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过端午节,许昌人有何讲究?

传承传统文化 品粽闻香过节

摘要:


6月12日,魏都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光明社区“老妈妈拥军志愿服务队”代表刘英,带领部分成员再次来到驻地武警部队,为官兵们包粽子,表达节日的问候。记者 谭宜姝 摄

核心提示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相传由屈原而来的端午节,至今已传承2000多年。

系五色线、佩戴香囊、悬挂艾叶、吃粽子……这些端午节的民俗也在一代一代往下传,实现了文化的延续。

6月14日是传统节日端午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那些事情。


【端午活动】 “粽”情享端午

端午节即将到来,为了活跃节日气氛,增进邻里感情,6月10日下午,魏都区东大街道办事处文惠社区举办了一场包粽子比赛。

当日15时许,比赛开始。按照比赛规则:5人为一组,比赛时间为5分钟,5分钟内所包粽子归参赛者所有。

随着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大家便紧张忙碌起来:卷、填、压、捆,个个动作麻利。一片片散发着清香的粽叶、一粒粒雪白的糯米经过一双双巧手的加工,转眼间就变成了棱角分明的粽子。在一片和谐的欢笑声中,包好的粽子在参赛者面前堆成了小山。

近日,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市区不少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包粽子主题活动。

“双手捏住粽叶两端,同时向内交叉重叠,折成漏斗形……”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都包出了可爱的小粽子。

端午节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了端午节。

端午节前夕,我市众多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给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上了节日“大礼包”,祝福他们过一个温暖、安康的端午节。


【端午情结】 “端午经济”火


6月12日中午,记者在市区几家商场、超市看到,商家专门设置了节日货架,上面摆放着包装精美的礼包,里面装有各种口味的粽子,市民纷纷驻足挑选。

“我想买一些粽子,端午节和家人一起吃。”正在挑选粽子的市民张培莉告诉记者。除了购买成品粽子外,很多市民还打算自己包粽子。

“买几斤糯米、绿豆、红豆,就能包好几十个粽子。”正在市区七一路一家超市挑选粽叶的市民阳阳说,她准备在网上看包粽子的教程,然后尝试自己包粽子,这样既干净又实惠,同时还能满足自己的口味。

记者在市区多家商场和超市了解到,为满足节日期间市民的消费需求,各商家均提前备足了货源。端午节的到来,也意味着盛夏将至,消暑用品即将进入销售旺季。

记者在市区建设路一家家电专卖店里看到,空调、电风扇、电冰箱、冰柜等电器均被放在显眼的位置,促销海报让人目不暇接。

此外,记者还发现市场上粽子形状的小饰品以及香包正在热销,其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以前这些端午节饰品只有老人给孩子买,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也会买来戴着玩。”市区一家精品店的工作人员吴晓燕说,端午节饰品多体现祝福和吉祥之意,也能为节日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书中锦句】 读诗忆屈原


其实,端午节的浓郁氛围不光在社区、商场里,还在书本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端午节的诗句吧。

唐代诗人文秀《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宋代诗人梅尧臣也曾作诗感慨屈子:“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大唐皇帝李隆基对屈原钦佩有加,曾赋诗一首礼赞屈子:“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自唐以后,忆屈原诗也有佳作。

宋代诗人许文通有《端阳采撷》云:“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另一位宋代诗人张耒有诗曰:“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明代诗人陈子龙诗曰:“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近代大文学家巴金先生的一首诗:“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此诗虽无“屈原”元素,但诗境含蓄。


【民俗民情】 端午闻艾香

端午节是我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插艾叶是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那么,除了吃粽子、糖糕外,许昌人过端午节还有啥习俗呢?

“新鲜的艾草,一元钱一把。”在市区文化路,一个卖艾草的摊位前人气很旺。

“艾草气味独特,挂在家里可以驱蚊虫。”“端午节快到了,买一把艾草插在门上才有过节的味道。”几名顾客一边挑选艾草,一边交谈着。

除了艾草外,这两天街头卖香囊的摊位也多了起来。有些香囊做工精细、造型别致、配色讲究,一看就是批量生产的。

“我记得那时我们经常在外婆的帮忙下穿针引线,往布娃娃里面装香草、甘草等。”在市民周君的记忆中,儿时的端午节,家人会给孩子们缝一个“搬脚娃娃”。

“我们几个表姊妹会为了一个刚做好的搬脚娃娃而展开‘抢夺大战’,姨妈们通常一边做着活计,一边看着我们闹。她们还会用边角料给我们缝沙包。现在想起来,真是充满了童趣、亲情和快乐。”周君说。

市民刘秀云说,过去的端午节,她的家人会泡雄黄酒,但他们从来都不喝,而是往耳朵等部位涂抹。除了在手腕、脚腕系上五色绳,吃粽子、鸡蛋、大蒜外,她的父母还会买艾叶,用来煮水喝或者泡脚。

另外,在许昌,端午节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那就是送扇子。女儿出嫁第一年的端午节,娘家人会送上亲手制作的扇子,上面画着人物、花草等内容。因为端午节时处仲夏,此举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

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拥有仪式感才算过节。

静谧的小院,艾香、粽香氤氲,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的端午节是多么安心、舒心、暖心。


责任编辑: 连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