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黄景明:修桥筑路的“大工匠”

摘要:

盛夏时节,在热火朝天的项目施工现场,有一位穿梭现场步履匆匆的建设者——许昌腾飞建材公司副总经理黄景明。从业20多年来,他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责任心和高效执行力,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参与的项目荣获多项专利。筑民心工程,创质优项目。他主持或参与完成工程建设项目27项,其中19项分别获得市级优良工程、省级优良工程、河南省金杯奖工程称号。一座座桥梁与道路见证了他的付出和汗水,他先后被授予“魏都工匠”“许昌大工匠”等荣誉称号。

“道路桥梁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安危,丝毫马虎不得。”从黄景明担任技术负责人开始,这句话他常常挂在嘴边。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黄景明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勇于创新,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严抓成品质量,每道工序开始前,他都会严格比对,避免出现技术差错。机器的哪个地方有什么故障,黄景明只要过去一看、一听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这“一看一听”的背后是黄景明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付出与钻研。每次到工地现场检查工作,他都会带着图纸和尺,并时常告诫年轻的员工:“把尺和图纸牢牢抓在手里,标准及规范才会刻在心里。”

道路、桥梁是钢筋与混凝土交织的艺术,每个工程的背后,都浸透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工程需要实干,更需要创新。”黄景明积极带头开展创新工作。2012年,许昌县(现建安区)青泥河桥、小洪河桥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施工期间,黄景明对空心板预制技术进行总结归纳,摸索出满足技术及质量要求的施工经验、工艺技术,并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管理团队、技术小组、施工队伍。这项技术在后续开工的我市护城河水系环通工程中大放异彩,为护城河水系环通工程获得2016年度河南省市政工程金杯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别在2017年,黄景明带领团队主持了G107与许鄢快速通道互通式立交桥工程40米箱梁预制安装工作。该项目为许昌交通系统自主预制安装的跨度最大、技术领先、施工难度最大的预应力箱梁,实现了许昌地区大跨径预应力箱梁预制安装技术的历史性突破,为许昌市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黄景明带领的团队先后参与了G107许昌境改建、许鄢快速通道建设、S225许港快速通道建设、S103禹州境改建、G311襄城县段改建,以及市政道路上的天宝路桥、新兴路桥、前进路桥、东大街桥建设……他攻破了多个技术难关。在施工过程中,他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如张拉阶段,他使用专业的张拉系统软件,各个张拉阶段工艺参数一目了然,便于掌控调整,保证了梁板的张拉质量。在箱梁养护方面,黄景明也有独特的方法。针对夏季高温炎热,他对箱梁采用水管点滴加水配合薄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养护效率;冬季进行蒸汽养生,降低因严寒造成的混凝土强度下降,提高预制件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黄景明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以节约资金、提高生产效率。经过不断实践、改进,黄景明目前拥有发明专利3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7000万余元。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只要肯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从最基层、最基础做起,将细小步骤学通学精,工作就能干好。我和我的团队将秉持‘匠人精神’,为许昌城市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黄景明说。现在,黄景明还多了一项重要工作:发扬好传帮带的传统,带出更多好徒弟,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也把敢于吃苦、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和优良传统传承给年轻职工,为企业发展、许昌更美好贡献最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 连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