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4 19:56:41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李炎
我要分享:
王进川(中)介绍自己收藏的红石制品。
古人健身用的“杠铃”。
磨面的石磨。
磨面的磨盘。
岁月不言,唯石能语。苏轼曾说“石文而丑”,一个“丑”字,概括了自然界中石的千姿百态,这就是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独特的价值标准。自古以来,人们对石的爱与追求,无不是对自然的认知与探索,久而成为石文化。
在石文化中,当属红石文化最为普遍,盖房子用的基石、磨面的磨盘、打场用的石磙……都有它的身影。11月28日,跟随着记者的镜头,让我们一起来到襄城县麦岭镇西岗中街村,领略一下红石收藏爱好者王进川老师收藏的或仓厚、或朴实、或古拙的“丑石头”吧!
红石是襄城县 独特的文化符号
“襄城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红石是襄城县独特的文化符号,红石文化也是襄城县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11月28日,在王进川的讲解与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襄城县西岗中街村党群服务中心。
在该中心后院的一片空地上,记者看到了堆积如山的红石制品。小到用红石制成的蒜臼、古人健身用的杠铃,大到以红石制成的石窗、石台阶,以及农用工具磨面的磨盘、打场用的石磙……可以说是红石制品应有尽有。
“襄城县的红石文化历史久远,首山红石更是闻名遐迩。”王进川说,首山红石石质柔韧、红润鲜艳、质地纯净,深受中原地区人民的青睐,也是生产生活用品和建筑构件。用首山红石打造的房屋,红石蓝瓦、古朴典雅。至今,还有一些地方留存有以首山红石为原料,打造的房屋或桥梁。
王进川说,春秋时期,周襄王避难于此,用红石筑城,始有“襄城”;汉代时期,石雕艺术蓬勃发展,工匠用红石雕刻石画像,记载历史;隋唐时期,佛教和儒家文化空前发展,乾明寺、文庙内精美红石雕刻,见证繁荣。
红石捞簸、红石石磙、红石碾盘、红石石磨、红石牛槽、红石石臼等红石器具,为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红石过梁、红石门墩、红石雕刻等建筑构件见证了明清风貌;襄城县的雷洞村、胡家寨、廉让桥等古村落记载了红石的历史兴衰;如今,红石已融入襄城县人民的血液,成为襄城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年的潜心收藏 只为留住乡愁
“我从2001年开始收藏红石制品,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起初,一件红石制品也就百十元,现如今,一件大的红石制品能卖到千余元。”说起为何要收藏这些价值并不高的红石制品时,王进川面带愁容说:“或许只是为了留住那一抹乡愁吧!”
2001年前后,王进川发现有不少商贩进村收购村民已基本不用的石磙、石磨。起初,他并未在意。后来,收购的人越来越多,经询问他才得知,这些红石制品被商贩以低价收购后,会被转手卖给在城市开农庄或茶社的老板,他们将石磙、石磨作成摆设,营造怀旧的氛围,从而吸引顾客光顾。
“我越想越不对,不能让这些红石制品再外流了,这些东西毕竟代表了一个年代,一段历史。”王进川说,有一次,当他将收购的石磙弄回家时,他的儿子竟不知道石磙是做什么用的,并认为他出钱又出力,光往家弄些没用的东西。儿子的无知与不理解更坚定了王进川收藏的决心,他要为孩子、为乡村留住那一抹乡愁!
“石磙就跟土地一样,是庄户人家的命根子,如果哪一年石磙闲着派不上用场,听不到吱呀吱吱呀的石磙声,那年肯定是荒年,农民是要挨饿的。”从王进川的话语中,我们仿佛看到一头黄牛拉着磙架,石磙慢慢压平坎坷,还有赶牛人扬鞭的影子……这样的画面不正是20世纪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吗?石磙滚动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让人回想起了那温馨的童年时代,那美好的岁月,还有那质朴的乡亲。
建设红石博物馆 传承襄城红石文化
坐在用红石制成的石凳上,触摸着石凳旁的红石石磨,王进川的眼里不时流露出喜悦和忧愁。喜的是,看着这些红石制品,他仿佛回到了那枯涩的岁月,回想起了曾经的乡愁;忧的是,随着他的收藏越来越多,家里已无处安放这些红石制品了,只能租借院落随意堆放。
“我也想过建设一个红石博物馆,让后人能看到、认知、了解这些红石制品,让襄城县的红石文化得以流传下去。但要建好一个博物馆不是我一个农民就能解决的,这需要县政府或乡政府的大力支持。”王进川说,加强文化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弘扬红石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如今,收割机、拖拉机、压路机、脱粒机等现代化的机械已经取代了石磙、石磨等古老的农机具。在不久的将来,也许有一天红石制成的石磙、石磨等会被彻底淘汰,而曾经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人梦想和愿望的石磙声,可能再也听不到了。但石磙的没落也显示了新事物替代旧事物、先进取代落后的规律,这不正说明我们的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吗!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信仰。襄城县的红石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精华,不要让红石文化成为历史车轮下碾压的尘土,不要让它成为永远的回忆!
岁月不言,唯石能语。
责任编辑: 龚政明
附件: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