他的必修课。毫无疑问,这所大学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这是怎样一种坚守?童年时期,刘文魁是在逆境中度过的,他却能在逆境中找到向上的动能,读私塾,诵经典,习书法。少年时期,家庭贫困的他因为无钱读书常在学堂外旁听,幸运的是,他遇见了一位好心的校长,给了他免费上学的机会。这样的求学经历在他的心中悄悄种下了报效祖国的教育梦。青年时期,最终理想照进现实,20岁留校成为一名工科教师,34岁跟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推广“优选法”。50岁,以借来的10万元为启动资金创办大学,因为是租房办学,曾在3年内7易校址;因为没钱交房租,曾被房东锁在屋里不让出门;在征地建校过程中更是遭遇了难以想象的阻力。曾因自学考试专业设置问题引起的风波差点导致学校夭折,也曾因基建产生纠纷被工人围堵……。从一所场地靠租赁、教师靠聘请、资金靠借贷的“三无大学”起步,到今天累积资产近20亿元,为社会培养了10多万人才的本科大学,期间经历的挑战与艰难不胜枚举。

1987年底,新加坡。一个中国考察团来到这里进行教育和经济考察。这个考察团由九三学社河南省郑州市委组织。刘文魁是考察团成员之一。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而国内的大学入学率之低则令他心情沉重。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责任感,让他心中渐渐萌生了一个清晰的想法——回国创办一所可以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对许多50岁知天命的人来说,通常是守业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再去选择打拼。然而,刘文魁却毅然决然走上了创业之路。1988年5月16日,在经历了艰难的努力之后,最终经教育部门批准,“中原职业大学(郑州科技学院前身)”正式成立。“如果仅仅是心动,理想永远只是理想。”刘文魁发出这样的感叹。他是一位“与困难为友”迎难而上的创业者。自从创办这所大学,刘文魁很少有休息时间,越是到了周末越是最忙的时候。差不多每个晚上他都要熬夜,当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刘文魁窗前的灯却依然亮着,他为学校发展夜不能寐。“不等、不靠、不要、不拿”是刘文魁办学和做人的原则。在办学过程中,承担了无穷的压力与风险,尤其是面对每一次艰难抉择时。“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刘文魁说。实干与远见,是办学路上两种极致的并存。踏实办学、勤恳育人,不盲从,不上市,不玩资本,不过度依赖政策。——“守住寂寞,练好内功。”刘文魁说,“这一生除了教育,再无其他多余的追求,一心只为做最真诚的教育,做最值得学生信赖的教育。”

王树青,出身医学世家,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1992年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及颁给"全国老有所为集体创新奖"的金匾及奖章。他的名字录入《中国当代医师大全》、《中国民办高校之光》、《中华成功者》、《世界名人录》等。毕业于长春医科大学,长期在军医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从事医学教育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到“文革”后期,王树青一心为公的事迹不胜枚举。“文革”期间下放到农场,他主动申请60亩荒地办药园,栽种中药400种,为河南省卫生厅举办中药培训班,自己编写《中药栽培法》及《中药识别法》作为教材,深受基层医务人员的欢迎。王树青一生从事医疗和医学教育事业,1980年离休。离休后,他得知《河南医药》杂志社编辑人员比较紧张,就主动提出义务帮忙。帮助审阅稿件,给杂志增加了《外国新医学简介》、《疑难病问答》栏目。此间,他有一个重大的收获:他发现许多地方的医药工作者基础理论知识太差,而许多骇人听闻的医疗事故(特别是农村)多是由于缺乏医疗知识造成的。出身医道,从医60年的王树青痛心疾首,他用古人的话阐述自己的感受:“世之人不死于病,而死于医者不知凡几!”为了祖国的教育、卫生事业,为了把一生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新一代,当年近80岁的老人用无私奉献、呕心沥血的人格魅力聚集了一批有志于教育事业、愿奉献、懂医学的离退休老专家、老教授,创办了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没有花国家一分钱。

医学是实验科学,王树青非常重视实验室设备,他向河医大学租实验器材,再把幻灯、图表、投影、电视一齐配上。学校收入逐渐多了以后,他把经费大量购买教学设备,办起了实验室。解剖用的尸体和骨骼等,是租不来也买不来的,王树青通知全校的人,凡是见到有迁坟的通告一定告诉他。他亲自骑车到现场观察,带着学生一夜一夜地守候在坟地,有时守上几天几夜,别说吃饭,水都喝不上,还常常被淋雨。待尸体和骨骼确实无人认领就用平板车拉回,制成标本。学校规模在一天天扩大,经济情况也渐渐好转。有了钱就购买教学设备,自己还是骑着那辆破自行车。经常是早上不到8点出发,带上水和方便面,一骑几十里。联系师资、办公场地、教室;还得跑银行、跑批文……到处求人说好话,跑了多少趟办不成的时候也有,人家烦了他不烦,什么时候都笑脸相迎。一次,他到郑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办事,正赶上电梯停电,他爬爬歇歇,蹒跚着上到10层。快80岁的老人,喘得上气不接下气,进了办公室时,他两腿直发抖,话也说不好了。有一天夜幕降临时,他推着车踉踉跄跄地回了家。原来在半路车坏了,也不知他推着走了多少路。年迈骑车,老人经常摔得鼻青脸肿。有一次摔伤缝了十几针,头肿得老大,第二天还要出去跑。伴随着吱扭吱扭的车轮,路在王树青的脚下一点点延伸。天公不负有心人,2002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审批,成为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招生序列的民办医学普通高校,居于国内同类院校的前列。

在他的学校,每年新生入学都能看见一位老“校工”,扫院子、擦玻璃,到处是他操劳的身影。他常常告诫师生:“学医不精,等于杀人还要手工钱”。生前早早留下遗言:“我一生无积蓄,我死后不仅把我辛勤创建的学校全部交给国家,连我个人的尸体也贡献给本校做解剖标本。”2006年夏天,一批又一批人赶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望昏迷不醒的王树青老校长。他的嘴唇在嚅动,似有什么话要讲。家人把头凑近枕边,听到的是一个个含混不清的名字……他在叨念着他的学生!告别这一天,家人没有通知,消息却不胫而走。4000多名学生从全国各处涌进了学校。花圈、挽幛堆成了山。会场上摆不下,学生们拉起绳子,挂上用白纸写上的姓名。远远看去,白花胜雪。三门峡武强颈肩腰腿痛医院院长李武强教师节写文悼念恩师:我在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求学的时候,因为家庭的贫困,在同学中间,颇有些自卑感。我们的老校长王澍青先生对我很是照顾。一次他问我:你毕业以后准备干些什么呢?我踯躅着,喃喃说道:“赚些钱,好养家”先生颇为生气,严厉地告诉我:“医以德为先,无德则无以为医,只有高尚之医德,才能悟化精湛之医术,此为定理。”这番话简直如黄钟大吕,在我的脑边激荡,并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内心,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了“何以为医”、“以何为医”,也奠定了我从医道路上的坚守。

2018年11月,九三学社河南省教育委员会应邀参加了首届“九三学社全国教育论坛”。论坛以“新时代中国教育:挑战与对策”为主题,共收到全国征文300余篇,内容涉及教育领域多个重点热点问题,评选出特等奖8篇、一等奖81篇、二等奖71篇。九三学生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提交的五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全部获奖,获得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其中,两位九三前辈的后人:秦晓刚(郑州科技学院副董事长、九三学社河南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晨(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常务副校长、九三学社河南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提交的调研报告质量较高,分别被专家组评为一等奖和特等奖。河南九三学社怀着一颗教育梦,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不忘初心,代代传承。(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九三学社社员姚小禹)

责任编辑: 黄冠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