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奎街:有名的“小吃街” 恒得颜染坊曾“叫响”许昌城

2021-11-23 01:03:47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毛迎

我要分享:

摘要:


聚奎街街景 记者 毛迎 摄

核心提示

聚奎街为南北走向,与察院西街平行。这条老街历史悠久,在1933年版《许昌县志》上,可以看到当时的许昌县城街巷分布图,图上标注的“聚奎巷”对应今日的聚奎街。巧合的是,1933年版《许昌县志》是由朱又廉主持编撰的,朱又廉曾居住在聚奎街。在这条老街上,曾有老字号恒得颜染坊,染出的布料“叫响”许昌城。

■ 聚奎街历史悠久,美食云集

11月21日17时许,记者从东大街与平定街交会处向南拐,就来到了聚奎街。这条街路面不宽,北段两侧有商铺和居民小区,南段聚集着多家饭店,主营烩面、饺子、涮羊肉、砂锅等美食,一些街边小摊儿上摆放着热腾腾的胡辣汤、豆腐脑、汤圆……美食的香味在空气中缭绕,引得人食欲大开。

位于许昌老城偏东南的聚奎街是以传统文化命名的街道。60多岁的李太和是土生土长的许昌人,他所著的《许昌县老城街巷文化》一文中称:聚奎街取“文人儒士会聚一起商讨文章书画研究金石等”之含义。该街是回族集中居住的街区。早在20世纪60年代,该街就是有名的“小吃街”,从早到晚,叫卖声不断,一直持续到深夜。

在当时的聚奎街上,有提荆篮卖菱角、鸡头米(芡的果实)的,有摆摊儿卖牛肉、羊杂碎的,也有卖鸡爪、羊蹄的,尤其是一张姓卖羊杂碎的小商贩,给李太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商贩每天都推一辆平板独轮小车来到街上,小车用红漆罩身,车前端挂有“清真”招牌。所谓羊杂碎,是煮得又香又烂的剔骨肉、碎羊肉、羊肚、羊肝、羊肠等,切碎后混在一起。他习惯大声吆喝:“五香羊杂碎,又香又烂,快来吧,二毛五分钱‘逗’半斤。”“逗”在许昌方言中有“卖”的意思,这样的叫卖声颇具地方特色。

时至今日,聚奎街依然是一条深受许昌人喜爱的“小吃街”。街道两旁的店铺有卖早餐的,也有卖五香牛肉、涮羊肉、砂锅、烩面等特色美食的。每到饭点,小小的街道吸引着众多美食爱好者来此大快朵颐。

■ 爱国民主人士朱又廉曾居住在这里

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朱召修(1881年—1957年)曾居住在聚奎街北段路东。朱召修,字又廉,清末附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就读于开封完全师范学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开封加入“中国同盟会”,清宣统元年(1909年)任“许昌县官立高等小学堂”校长。这是许昌县有史以来开办的第一所带“西学”性质的现代小学。

清宣统三年(1911年),朱又廉与徐卓增、贺瑞宇等协助创办回族小学。民国三年(1914年),朱又廉被许昌县教育界公选为许昌县教育会会长。民国六年(1917年),朱又廉被选为河南省参议会会员。民国十六年(1927年),朱又廉出任鄢陵县县长。民国二十年(1931年),朱又廉任许昌县县志馆馆长,在任期内主持编纂了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的《许昌县志》,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日常生活中的朱又廉是怎么样一个人呢?李太和撰文记录了朱又廉生活中的片断:朱又廉多才多艺,爱好广泛,擅长书艺,是民国年间许昌公认的四大书艺名家之一。朱又廉还喜欢医学和收藏字画、金石等,尤其喜欢驴,不管是画的驴还是真驴,他都喜欢。

1933年,朱又廉的朋友蒋子铭从开封来许昌任职。他初次到朱又廉家走访时,看到墙上挂着一幅斗方,画面上是一账房先生骑在驴背上,脖子上挂着算盘,一双手在翻着厚厚的账本。蒋子铭说这幅画画得合情入理。朱又廉问他怎么个合情入理法,蒋子铭说,此画并不是沾了俗语“骑驴看账本,走着瞧”的光,而是通过驴头部的神态以及四肢的姿态,把驴悠然自得的性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正是驴具有不紧不慢的性情,账房先生才能安稳地骑在驴背上边走边看。如果画的是账房先生骑在马背上翻账本,那就失实了。

朱又廉听后,又问蒋子铭是否喜欢驴。蒋子铭说他也是个“驴迷”。他俩讨论了许昌人骑驴比骑马的历史早,文人为啥骑驴能够吟诗而骑马就不成,新媳妇回娘家为啥骑驴不骑马,“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一生都爱学驴叫等。最后,蒋子铭还参观了朱又廉养的驴,回去后很快也买了一头驴。从此,他跟朱又廉一起外出游玩总是骑驴。

■ 恒得颜染坊手工染布有“绝活儿”

供牛鼻子独轮木车、牲口大车进出,运煤送柴,送水拉货。该染坊的招牌是在北屋山墙上挂着的。

旧时,人们穿衣盖被90%以上用的都是粗布。粗布也称土布,是各家各户用传统的木制织布机手工织出来的。由于粗布是白色的,需要染色,染坊也就随之出现。

染坊染出来的布必须满足3个要求:一是不能褪色;二是颜面要细腻纯正,起明发亮,最忌讳布的颜面发乌、粗糙;三是不能僵硬,有柔和感。

染布时,先将布浸泡在水中一个小时左右,捞出来后,放在捶布石上用力捶打,然后再把布浸入水中,捞出再捶,反复数次。这样做是为了让“生”土布真正渗透,煮时容易上色且匀实。下一个环节是将布放在锅中煮。煮的时间长短全凭经验,煮的过程中用木棍不停地搅拌,开始用文火,中间用大火,最后还用文火。

布出锅后浸入水缸,洗掉浮色,捞出拧干,捶打一遍,然后把布抻开,看颜色是否上得均匀,如不均匀,须重新再煮一遍。上色均匀了,将布上架晒干即成。染布的过程并不复杂,可恒得颜染坊的生意在同行中几十年一直名列前茅。这其中的秘诀就在于染料的配制。

那时的染坊都是自己配制染料。这里面颇有学问,染料配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染布的质量。

在许昌周边,恒得颜染坊配制的染料最为齐全、完善。其他染坊染出来的布不是易褪色,就是僵硬发脆或发乌。当时西方国家的成品染料已经进入许昌,但是太贵,而且用这种染料染出来的布也时常出现褪色、僵硬、发脆和发乌的现象。所以,当时的染坊尤其是恒得颜染坊还是以自己配制染料为主。

日本投降后,大批量的工业机制成品布逐渐占领市场,染坊的生意日益衰落。恒得颜染坊的掌柜很是精明,早在1946年就转行了。

新中国成立后,许昌还有少量小染坊存在,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才消失殆尽。曾经红火一时的恒得颜染坊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聚奎街这条老街也不复昔日的模样,但老街上发生的故事依然在市井中流传……

在李太和的记忆中,聚奎街北段路东曾有一家恒得颜染坊,是由城东五女店镇人马宝善于1917年至1945年开办的。

恒得颜染坊南屋是3间草房,北屋为3间小瓦楼房,房子不多,院子挺大,南北长60米左右,东西宽50米左右。染工的主要工作场地在屋外,人数根据行情时增时减,最多时有70多名。染坊不设门面,只是在两墙之间修一宽路 


责任编辑: 龚政明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