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怀追梦之心 炼筑梦之魂

摘要:

他,是扎根深山十八年,矢志不渝默默奋斗在贫困乡村教育一线,用执着无私的坚守和付出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之路的张玉滚;她,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筑起安全屏障,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学生生命的李芳;他,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融入到教育事业和祖国改革发展伟大事业的黄大年;她是......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从古时圣贤的聚徒讲学、言传身教,到当代无数教育楷模的身体力行、鞠躬尽瘁,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人民教师,在千千万万的三尺讲台之上,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用高尚的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最执着的坚守,孕育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他们,以柔弱的身躯承载着民族的伟大梦想,用一代代的无悔付出铸就着民族之魂。

他们,是教育事业的坚守者,是一心为教、为国的伟大奉献者。张玉滚老师,从大学毕业就投身于家乡贫苦小学的教育一线当中,从每月仅仅有30元补助的代课老师做起,整整坚持十八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十八年里,他用双腿一步步翻越高山,为孩子送去课本,送去希望,搭建了学生和梦想之间最暖心的桥梁;他把自己打造成一支永不言败、无所不能的队伍,在师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包揽多个学科教学任务,为学生送去知识的甘霖,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李芳老师,驻守乡村小学讲台近二十年,深怀对教育、对学校、对孩子们的爱,不言苦不言累,与世无争,默默坚守,无怨无悔,成就了孩子们眼中的“妈妈”老师。正是这深化于心的大爱,让李芳老师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牺牲自己,保护学生,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激昂的爱的赞歌。黄大年老师,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怀抱,只为填补国家在深部探测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曾写下的“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志向。回国的黄大年老师,在科研和教育岗位上,惜时如金,夜以继日,用侠肝义胆之心,勇于担当之魂,耗尽生命的最后一刻,表达对祖国最深沉的爱。

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这个时代最义无反顾的追梦人,是我们千千万万同样在教育战线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平凡教师的光辉标杆。或许,茫茫教育沧海中之一粟的我们,无法企及楷模的高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向他们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无私奉献、执着坚守的高尚品格,学习他们勇于追梦、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学习他们舍弃自我,成就学生的崇高境界。   

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我们,要立足平凡,追求崇高,要坚定不移追逐教育梦想,更要肩负起铸就时代光荣的神圣使命,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点燃和托起学生的梦想。

爱迪生曾说,“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习近平主席在北师大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教师就要幻化成为一把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以自己的追梦热情,感染学生,点燃学生内心的梦想火苗;用自己的学术修养和道德情操汇聚成强大的人格力量吸引和影响学生,以学识教书,滋润学生,以言传身教育人,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用爱来温暖学生,让学生在爱中成长,并用爱在学生的心中播撒爱,让爱传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师者,承载百年大计。择一事,终一生。做新时代的“四有教师”,不追求书写惊天动地的澎湃华章,但立志在平凡却伟大的岗位上,怀揣梦想,铸就梦想,紧握着学生的手,走过急流,穿越险路,甘当人梯,甘做铺路石,共同托起学生绚丽的未来。 

责任编辑: 黄冠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