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深秋时节,湛蓝的天空一尘不染。禹州市方岗镇帖沟村遍野的石榴树有一人多高,枝丫上挂满了火红的石榴,个个硕大饱满、色泽艳丽,前来游玩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然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个无人问津、贫穷落后的小村庄。
深秋时节,湛蓝的天空一尘不染。禹州市方岗镇帖沟村遍野的石榴树有一人多高,枝丫上挂满了火红的石榴,个个硕大饱满、色泽艳丽,前来游玩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然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个无人问津、贫穷落后的小村庄。
“俺这里发展不起来跟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方岗镇位于禹州市西部15公里处,境内山、岗、平地各占1/3,还分布着大量的荒坡、荒沟。以前由于缺乏规划、治理和开发,沟域内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来源少,生活不富裕。”方岗镇镇长化小锋说。
如何破解沟域发展的“短板”和“瓶颈”,让荒山岭变成“金银山”、荒山沟变为“聚宝盆”、小山村嬗变为回忆乡愁的“打卡地”?方岗镇抢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机遇,把发展“沟域经济”作为重要抓手,按照“一沟一产业,一域一特色”的思路,对荒沟、荒坡进行了综合治理。
“沟域经济”的生命在于特色发展、融合发展。为此,该镇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编制全镇总体规划时,为“沟域经济”发展留足空间,把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通过对沟域内部环境、自然景观、特色产业等进行集中规划,建成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沟域经济带,走出了一条沟域综合治理,支撑生态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
思路一转天地宽。“沟域经济”成为方岗镇打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金钥匙”。该镇在已建成1.6万亩国家木本中药材储备林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朱沟村的寿桃、西炉村的芦笋、东炉的核桃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产业,以韩岗村的肉鹅、杨庄村的梅花鹿、昌王村的鸳鸯鸭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产业,以石坑村、帖沟村等为代表的传统村落旅游产业,以段村、刘岗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游产业,以方东村、和沟村等为代表的一、二、三融合产业等5种类型的“沟域经济”。目前,该镇已建成美丽乡村15个、美丽乡村群3个,其中沟域内美丽乡村占90%,石坑村传统村落还成为“全省乡村规划千村试点”试点村。
在此基础上,该镇还通过搭建政府平台、媒体推介、产销对接等形式,拓展营销市场,寻找“沟域经济”发展商机,先后培育益农社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19个,带动了近万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更令人欣喜的是,方岗镇被划定为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域。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如今,在方岗镇广阔的山区沟域里,特色产业替代了传统种植,绿水青山替代了荒山荒滩,旅游小镇替代了贫困山村……“沟域经济”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这里掀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托起了强镇富民的“小康梦”。
责任编辑: 连甲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