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司堂暴动:中原大地一声惊雷

【历史背景】

革命危急关头,开展农民暴动

2月24日,小雨。记者驱车十余公里,来到位于建安区、禹州市、长葛市三地交界处石梁河南岸的司堂社区。因为下雨,司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前的路被雨水掩盖,车辆驶过时,两侧溅起片片水花。

“欢迎,欢迎,这是我们社区的老书记杨景尧,正在等着你们到来!”记者推门进入司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司书杰热情地给记者介绍。今年68岁的杨景尧上身穿着有四个兜的蓝色中山装,戴着红色的党员徽章。他虽然头发花白,但是精神抖擞。“我当年下学后当过民办老师,后来在村里当干部,是上一届党支部书记,退休后成了司堂农民暴动的义务讲解员。”杨景尧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中国革命处在十分紧急的关头。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杨景尧介绍,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司堂农民暴动打响了豫中农民武装暴动第一枪。

1928年2月中旬,河南省各地的党组织接到通告,为配合全国开展武装夺取政权的工作,决定沿京汉铁路豫中段的各县农民于1928年3月3日同时举行暴动。

司堂村距离许昌、禹县、长葛县城较远,是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地方。北伐战争前后,这里曾有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基础较好。另外,薛朝立在司堂村有亲戚,从小在外婆家生活,对这一带的情况熟悉。党组织利用这些优势,经过宣传发动,建立了以司聚才、司中灿等人为骨干的农会,薛朝立被推选为农会主席。

【豫中惊雷】

杀土豪劣绅,给百姓分钱分粮

“这儿就是组织暴动的地方。在我们村的司氏祠堂前,留下的唯一的遗物就是一块薛朝立曾站在上面的石磨盘。”在距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西100多米,杨景尧指着路边的三间蓝砖老房子说。

时光回到1927年10月,中共许昌县委书记李杜、团县委书记陈云登、县委委员薛朝立等,根据党的八七会议关于发动农民群众武装夺取政权的精神,先后到许昌县西北乡一带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制作了有“工农革命军”等字的红色旗帜,拟定了22条暴动口号,印制了《告农民群众书》并广为散发。

1928年2月12日,附近的磨李村地霸保长余金池,纠集地主、豪绅,商讨向农民摊派粮款,并企图破坏农民协会的活动。中共豫中特别委员会和中共许昌县委得知这一情报后,决定提前举行暴动,先发制人,并于当天上午组织了100多名赤卫队队员在司堂村集合。大家颈系红布,分别手持枪支、大刀、长矛、红缨枪。

年仅17岁的薛朝立站在祠堂前的石磨盘上,进行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他说罢,和李杜、陈云登一起率领大家向磨李村前进。

队伍进村后,迅速包围了余金池的住宅。李杜挺身而出,揭露了余金池剥削农民、勾结官府的罪行,责令他把掠夺的钱粮分给农民。在一片“打倒恶霸余金池,为穷苦百姓报仇”的口号声中,余金池被拉到村外的打麦场上,赤卫队队员就地结束了他的性命。

国民党许昌县政府前来帮助余金池催粮款的一个官员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司聚才、司中灿、司金秀上前对其连砍数刀,将其杀死。

接着,暴动指挥部把余家的粮食、钱财分给了贫苦群众,并焚烧地契。

2月13日一早,西北乡一带的农协会员大都赶来,队员猛增到上千人。 大家浩浩荡荡地向闫庄进发,去抓恶霸杜建坤。他们从室内的地窖里搜出大量银元和铜钱,分给了农民。

2月14日上午,留守在城里的党组织负责人吴中甫得到敌人派军队镇压暴动队伍的情报后,立即派吴松昌前去通知李杜、陈云登、薛朝立,却发现已经被重兵包围。暴动队伍撤到马头魏村时,同敌军相遇。 大家冒着生命危险,把李杜、薛朝立、陈云登护送到许昌与禹县交界处的水潮店村。

2月15日,国民党许昌县当局调来两个团的兵力,对司堂、杜寨、郑庄等几十个村庄参加暴动的农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当时司堂村共116户,被反动军队抄家的就有66户。

“在这次农民暴动中,司长运、司聚才、高留聚、司廷俊、郑波君、司东振、司根、郑建松、郑长喜等9名骨干惨遭杀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杨景尧沉痛地说。

记者在《中国共产党许昌党史》第一卷中看到,在国民党许昌县当局的血腥镇压下,100多名暴动骨干被逮捕,105名暴动骨干及其家属惨遭杀害。由于叛徒告密,随后来到省城开封开展地下工作的薛朝立不幸被捕入狱,并于1929年9月7日壮烈牺牲。

【祭奠英烈】

继承先烈遗志,珍惜美好生活

司堂农民暴动打响了豫中农民暴动第一枪,在河南农民革命运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年,上海《申报》曾发表“共产党武装占领许昌西北乡一带”的重要消息,轰动全国。

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司堂农民暴动失败,但是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反动势力,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农民的斗志。

1990年4月,当地政府在司堂农民暴动遗址前建了一座高10米的纪念碑。1994年,该遗址被公布为县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清明节,村里的党员、群众及周边学校的学生都会自发组织起来,给司堂农民暴动纪念碑献花,为纪念碑旁的树浇水,并朗诵诗歌,祭奠英烈。

2014年,老家在苏桥镇的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范鸿仪,写出了话剧剧本《好汉朝立》,并在省里和市里获奖。

从建安区某单位退休的老同志常德生,正着手准备写有关薛朝立的中篇小说,用这段历史对当代青年进行爱国、爱党、爱家乡、爱人民教育。

“下一步,我们将对司堂农民暴动遗址进行提升!”司书杰说,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红色教育,了解那段难忘的革命历史,司堂社区准备修建一座司堂农民暴动纪念馆,建造4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为仿古建筑,再现当年的情况;对司堂农民暴动纪念碑广场进行扩建,打造一个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的红色广场,建成建安区党员教育基地。

记者即将离开司堂社区时,望着高高矗立的司堂农民暴动纪念碑,90多年前发生的一切好像就在眼前。

责任编辑: 黄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