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9 15:51:58 来源: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 作者: 孙江锋
我要分享:
岚川府村街头的古槐树。
周藩后裔家谱中关于岚川府村的记载。
核心提示
“府”字,有达官贵人的住宅和对他人住宅敬称的含义。比如有人问“您府上是哪里?”便是问您家在哪里,是一种敬辞。旧时,府多是官宦、贵族的住宅,或身份尊贵的人居住之地,例如开封府、应天府、王府等。若是村名中带“府”字,必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在长葛市大周镇西北,有一村庄名叫岚川府。它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长葛、新郑、尉氏三地交汇处,历史上人才辈出,享誉三地。
一个村庄,为何带有“府”字?“岚川”又有何寓意?本期《许昌往事》带你一起来到长葛市大周镇岚川府村,了解这里的旧事。
岚川府村朱姓村民是朱元璋的后代?
10月24日,阳光甚好。岚川府村村民朱根宪拿着一本1930年出版的《长葛县志》翻了起来。“我们村朱姓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人。”朱根宪说。
在这本《长葛县志》中有一篇李国琪写的《岚川府朱氏祠堂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余从考其谱牒,则固明祖之裔,其出自周王与王君同,由王橚传若干世,有曾封岚川府者,迁居长社之东北,遂以其封号名村,记载甚分明……”
查阅相关史料,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叫朱橚,是明成祖朱棣的同母胞弟。1370年朱橚被封吴王,1378年被改封为周王,1381年就藩开封,王府设在北宋故宫,朱橚一脉后裔统称周藩后裔。
1425年朱橚薨逝,终年65岁,谥号“定”。因其封国为周,谥号为定,故称周定王。现今禹州市无梁镇的周定王陵,就是他的陵墓。
按照记载,我们推断岚川府的来历大致与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有关。
有意思的是,《长葛地名志》中记载,仅长葛地区自然村带“府”字的村名中就有小连府、奎府、四三府以及改名前叫府的村庄颍川府(现为老梅庄)和秋德府(现为秋庄)等。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带“府”字的小村庄竟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逢“府”必姓朱。
岚川府朱姓人一直在续修家谱。“我们的前20字派语是‘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恪广登庸’,后续20字派语是‘承先光祖训、修德振家声、景福延令绪、永世庆华宗’”村民朱红卫介绍。
明皇室宗亲,为何迁居于此?
也许你会问,如果他们是明朝皇室宗亲,不在开封城里享福,为啥要东奔西跑迁居到“长社之东北”呢?
朱根宪说,几年来他们查阅资料,寻找蛛丝马迹。终于在《大明周王直系后裔开封族谱》中发现线索,似乎可以解释迁居的原因。该族谱中记载:“嘉靖四十四年二月朝廷以推恩令出《宗藩条例》……自愿出王府另择吉地为营者十房有一,世宗嘉靖封通许二府、长社四三府、岚川府等,郑东祭佰城府、六府营、祥府营等……”
原来,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宗室采取了封藩建制,陆续将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侄孙封为藩王,驻守全国各地,这些宗室后裔永享明朝中央财政供养。皇室宗室人员不科举、不侍农、不经商。
养在藩国中的宗室贵胄们,终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形成了庞大的财政全供阶层。即所谓的“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徒拥虚名,坐糜厚禄”。
这个朱元璋当初构想的“藩屏帝室,永膺多福”的宗藩制度很快便畸形发展。因为宗室藩王的不断繁衍,200年后的嘉靖至万历年间,仅开封周王一脉的宗室人员,据统计,就有32000余人。仅供养宗室人员的财政支出就需要240万两白银以上,而嘉靖年间,明朝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每年约为200万两白银,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韩王府因为饥荒饿死人,宗室人员殴打当地官员。消息传到京师,嘉靖皇帝震怒,颁布“推恩令”,实行《宗藩条例》,鼓励宗室人员主动迁出封地,自谋生路。
“朱橚就是这样的大背景下主动从开封迁出,凭借祖传的医学本领,最终在长葛北部定居下来。”朱根宪说。
由此可见,位于双洎河两岸的岚川府、四三府都是当时周王藩外迁的宗室人员所建。这也印证了明朝时凡是朱姓皇室人员居住之地皆称“府”的传说。
古槐树见证村庄历史
正如人们所说的,一棵古树见证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古树的寿命越长,证明一个地方的历史越悠久。
随村庄一同老去的是岚川府村中的一棵大槐树。2017年长葛市林业局对这棵槐树进行了树龄鉴定其树龄约500岁,并列入古树名木挂牌保护。这些相关信息足以证实了村民中的传言——这棵老槐树,就是朱橚率领族人迁出开封居住到此地时种下的,与村庄同岁。
这棵老槐树历经风霜雪雨,躲过天灾人祸,至今仍枝繁叶茂,实乃幸事。
由于槐树生长得极其缓慢,以至于它虽有500岁高龄,树围却仅有一抱。这棵老槐树约有两层楼高,中空,树皮还算结实,支撑着高大的树身。满树的叶子依然翠绿,生机盎然。
据说,因为老槐树树干中空,木质腐朽,里面曾经还长着一棵三四十厘米多高的构树(别名构桃树),形成了“树中树”的奇景。
据老人们回忆,以前村里人每到吃饭的时候,就喜欢围坐在老槐树下聊家长里短,孩子们总喜欢爬到树上掏鸟蛋。
再后来,土房变成了瓦房,瓦房又变成了楼房。树下的人长高了,树下的人走了,可这棵老槐树依然满树翠绿。
是的,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名字。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叫下去,突然有一天,有谁问起名字是咋起的,人们方才想起那里还有一个村庄。村庄的名字再一次被叫响,那时候,人们便会想起村里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责任编辑: 龚政明
附件:
会议贯彻落实企业合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企业家合规经营理念,通过靳祥钰主任新书《无罪辩护和有效辩护》以案释法,正本清源,全面着力打造合规合法的企业,积极推动企业合规经营和刑事辩护的创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顾永忠教授、北京雍文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晓松、河南省司法厅工会主席刘俭民、原河南省检察官学院党委书记张永键、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河南省律协副会长陆咏歌、原郑州警备区苏政委、河南各个地市司法机关干部及纪委监察委等相关领导、河南省安徽商会会长汤武、执行会长彭井思、律协领导、各商会会长、来自全国各地中国政法大学硕士与博士班同学、台湾大学资深教授张国圣博士及其他与会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现场授课从“企业家法律风险与刑事法律风险”、“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与企业的关系”、“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的类型与防范”、“我国企业刑事合规的实践探索四个方面入手,详尽阐述了企业合规经营管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详细]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