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风雨同舟,军民同心。 黄增瑞 摄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许昌大地迎来严峻考验——
7月19日至21日,我市经历持续强降雨过程,全市范围出现暴雨、大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同时长葛、鄢陵还承担着上游泄洪带来的巨大压力,雨情罕见、汛情紧急!
汛情就是命令,安澜就是责任,防汛救灾不容有失!
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统筹指挥,各级各部门闻“汛”而动、克难攻坚,社会各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倾心倾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这是一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汛壮歌”——市委、市政府统筹指挥、科学调度,各级各部门闻“汛”而动、高效执行,广大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向险而行
7月19日夜以来,倾泻而下的暴雨,考验着许昌各地主城区的排水管网,冲击着许昌双洎河、北汝河、颍河等干流的堤岸涵闸。
是否能果断决策、及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从此次强降雨侵袭许昌的第一刻起,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指挥下,市委书记史根治、代市长刘涛5次参加省防汛调度会、会商会,多次深入县(市、区)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和群众转移工作,作出了果断有力的部署。
7月20日一大早,市委书记史根治轻车简从出发,专奔中心城区积水严重的地方而去。
实地察看后,史根治立即返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紧急视频调度会,宣布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并明确提出:把群众不死伤、不受严重损失作为“金标准”,确保主要水利工程不出险,确保城市防汛平稳运行,确保农田不出现大面积积水。
第3号总河长令也迅即签发——动员各级河湖长迅速到岗到位、坚决扛稳防汛重任。
最为揪心的是,暴雨之下、洪流之下,佛耳岗水库、白沙水库水位怎样?双洎河流域防洪河道是否承受得住?洪峰到了哪里?会不会导致决口和大面积漫滩?抢险救援进度怎么样?沿线乡镇村庄情况如何……
关键时候,党员干部就要和群众在一起,就要往最艰险的地方去。
7月19日至23日,史根治、刘涛等市级领导干部,分别前往禹州市、襄城县、长葛市、鄢陵县实地检查防汛工作,察看水位水势,探查河道堤岸,走进过水村庄,关切群众安危。顾不上吃饭,更顾不上休息,因为雨不停、水不退,就永远要把群众安危考虑在前。
汛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会场。7月20日14时,从长葛前往鄢陵防汛一线的史根治,又返回到双洎河长葛市大周镇最严峻的防汛一线,召集市四大班子领导,在水里、雨里现场召开了一场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当天12时30分,刘涛也从鄢陵县防汛一线返回,未做片刻歇息,继续赶往长葛察看水势和群众转移工作,并参加了这场在雨水中举行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这场雨中的现场会要求,以不发生群众伤亡事故为“金标准”,以水库水闸、堤坝河道、隧道涵洞不垮塌为“硬要求”,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响鼓重锤,号令如山。
市四大班子领导的分包职责进一步明确,县包村、乡包组、村包户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
一时间,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义无反顾地向灾区去、向一线去,趟积水、踩泥泞,助力决口封堵,帮助群众转移,全力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水利、应急、电力、通信、交通等各部门更闻“汛”而动,把防汛资源向一线集结,把救援力量往灾区调度,众志成城、奋力应战,全力开展防汛抢险救灾。
长葛市、鄢陵县作为“主战场”,更是各级所有干部全员上阵,从主要领导到社区(村)干部,全都奋战在防汛救援一线,胡子长了顾不得收拾,眼睛熬红了还要接着扛,因为,他们深知:在关键时刻必须与群众在一起,努力当好群众的“主心骨”。
■这是一道安如磐石、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广大预备役、民兵和退役军人坚守一线、克难攻坚,封堵决口、转移群众、抢险救灾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倾盆而下的暴雨中,当“三个不相信”的口号响起,看到一抹抹“迷彩绿”,即使是面对滔滔洪水,广大干部群众仍感到莫名的安心。
“杨根思部队来了!”——7月21日下午,接中部战区命令,“特级英雄”杨根思生前所在部队紧急派出官兵、装备车辆,在最短时间内集结完毕,从驻训场火速赶往长葛市灾区驰援。
受强降雨过程影响,我市双洎河长葛段自7月21日17时先后出现4处决口,分别位于董村镇马庄村、古桥镇徐王赵村和古桥村、南席镇马武村。
风雨同舟,军民同心。只要有险情,“人民子弟兵”总是冲在一线。“杨根思部队”、武警许昌市支队官兵,与我市、湖北襄阳的消防救援队员,长葛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许昌汉风应急救援队等民间救援队伍,以及长葛市广大干部群众纷纷投身封堵决口、加固堤坝的工作之中。
一双双泡得发白、布满“沟壑”的脚丫,是最稳健的“根基”;一个个满是湿疹、涂满药膏的后背,是最坚挺的“脊梁”……经过他们昼夜不停、连续奋战,4处决口目前已经全部封堵完毕:董村镇马庄村决口7月23日凌晨4时完成封堵,古桥镇古桥村决口7月24日完成封堵,古桥镇徐王赵村决口7月25日17时封堵完毕,南席镇马武村决口7月26日凌晨4时30分封堵完成!
深夜里,当最后一个决口——马武村决口被成功封堵,在场的部队官兵、救援队员、干部群众齐声高喊:“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军民大团结好”!
汛情就是命令,救人就是责任。7月22日,郑州市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5000多人被困。22日13时许,“杨根思部队”分批从驻训场火速前往该医院,转移被困的病患及医护人员,“洪水不退我不退,百姓不回我不回”。
7月23日,“杨根思部队”增派1800余名官兵携带装备赶赴郑州市区,参加灾后恢复水利工程、供水、供电、交通和灾后消杀等任务。7月24日凌晨1时许,在郑州市京广北路隧道内,“杨根思部队”官兵和其他救援人员一起连夜加班作业,“大家再努把力”……
“抗抗”——7月21日晚上出生的周家康,之所以有这个“爱称”,是她的父亲周鹏远、母亲苏彩云“为了纪念我们在洪灾中得到的帮助,也是为了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
7月21日下午,受汛情影响,长葛市大周镇卫生院一楼被淹,停电、停水,待产的苏彩云急需转移。接到求援信息后,武警许昌市支队救援分队官兵与长葛市交警接力护送——20时30分,苏彩云被护送至长葛市妇幼保健院;22时20分,经剖宫产手术,“抗抗”出生,母女平安。“孩子被大家叫作‘抗洪宝宝’,这是我们全家的幸运。”苏彩云说,“天灾无情人有情,我们永远感谢大家的爱心救助。”
与“杨根思部队”、武警部队官兵并肩作战的,还有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面对来势凶猛的汛情,许昌军分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7月21日一大早便组织50余名民兵紧急前往大周镇,并到佛耳岗水库分洪区域进行勘察和指挥;21日傍晚,马庄村出现决口险情,许昌军分区115名官兵和应急民兵分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并会同其他救援力量一起转移受灾群众2100名……
同时,在许昌军分区指挥下,各县(市、区)人武部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指挥民兵转移安置群众、开展河堤巡查等工作;市、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也积极动员、组织广大退役军人,积极参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在防汛抗洪一线彰显“人民子弟兵”的担当奉献!
■这是一次“微光汇聚、情满人间”的“守望相助”——“没有天生无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身处险境、感同身受的人们齐心协力、携手并肩,风雨面前大家一起扛
越是危难关头,越需要同舟共济;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万众一心。
面对严峻的汛情,面对滔天的洪水,没有哪个人是“局外人”。大家守望相助、共渡难关,从中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暖心故事……
一场暴雨,见证了许昌少年的善良和担当——
7月19日,“迟到”的暴雨汹涌而来,许昌中心城区道路积水严重,不少车辆因盲目涉水而“趴窝”。“不要过,不要过!前面都淹了。”当日21时50分许,在市区空港新城小区一期附近,12岁的王博涵、13岁的王国宝、13岁的王国耀、9岁的杨丰羽、9岁的王浩暄站在积水中挥舞双臂,声嘶力竭地向驾车行驶的司机发出警示。半个多小时内,有10多名司机在孩子们的提醒下自觉绕行;看到有车辆熄火,他们冒雨跑过去帮忙推车,全身上下早已被雨水淋透……
一场大汛,见证了民间救援队员的果敢和勇气——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这是许昌汉风应急救援队的口号。暴雨来临后,他们立即组织人员,24小时值班备勤,接到群众救助后,冒着瓢泼大雨为漏水房屋搭建防雨布,救援被困车辆;7月20日,兵分两路前往鄢陵县彭店镇、郑州市参加救援;彭店镇险情排除后,队伍转战大周镇,与长葛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一起,救援被困群众。在许昌市区,许昌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也出动多名队员,转移被困群众,参与被困车辆营救……
一场洪水,见证了莲城人民的爱心和深情——
长葛市坡胡镇西柳村84岁老党员李同贤,一件毛衣穿了40年不舍得换,却捐款5000元用于抢险和灾后重建;南席镇马武村任大姐一上午烙了800张烙饼,送给防汛抢险一线人员;原谷原麦专门“招募”会包包子的市民齐动手,将一笼笼包子捐赠到防汛一线;鄢陵县赐富酒店向周边受灾群众开放,提供免费食宿;襄城县万杰智能将智能餐饮保障车送到防汛一线,让大家可以吃上热腾腾的牛肉面;短短3个小时,食物、饮用水、被子等物资堆满了长葛市体育馆安置点的3个房间,380余名志愿者赶来为受灾群众提供服务……
一场灾情,见证了优良传统的弘扬和传承——
郑州市街头,在“杨根思部队”服役的杨帆,见到了暌违已久的父亲——湖北京山飞鹰救援队队员杨海燕,一个紧紧的拥抱后,是各自奔赴救援岗位;鄢陵县实验小学翠柳校区安置点,在餐厅工作的郑景芳接到任务后立即返校,她21岁的女儿夏文“主动请缨”,到母亲工作的安置点帮忙;长葛市后河镇山孔村刘永刚父子俩,通过不同途径报名参加志愿者,在古桥镇徐王赵村抗洪一线相遇;鄢陵县外国语中学安置点,12岁的小姑娘吕浩然主动承担起统计、分发物资的任务,“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一场洪灾,见证了许昌人的厚道和感恩——
7月26日下午,武警许昌市支队圆满完成防汛任务归来,许昌市区群众夹道欢迎,迎接抗洪英雄凯旋;“杨根思部队”官兵完成马武村决口堵堤任务后撤离,自发赶来的群众敲锣打鼓,送别“最可爱的人”,而原先转战至马武村时,群众自发站在洪水中当“路标”,为部队抗洪车辆引路;许昌市安装公司家属院一位老人被安全转移后,其家属脱下雨衣送给志愿者,并向他们拱手致谢;鄢陵县实验小学翠柳校区安置点,吃着志愿者端来的饭菜,一位老人激动地说着“咱的党真好,这跟在家是一样”……
类似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类似的“平民英雄”也还有很多——在不期而至的疾风骤雨里,许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时时处处闪耀着耀眼的“光芒”。点亮它们的是我们每个人,守卫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这是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情厚谊”——有人从四面八方汇聚许昌,有人从许昌奔赴郑州、新乡等地,将善意、真情散播到最需要的地方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每一次灾难面前,爱不仅从不会缺席,还会奔腾汇聚成暖流;每一次艰难前行,总会有人奔赴而来,与我们携手并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伟大叙事。面对严峻的汛情,无数的救援力量向许昌汇聚——
“这一幕,像极了父亲的背影!”7月21日下午,湖北省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长葛市大周镇王皮庙村开展救援,两名消防队员背着两个孩子,行走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小心翼翼蹚过积水,缓慢前行——网友说:这就是满满的安全感,如果身高不够,那就请让我做你的“摆渡人”,在我的肩膀上,你尽可以放心!
“我们大家只要伸出援手,再大的困难都会扛过去!”7月21日,长葛市大周镇,来自山东省临沂市的十几名货车司机,看到急需大货车的救援信息,果断放弃运输货物,主动投身防汛救灾之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已经不是第一次,去年疫情期间他们还曾驰援武汉!
还有来自天山的真情问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县是许昌对口支援地,他们始终关心着许昌的汛情。连日来,巴里坤县组织各族群众,积极为我市受灾群众制作干粮、馕饼等食物,筹措矿泉水、哈密瓜、辣椒酱等物资,目前已送达许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在许昌得到“热干面”“泰山”“天山”等真切关怀的同时,许昌人也深切关心着郑州、新乡、周口等兄弟城市,并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7月20日20时50分,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赶赴郑州增援;21日凌晨1时10分,抵达郑州高新区,不眠不休鏖战一夜,在连霍高速与西四环交叉口转运疏散被困群众300余人。7月22日上午,在郑州连续奋战两天两夜后,又转战新乡,用肩膀作台阶,让群众踩着脱困……
面对特大暴雨对郑州电力设备造成的影响,许昌供电公司7月20日晚紧急行动,迅速抽调6名经验丰富的骨干配网工作人员组成抗汛保电小分队,配备2台应急发电车,连夜驰援郑州,承担起抗汛保供电的任务。
先后赶往郑州、新乡救援的,还有胖东来救援队、汉风应急救援队、金诺商砼救援队等民间救援队伍,深入防汛抗洪一线转移群众、运送物资。7月23日,一支“特殊的队伍”也从许昌出发赶赴郑州——万里交科志愿服务队对灾后道路的隐蔽空洞进行雷达监测,截至26日11时,已检测路面80公里,发现隐蔽空洞6处。
除了救援力量,还有生活物资——7月23日,建安区苏桥镇在外经商的爱心人士王风军等5人,连夜从西安赶往郑州送物资;7月24日,许昌市食安办联合市工商联、市消费品批发和零售业商会驰援郑州,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消防队员运送物资;7月24日深夜,建安区河街乡邢庄社区干部捐资3万多元,购置物资驰援新乡;7月25日,许昌雷锋爱心社团、许昌星火爱心社团将装满7辆货车的生活物资,送达新乡市卫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安置点……
同样感受到许昌人浓浓热情的,还有其他市县的转移群众。特别是,鄢陵县在自身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张桥镇、南坞镇、大马镇接纳沿途其他市县撤离无住所人员8000多人。
“别的也帮不上啥大忙,想让大家吃点儿热乎的”,7月24日,连夜赶制的220个火烧、310个卤蛋,送到了鄢陵县南坞镇孙老村的周口市扶沟县群众安置点;而位于大马镇义女社区安置点的扶沟县老乡,则吃到了志愿者送来的菜馍、卤面……
“有地方住,有吃的,有喝的,都是党的英明领导啊!”7月22日,在张桥镇一中安置点,经历过1938年黄河花园口洪水灾害的扶沟县固城乡宣庙村村民85岁的马喜成说,固城乡政府有干部带队,张桥镇也有专门的干部负责安置工作,乡卫生院还派来了医疗队,谁有个头疼发热的能够及时救治,“今昔对比真是两重天呐”。
风雨无情人有情,同舟共济共向前。暴雨浇不灭精神火焰,洪水冲不垮责任担当。有了全市上下的众志成城、四面八方的鼎力支援,许昌一定能够汇聚起冲破风雨的澎湃之力,凝聚起攻坚克难的恢宏之势,我们也必将书写防汛抢险救灾的胜利答卷!
责任编辑:
附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