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16:22:15 来源: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 作者: 孙江锋
我要分享:
明朗寺村村民李福辰讲述明朗寺的历史。
“俺村和明朗寺息息相关,明朗寺就在村中间位置。”“明朗寺原有四五十亩庙产,和尚自己种地养活自己。后来,人们挨着寺院造屋建房,慢慢形成了村庄。” 8月18日,听闻有人想了解明朗寺村的由来,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一个寺庙的名字,为何会成为一个村庄的名字?明朗寺是何时修建的?千百年来这里流传着什么样的传说与故事呢?
明朗寺原名圣寿寺,前后大殿十二层
相传,明朗寺原名圣寿寺,始建于南北朝佛教兴起时,是一座六层大殿。贞观年间(公元630年),李世民派人增建六层大殿,圣寿寺规模达到十二层,是中原朝圣的名刹古寺。
“虽然我记事时,明朗寺只有两层,但是也很雄伟壮观。” 回忆起以前明朗寺的样子,今年80岁的李宝华用“雄伟”来形容。
巍巍的山门前石狮把门,山门里“哼哈”二将分坐东西。过了山门是一座大殿,殿内供有“千手千眼佛”,背后供着“转经佛”。大殿后是二门,门上横匾镶嵌有“圣寿寺”三个大字。院墙上垒有十二通石碑(现存)。
二门过后是大雄宝殿,七层的台阶由青石铺成。宝殿檐下有四根红柱子,柱子粗大,两人手拉手才能勉强抱住。东檐下挂有一口千斤大钟,相传每逢初一、十五院内僧人撞钟,远在40余里外的鄢陵城都能听到钟声。
据说,该寺院坐落在“土龙”背上,钟声顺着“土龙”传送。“土龙”的神奇在于干旱年间,其他土地因干旱结成块状,唯有“土龙”的土质疏松湿润。明朗寺的“土龙”呈西北到东南走势,至今尚存。
大雄宝殿中央有一尊双手合十,身披黄衫,全身塑金的五米高佛祖像,旁边立有八尊神像,都捧着“劝世经”。殿内有八柱,十二横梁,全画有龙凤。墙上的壁画栩栩如生,有《五子登科》《嫦娥奔月》《老寿星》《蟠桃会》《十三和尚救唐王》等。
“东厢房供着玉皇大帝的神像,两边有刘、关、张、赵的神像,中堂画着山水画,传说是吴道子所画。西厢房有水佛爷像,盘腿而坐,这座神像在‘文革’期间才被毁掉。”李宝华说。
寺院内有一棵柏树高30多米,据说当时在10多公里外的长葛市老城镇,都能看到这棵柏树。由于该树树龄较长,中空的树干里长了一棵椿树,称“松怀抱椿”。
每逢时节,无数善男信女云涌而来,烧香拜佛,求子祈安,唢呐声声,锣鼓阵阵,鞭炮齐鸣,香烟缭绕,十分壮观。
乾隆帝御驾亲临,对明朗和尚赞赏有加
传说圣寿寺之所以改名为明朗寺,跟一位名叫明朗的和尚有关。
明朗和尚原是圣寿寺的主持。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为了取信于民,带文武百官驾辇到此朝拜佛祖。
乾隆在圣寿寺住了三日,回到朝中发现贵妃娘娘的夜明珠丢了,派人遍寻寺院不见。乾隆以为,这是佛祖在试探他的忠诚,当即下旨重修寺院。寺院落成时,乾隆亲自驾临验收工程,对负责监工的明朗和尚赞赏有加。
一日,乾隆发现明朗喂养了一头毛驴。乾隆问:“何用?”明朗答:“别小看这头毛驴,它名‘千里驹’,行走如飞。”乾隆半信半疑,和明朗打赌,让他次日骑上毛驴到开封买菜,不能耽误早饭,回来时乾隆要看到卖菜老板的票据。
该寺院距开封百里,骑毛驴岂能到?第二天,太阳升起,饭都快熟了,明朗才动身买菜。一袋烟的工夫,明朗买菜而归,同时献上卖菜老板的票据。乾隆大吃一惊,称赞道:“真是千里宝驹呀!”话一出口,只见明朗叩头谢封,骑驴腾空,得道成仙。后人为纪念明朗,把圣寿寺改名为明朗寺,村名也改成了明朗寺村。如今,明朗寺内还留存有圣寿寺的陶制竖匾。
另一种说法是,贵妃娘娘的夜明宝珠留在了圣寿寺,明朗的毛驴获得乾隆亲口加封。一位随行的官员贪图宝贝,事隔数载后又来到寺院,逼打众僧交出宝贝。明朗和寺院僧人为保“千里宝驹”和夜明珠,死伤数人。贪官一怒之下,下令官兵包围寺院,如不交出宝贝,就一层层放火烧毁大殿。
明朗和众僧誓死不从,贪官便一层一层火烧大殿。眼看大殿烧了10层,明朗心想“如此下去,生灵涂炭。”万般无奈下,他骑上毛驴直冲云霄,消失不见。贪官见此,下令撤兵。大火烧了几天几夜,乾隆知道事情缘由后,下旨斩了贪官。
大火过后,圣寿寺仅存二层。第二层大殿的佛像前立有一块“龙牌”,凡有官员途经此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必到“龙牌”前祭拜。
史料记载,明朗寺为明万历五年修
还有一种传说是隋末唐初时,圣寿寺有几十个和尚每年习武练功,精通武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中就有两个和尚来自圣寿寺,他们奉命赶到少林寺救唐王,立下汗马功劳,因此唐王李世民对圣寿寺也有特别之情。
李学谦认为,无论是乾隆亲临,还是“十三棍僧救唐王”,圣寿寺改名明朗寺的说法都是一种民间传说,没有任何依据。
清康熙三十年《长葛县志》注译本寺观篇中记载,圣寿寺在县东三里,久废;明朗寺在县东二十五里,万历五年,杨恺修。康熙十三年,知县米汉雯重修。
李学谦认为,按照康熙年间的县志记载,圣寿寺和明朗寺地理位置不同,是不同的寺院,不存在圣寿寺改名明朗寺的说法。
“《长葛县志》记载,圣寿寺在县东三里,我推断就是现在长葛老城镇东关的位置,长葛老县城在老城镇。久废,就是寺院已经废弃。”李学谦说,民间自古就有不用寺庙的砖瓦建房的说法,圣寿寺废弃的砖瓦无人用被运送到明朗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圣寿寺的名匾会在明朗寺中。
清康熙三十年《长葛县志》记载,明正德年僧明朗重修宋时创建的洪福寺,明确记载了明朗是明代正德年间人。正德为明代第10位皇帝,万历为13位皇帝。后人为纪念正德年间的明朗,于万历五年间修建了明朗寺。从明正德到清乾隆,中间相差200多年,明朗怎么可能被乾隆封赏呢?
责任编辑: 龚政明
附件: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