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中国梦•黄河情】走进武陟纵观历代治黄史 感受黄河文化传承力量

摘要:

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胡建霞

一部武陟发展史,半部黄河变迁图。“铜头铁尾豆腐腰”,黄河的“腰”正是在武陟。闻名世界的悬河就是从这里发育,决口、改道。9月16日,“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从大禹治水到雍正敕建嘉应观,从隋炀帝开通永济渠到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人民胜利渠的兴建,纵观历代治黄史,了解怀川大地渊源流传的黄河文化,感受永不放弃、敢为人先的治黄精神。

据了解,武陟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拥有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理黄河历史的庙观——嘉应观,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是为纪念在武陟修坝堵口成功的一个建筑,被誉为“黄河故宫”、“万里黄河第一观”。


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

“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记者注意到,御碑亭上的楹联寄予了雍正皇帝祈求黄河安澜、国泰民安的愿望。嘉应观曾在清代作为治水衙门使用,此功能一直延续至上世纪9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度是人民治黄工程的指挥部。傅作义、王化云等一批新中国水利专家,曾到这里工作、调研。

据嘉应观景区党组书记翟嵩峰介绍,为让黄河文化代代传承,自去年起武陟县聘请专业团队打造此类研学课程,课程主要覆盖幼儿园至高中阶段。其中小学以下阶段以实践体验黄河文化为主,重视游戏性艺术性;初中阶段在县情市情基础上围绕黄河文化适当增加竞赛、探索等内容;而高中阶段在省情国情基础上挖掘黄河治理文化核心,以研究、考察学习为主,观光考察为辅。

翟嵩峰表示,在武陟,黄河文化传承就像是一种习惯,根植于生活在此的百姓血脉中,同时也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嘉应观内,黄河泥埙传承人王建现场吹奏并展示制作过程。正在学习的孩子们一齐用黄河泥埙吹奏《茉莉花》等歌曲。据了解,黄河泥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武陟县多家中小学校列为课堂学习内容,许多学校也在积极打造特色课堂。

据悉,武陟县黄河文化的传承实践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黄河盘鼓、大圣鼓、怀梆、黄河号子、黄河抢险石头树梢梱、大河遗风民间传说故事及歌谣小曲调等数十种。黄河文化世代传承,根植在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血脉中。


人民胜利渠渠首闸

在嘉应观乡秦厂大坝人民胜利渠渠首,记者看到,这条在建国后兴建的黄河下游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巍然伫立,滔滔黄河水从脚下奔涌向前……

“它不仅是清代治理黄河的指挥中心,也是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人民胜利渠的建设指挥部。”翟嵩峰介绍,新中国成立后首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首任黄委会主任王化云等曾在此指挥修建人民胜利渠。

翟嵩峰介绍说,1950年初黄河水利委员会将《引黄灌溉工程计划书》呈水利部转报政务院,周恩来总理亲批该工程。用时一年多时间,第一期工程胜利竣工。1952年,该工程被命名为“人民胜利渠”。人民胜利渠的兴建宣告了新中国黄河治理首战告捷,结束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打破了外国专家 “黄河无法治理”的论断,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民胜利渠最了不起的地方不仅是在黄河上开了口,还使黄河变害为利。”翟嵩峰告诉记者,人民胜利渠开灌后,利用黄河泥沙沉沙改土,使昔日低洼荒凉的盐碱地变成高产稳产田,先后淤改土地6000hm2。目前灌区粮食产量由开灌前的1335kg/hm2提高到14250kg/hm2,棉花产量由225kg/hm2提高到1125kg/hm2,分别是开灌前的10.7倍和5倍。此外,人民胜利渠在供应新乡市和天津市用水上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据了解,武陟县正在实施“一体两翼、双跨融合”战略,谋划实施了总投资高达425亿元的重点项目152个。其中,黄河滩区王园线生态文化廊道、嘉应观治黄兴水文化园、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暨淤堤连台等重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责任编辑: 黄冠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