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网 > 县区 > 建安区 >正文

亿元村里的红火产业

灵井镇霍庄村社火戏剧道具产业发展掠影

2020-11-19 09:57:02 来源: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 作者:

我要分享:

摘要:





村干部霍振亚在向客户介绍产品

八十岁的村民胡丑妮在制作产品

村民崔红敏(前)和丈夫陈广申在制作龙头

霍随军一家正在制作舞狮道具

村民何瑞(左)向前来采风的摄影家讲解扇子制作工艺




记者 吕超峰

王增阳 文/图

中国“淘宝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特色文化示范村……一张张闪亮名片的取得,来源于建安区灵井镇霍庄村传承百余年的传统社火戏剧道具制作技艺,更来源于时代赋予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让传统文化创意新生。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发布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镇亿元村名单,霍庄村成功入选。

11月17日,初冬时节的一场阴雨,让气温下降不少,但在霍庄村,呈现的依旧是繁忙的生产和销售景象。在该村鑫正戏剧用品有限公司的一楼生产车间里,一条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正在加紧生产戏剧演出用的靴子;在二楼,几位霍庄村的妇女操纵着一台台缝纫机,快速缝制着手中的戏剧用品。从凤冠霞帔到衣帽靴子,在这里都能找到最合适的道具。

作为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镇亿元村,霍庄村的社火戏剧道具产品加工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产品包含舞狮道具、龙灯、旱船、花灯、戏服等数百个种类。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庙会等传统庆典的狂欢活动,包含高跷、旱船、舞狮、舞龙、花灯、秧歌等节目,已历经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而戏剧艺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发展出不同地域极具本土风韵的众多剧种,由此衍生出种类多样的戏剧服饰、道具、配饰等相关用品。

百余年的文化积淀,让霍庄村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有了更加充足的发展动力。乘着国家发展的东风,在网络、物流等产业的支撑下,霍庄村走出了一条“农户+网络+公司”“农民自发+政府服务”的农民创业致富新路,发展成为原材料采购、原材料加工、成品制作、销售、物流及售后等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霍庄村从事社火戏剧道具生产的农户有400余户,有电商200余家,产品包括舞狮、舞龙、旱船、花轿、毛驴等社火道具以及戏具、头面等数百个品种,带动本村和周边村庄村民从业者近2000人。2019年,全村社火戏剧道具产品年交易总额在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6万余元,社火戏剧道具产品产值占村全部收入的70%。

在霍庄村监委主任霍振亚看来,霍庄村的村民大部分能从社火戏剧道具产业中找到适合的活儿干。“以原有的社火、戏剧道具产品为基础,霍庄村村民积极获取新信息、新动向,拓展思路,从近年来红红火火的影视剧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为很多影视剧剧组提供道具,也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定制服务。”霍振亚说,该村村民根据客户需求手工制作的古装剧长发、长须等,就有一部分成为影视剧中的道具。

在村民何瑞的家中,不同形制、不同色彩的扇子,成为他们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产品。“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扇子好像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产品。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扇子在国外也有着很好的市场。”何瑞告诉记者,他们家生产的扇子,有很大一部分都销往俄罗斯、韩国等国外市场。他们家生产的扇子、丝巾等,包含晕染、混染、渐变染等染色技术,色彩和品质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一些大型的戏剧、情景剧演出中,他们还会提供相应的定制服务。“我们会参加不同的展会,与国外的客户建立联系,并在日常的沟通中通过网络、翻译软件等接受订单,通过现在便捷的物流发货给客户。”在何瑞看来,正是时代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而对于村民霍随军来说,制作舞狮道具,已经成为全家人都参与其中的好生计。他们家的舞狮道具以玻璃钢材料作为支撑骨架,再辅以艳丽的色彩和柔软的内衬,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除了狮头,完整的舞狮道具还包括狮皮、狮褂等,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特别的设计。在霍随军看来,与以前相比,他们有了更加便捷的销售方式。“如果是以前,不管是我们出去跑市场,还是客户到家里来买,都不方便。而现在,我们可以网上沟通、网上销售,随时随地都可以相互交流,一年四季都可以做生意。”霍随军说。

10多岁就开始学习制作龙灯的村民陈广申,如今依旧坚持着这项传统技艺。在他的记忆中,以前每到9月,他就到处跑着找销路,越是快过年了,越是要往外跑,到处去推销。如今,只要通过网络谈好了合作,就会有配套服务帮助他将产品送到客户身边。时间缩短了,距离拉近了,生意也更好了。如今,霍庄村在政府的支持下,组织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班、电子商务知识培训班等,越来越多的霍庄村年轻人回乡创业。

下午4时许,当记者即将离开霍庄村的时候,快递员们走街串巷,从一户户村民的家中取出打包好的社火戏剧道具产品,不久之后,这些产品就会出现在全国不同地区。这个古老的村庄,在时代的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小小的霍庄村,成为乡村振兴中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美好见证。

责任编辑: 连甲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