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徐湾社区的变迁(三)修家谱写村史留住乡愁

摘要:



徐书明展示他手绘的徐湾村平面图。

徐湾社区主街


□ 记者 黄增瑞 文/图


核心提示

历史上,徐湾曾建有村寨,寨墙下是宽宽的寨河,里面种有莲藕,水里养有鱼虾,一度成为许昌城东风景秀丽的小村庄。在随后高底河发洪水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徐湾村的古寨发挥了防护作用,让村民免受灾害的侵袭。

村里古寨发挥过大作用

明朝崇祯六年(1633年),明政府号召各地“修寨防匪”。各地纷纷建设村寨,挖寨河、垒寨墙、修寨门等等,历时数年。徐湾村亦然,该村在明朝晚期修建寨子,当时有南、北、东3个寨门,寨门形状呈拱形。

徐书明说,徐湾村寨河里的水是高底河的水。夏天河内种有莲藕,开有漂亮的荷花,河里生有鱼虾,不仅风景秀丽,而且便于灌溉农田,因此被称为许昌的“鱼米之乡”。因为村寨修筑有寨墙,在战乱、匪患期间,古寨成为一道屏障,起到了安全防护的作用。

1956年夏季,因连续降雨,高底河的河水猛涨,水位超过安全警戒线,洪水自北向南倾泻而下,直至徐湾村西的一片竹林园时,因为一个被獾盗的洞口发生决口,大水如猛兽一般向东奔流。村干部发现险情后,迅速组织村民,用沙袋等防洪物资把北寨门堵上。洪水因此顺着寨门向东流去,才没有使徐湾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坏。

1959年至1961年,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因为缺衣少粮,不少地方发生了饿死人的悲剧。徐湾村因为寨河里种有莲藕,村民挖出后充饥,因此村里没有饿死一个人。

后来高底河改道,徐湾村寨河缺水,加上村民烧砖建房,寨墙逐渐被挖掉或填充寨河。1970年,徐湾村的古寨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逐渐淡忘。

说到这儿,徐书明给记者拿出一张长约60厘米的白纸,上面是他根据记忆绘制的一张草图,显示的是1956年之前,徐湾村平面图和寨河的情况。徐湾村的寨墙、寨河有380余年的历史,至今令该村老人难忘。

修家谱写村史留住乡愁

跟众多村庄一样,徐湾作为从山西移民到许昌形成的村庄,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徐湾作为目前的“城中村”社区,不久将面临拆迁,但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人忘不了徐湾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发现徐湾人留下徐氏家谱和村史记载,使徐氏家族繁衍生息数百年的历史成为空白。

“木必有本,水必有源。”自古以来,以家谱为代表的家史文化,对人们寻根、修身、治家、励志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了留住乡愁和老村庄的记忆,我们社区正着手安排几位热心的老同志,修家谱、写村史,目前初稿基本完成。”4月1日,徐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军垒说,如今,国家提倡要留住记忆、留住乡愁,他们将从徐湾村徐氏家族的历史发展入手,修缮《徐氏家谱》,撰写徐湾村史,从而使徐氏的家风、家训、家教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当日傍晚,记者从徐湾社区的老十字街走过,道路上车来人往,路边的商店和摊贩亮起灯光,一个个烧烤摊冒起白烟,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可以想象,不久的徐湾社区必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改头换面,像其他村庄或社区一样,有自己的安置小区。到那时,徐湾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品质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村办集体企业十分红火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徐湾村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建有面粉厂、砖瓦窑厂、机械修配厂、拖拉机厂、冰糕厂等。其中,该村砖瓦窑厂生产的青瓦坚固耐用,非常畅销,市区很多企业盖厂房都选购徐湾生产的青瓦。

“村里最早的企业是20世纪50年代办的砖瓦窑厂,生意曾经十分红火,一度出现排队购买的现象。”徐金木说,许昌学院所在地曾是徐湾的土地,该学院东南角有一块地的土质非常好。那里的土俗称“红绿土”,是徐湾村砖瓦窑厂的制瓦专用土。这种土黏性好,用其制作的瓦片美观结实。

“如今,在徐湾社区的一些老房子上,你还能看到当初我们砖瓦窑厂生产的瓦片。”徐金木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徐湾村烧制的瓦片十分畅销,不少城里人排队购买。销售旺季,即便排队也不一定能买到。

“1978年,我们村还建了一个冰糕厂,经济效益也不错。”徐金木回忆,有一年,一个村民为市区龙泉楼旁边的冰糕厂修理机器,目睹了“大楼”冰糕在夏季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受此启发,徐湾村很快从广东佛山购进了6台冰糕机,开始生产冰糕,也挣了不少钱。

当然,该村的集体企业也让村民享受到不少福利。20世纪60年代,徐湾村村民就用上了电,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前,村民没有掏过电费,因为电费都是由村集体企业承担。


责任编辑: 连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