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3 15:29:38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孙江锋
我要分享:
王如金居住过的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标准的明清时期硬山式建筑。
核心提示
龙门村地貌奇特,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流传有颇多传奇故事。有卧佛山、拜佛台的故事,有刘知远的传说,有神秘的老龙潭沟的故事,有劈山救母沟来源的神话传说,有土龙下山、土龙卧岗的故事,有众所周知的具茨山下“跑马岭”的故事。此外,还有现存的王家大院。
提到大院,就让人想起著名的封闭式建筑群乔家大院,其有6个大院、30个小院、300多间房屋。在偏僻的龙门村也有类似的大院吗?让我们推开屋门,掀开历史的一角,一起探寻王家大院的故事。
说大不大的王家大院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就属于王家大院。以前的王家大院是由4个小院组成的,现在存有3个小院。另外,一处老房子已经翻新成现代建筑了。”11月29日下午,无梁镇龙门村党支部书记王智强说。
现存的王家大院,严格来说并不能称为大院。因为它太小了,仅由上房、两边的厢房和临街房组成。3个紧挨的小院加在一起,仅有10余所房子。称其为四合院,好像更为合适。但在那个年代,进出都极不方便的山区能建起来这么多间屋子,不可谓不大。
王家大院现存的3个小院,每一个都是标准的四合院样式,由上房、厢房和临街房组成。其建筑形式是标准的明清时期硬山式建筑。
硬山式建筑的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这种屋顶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顶部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北方的住宅建筑中,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屋面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筒瓦。
“原来老房子的屋脊两边是铁叉,中间是圆形,就像月亮一样。据说在当时没有一定的功名,不能盖这样的房子。”龙门村老人王振西说。今年88岁的王振西是王家的后人之一,如今在王家大院其中一个小院居住。
老人所说的屋脊上的铁叉,名叫脊刹,位于正脊正中位置。
其样式多种多样,有宝瓶状、宝塔状、三叉戟状等,有吉星高照、事事平安等寓意。
王如金的故事传颂至今
要说王家大院的来源,还要从王家人说起。
今年76岁的老人王振斌说,龙门村王氏来自山西洪洞。王氏先祖迁移到新郑市界牌村,多年后界牌村的王氏逐渐落稳脚跟儿,发展壮大。多年后,王氏的其中一支族人不知是躲避战乱,还是其他原因,迁移到具茨山脚下的龙门村。
清代,王氏中出了一位名叫王璐的族人。王璐膝下有4个儿子,分别为长子王如金、次子王如意、三子王如兰、四子王如玉。四子中最为出名的是长子王如金。
如今还居住在王家大院的老人王振西,便是四子王如玉的后人。“王如玉是我的老太爷,王如金是大老太爷。”王振西老人说,王如金自幼饱读诗书,才学过人,虽然身处山区,却立志读书考取功名。
“据家里老人讲,王如金后来考取了一定的功名,我只知道是县官。”王振西老人说。
王如金出名的原因,是他乐善好施,经常放舍饭。“无论是过路的、挑担子的,还是卖货的、要饭的,都能在王如金家吃饭。”王振西老人说。
将一个盛满粥的大盆子放在门口,让过路人都能吃喝,这种行为就是古时的公益活动——放舍饭。饥荒年间,人们往往通过这一举动救济灾民与乞丐。
放舍饭的人,有时候来自官府,他们用国库里的银钱来赈灾;有时候来自寺院。
此外,放舍饭的还有富人,这样的人一般有能力接济贫苦之人,落一个乐善好施的美名。
王家大院的“大餐桌”
关于王家大院,在龙门村还流传有这样一则传说。
在龙门村西面的一处山沟处,有一处别致的土垌叫王禄垌。相传以前有一个叫王禄的人带着妻子讨饭到此处,他们依据地势挖土垌居住。也许是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他们挖的土垌分为上下两层,人居上层。
有一天,山外来了一个风水先生。王禄心地善良,对风水先生好生善待。这位风水先生小住几日,便要离开。临走时,风水先生告诉王禄,附件有一处好宅地。
王禄在风水先生的指点下,在该处修宅建房,后来家里发展到几十口人,车马成群,牛羊满圈,田地上百亩,盖起了好房子,成了龙门村有名的财主。他家的宅院就是如今的王家大院。
传说是否可信,传言中的王禄是否是从新郑市界牌村迁徙而来的王璐,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村民口中,我们得知王家大院的主人确实家境殷实。
王振斌老人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40年前,王振斌在王家大院后山上的耕地里犁地。大儿子在他身边玩耍,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儿,在地上敲敲打打,偶然间发现一罐银圆。
“俺大孩儿说不知道捅到什么东西了,我掀起来一看,是一个罐子。打开罐子一看,里面是银圆。仔细一数,有400块。”王振斌老人说,这400块银圆,其中200块在银行以一元一块的价格兑换了200元。他在回家的路上,用其中一部分钱买了两包麸子喂牛用。后来,村里来了一位收银圆的人,另外200块银圆,他以7元一块的价格卖掉了。
挖出银圆的不只是王振斌一个人,附近的村民在耕地的过程中,在王家大院周围也挖出过四五罐银圆。
村民说,当时世道不太平,可能王家人不敢在家里放钱,就用挖坑土埋的方式保存银圆。
在王家大院对面约50米处有一个土寨,当地人称其灰坡寨。土寨上方平坦,四周陡立,高10多米,处于王家大院门口,恰似王家大院前的一张大餐桌。村民说,王家发家的原因是受了风水先生的指点,寻了处好宅地,门前有餐桌,好吃饭。
传说毕竟是传说,王家人是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在偏远的山村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财富。
责任编辑: 龚政明
附件:
”“除了采收、烘烤环节的变化,最让我们满意的是烟叶收购方式由以前的‘把烟收购’变成了现在的‘散烟收购’。以前是烟农要把烤后烟叶扎成小把才能交售,从去年开始,我们只需要在家里按要求把烟分好类,到烟站交售时候他们一看纯度没问题就可以直接过磅定级。“我叫张伟峰,是兴华镇北寨后村人,我今年44岁,种烤烟快20年了。[详细]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